——农业部今年下发11个粮食生产指导意见述评
进入6月份以来,农业部针对长江中下游水稻,黄淮海夏玉米、夏大豆以及东北玉米连发4个技术指导意见,截至目前,今年下发的指导意见已经达到11个。这些意见以及中央、省市、县乡,层层农技部门构成的巨大农技服务网络,记录了农业部门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紧抓,一项措施一项措施落实,一个区域一个区域推进的抓粮全过程,体现了我国在粮食生产技术指导上的精准与高效,也成为当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一重大命题下的一个小切口,初步探索出在农业领域尤其是粮食生产上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思路。
强调精细化管理,因时、因地、因作物,针对生产中的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应对措施,在粮食生产的关键节点发挥科技增粮的强大支撑力。在年初下发的全国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参考中,黄淮海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西北麦区小麦生产各自要注意什么问题?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浇水方法有什么不一样?水浇地、旱地、丘陵地区分别怎么抗旱?这些以时间、地域、作物为单位的坐标线纵横交错、形成定点,把生产技术精确到每一个地块、每一种作物;全国稳粮增粮科技大会战、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服务行动……1万名专家和35万名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全年全程科技服务,村村都有农技员,把技术服务的触角深入到了田间地头。这些措施极大提高了粮食生产中的科技比重,体现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科技内涵。
紧盯稳粮增粮关键因素,在重点地区、重点作物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和工作部署。全国2000个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是小麦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农业部实行技术人员包片驻点服务工作制度,扎实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农业部在5月底6月初连续下发长江中下游早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意见、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方案,对水稻生产进行指导。全国粮食看秋粮,秋粮产量看东北,6月17日农业部下发东北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提出一系列技术措施。黄淮海的小麦、东北的玉米、长江中下游的水稻,这些对宏观经济、国计民生有着重大影响的重点地区、重点作物是当前实现全国粮食稳定增产的关键因素,抓住这些关键因素,是实现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必由之路。
构建防灾减灾的科学体系,在今年自然灾害频发、重发的不利条件下,极大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去冬今春的大旱是今年夏季粮油生产的最大威胁,农业部在2月初发布了详尽的冬小麦抗旱促春管技术方案,在2月底冬小麦区普降喜雨后,又紧急发布抓住旱情缓解的有利时机,抓紧开展春季麦田管理的技术指导方案;同时,制订了大豆、油菜、花生、向日葵、芝麻、胡麻等6个油料作物的防灾减灾应急技术预案下发各地。入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严重的气象干旱,进入6月份却又出现旱涝急转,农业部6月初下发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方案,对早稻、一季稻等进行技术指导。这些方案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构成了一个值得信赖、可以倚重的科学防灾减灾屏障,开启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顺应”而不“顺从”、“依赖”但不“依附”的新理念,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形成稳定有保障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内在要求,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探索。
作者: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