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平凡的一年。我国成功克服了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农产品市场复杂多变等多重挑战,粮食实现了连续第七年增产,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村民生与农村经济取得了新的进步。而作为农村发展主力的中国名村,则在这种跌宕起伏的经济发展中,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彰显中国农村发展的新希望。
2010年的中国名村影响力评价,在发展指数、民生指数、管理指数、魅力指数、绿色指数和口碑指数的综合因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将村民的幸福指数纳入参考指数范围,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村民的幸福并不简单取决于人均GDP或人均收入,也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量,而取决于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居住条件、安全状况、人际关系,以及村民气质、精神状态、主人翁感觉等。本次评价将民生福祉的纳入,旨在增强名村影响力的覆盖度和信誉度,以推动更多村庄的综合发展,从而为村庄综合影响力加分。
通过本课题调研我们认为,随着名村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村域综合实力也逐步增强,其竞争力也得到不断提升。村与村之间的发展历程差异和涉及产业不同使其各具鲜明特色,同时,作为基层组织又有相同相通的一面,在此,我们就其主要特点分析如下:
一、各级政府重视,推进村庄建设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政策力度在村庄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力逐年加大。本次发布的名村影响力排行榜中,政府介入推动村庄发展,是提升村庄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江苏省为例,在300佳名村中,江苏省入选村庄所占比例为17.33%。这些村庄的快速成长,与政府部门重视扶持相关联,主要体现在:一是“百村示范”。江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10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活动,推动了各地市村庄社区的平衡发展;二是名村效应。省政府号召全省村庄学习华西村,村官学习吴仁宝,并组织2万多名村干部在华西村培训,以转变思想促发展;三是村庄社区产业化。本次入选的村庄带头人均是企业家,政府的宽松政策,培育了村庄产业的形成,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集聚,造就一批优秀的乡村企业家,带动了村域产业的升级;四是村庄规划先行。在村庄改造的过程中,规划先行,示范带动,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构建美好家园;五是重视多层面的交流。在政府组织下,开展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村庄间的交流,同时也加强村庄与政府的交流,村庄与学术界的交流,让外界了解江苏的村庄,加大了村庄走出去的步伐;六是村域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新亮点。村域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县域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为扩大就业和税收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有的村庄甚至成为当地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二、名村领导力就是竞争力
“一头绵羊带领一群狮子,敌不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有力的领导”往往被看作组织成长、变革和再生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中国名村持续成功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新农民,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关键要靠人才,更靠带头人。
一个村干部可以创造多少奇迹,能造成多大的影响力?名村的领导人给了我们一个关于无限可能的答案。如华西村的吴仁宝、大寨村的郭凤莲、长江村的李良宝、南山村的宋作文、滕头村的傅企平、九星村的吴恩福等知名村官,他们不一定要地位显赫、学富五车,但其白手起家的创业能力、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是不可取代的。他们是农村的精英,是村庄发展的主心骨。一个村庄离不开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领导人。他们不仅靠自己的胆识、才智和影响力确定一个村庄的发展路线,更多的是以人格魅力树立起一种凝聚力,带领大家走上富裕小康之路。他们的领导能力就是村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是村庄的影响力。
由于带头人的影响力,“人才”开始在其周围聚集,组成了企业的核心领导团队。他们随着企业的壮大而成长,成为集体高管、理财高手、谈判专家等,同时他们仍然是村委会和村党委的成员,是村民自治组织的领导核心。这种核心团队的影响力是其他任何团队无法比拟的。
三、名村综合实力就是影响力
此次进入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的村庄,有全国经济百强村,有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村庄,有拥有上市公司企业的村庄,更有中国幸福村;国家级和省级文明村占80%以上,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占20%,民主法制示范村占70%,名村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GDP上,更体现在综合实力中。
文化建设是名村彰显影响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上海杨王村利用其地处国际大都市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村庄改造、园区建设、经济腾飞的同时,将村庄文化建设放在首位,新建的“杨王百姓大舞台”,成为本村和周边村庄、企业的村民及外来务工者,看演出、看电影,或者唱歌跳舞自娱自乐的场所和舞台,村里还组建了8支文体队伍,举行了十余场大型文艺演出,宣传了自我,带动了周边村庄文化发展,增强了影响力。
四、组织形式创新是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村庄发展组织形式是进入300佳的名村所具有的共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村庄经济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产业发展结构,产生出不同的经济形式。有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
这些村的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完善各种组织形式,从中选择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发展形式存在多样化,有协会带动发展集体经济、商贸流通带动集体经济发展、龙头企业带动集体经济壮大、闲置资产充分有效利用壮大集体经济、产权转移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主导产业带动壮大集体经济等,这些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之后,在企业改制中,实施集体控股、量化股权到村民的产权制度改革,同时,积累再发展资金,增加社会事业的投入,实现财富的还富于民。
同时,创新区域村庄间的合作是推动村庄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名村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形式。合作制度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新的经济区域不断拓展的背景下,村企行业内外的合作也成为提高发展能力的客观要求。村庄合作能够弥补自身发展局限的种种障碍,扩大发展空间,形成多方共赢的效应。在名村的合作过程中,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方式。一是并村合作,辐射周边村庄,如华西村先后并村30多个,南山村并村40多个,花园村并村10多个,名村的发展中或多或少均以兼并的形式扩张与带动区域发展,对本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区域联合。区域村庄之间以产业联合、优势互补为基础,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共同发展。如浙江的滕头村、航民村、花园村、方林村和上海的九星村,组成浙沪五村合作;以溪南村为核心的闽西五村合作;以农科村与宝山村为核心的西部五村合作等,多个五村合作组织在全国各地形成,开创了区域村庄合作发展的新模式。
五、产业创新增强名村的影响力
据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早期我国的工业村产业多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或钢铁、化工等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为主,产业科技含量普遍偏低,管理模式能人为主。 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各地村域经济的向前推进,产业转型特点明显,突出体现在向多行业、多产业扩展,向二产和三产转移,向高科技、环保低碳产业突破,特别是发展强势、竞争力强的村庄转移趋势比较显著。突出表现在向房地产、加工业、市场、旅游业、仓储物流等行业转型。如航民村向宾馆酒店业、奢侈品加工业转型,花园村向生物制药转型,郑各庄村向休闲旅游业转型等。江阴长江村更是打通钢铁产业链,从航运到拆船,再到新型板材加工,实现了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的盈利,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本次调查中,名村产业创新还体现在其完善产业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资源向资本转化,并在资源配置、产业优化的过程中,通过内外因素配合,多向发展,为资本化的运作奠定了基础。如名村中上市公司逐年增多,沈泉庄村和西王村企集团上市公司均多达3个,南山集团有2个上市公司。同时多渠道参与资本运作。名村中多数村庄涉足小额信贷、村镇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参股等,也有投资证券行业,如航民村投资参股第一创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并成为第四大股东,参股深圳首创成长投资进行PE风险投资,均得到丰厚的回报。
六、交流宣传提升名村的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信息交流力度的加强,村庄之间的交流也得以增加。如今年第十届全国“村长”论坛在华西村召开,有近700个村庄参与,1600多人参加;在上海前卫村召开的绿色村庄年会上,各村庄间交流显著增加;果园村市场村年会上,各市场村就当前村级市场的生存与发展前景进行交流;云南福保村的农民艺术节,加深了村庄文化间的交流。同时各村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如浙沪五村合作组织与长江村的交流、与闽西名村之间的交流、与东北名村的交流,名村与永联村之间的交流,九星村、长江村与少数民族村庄之间的交流;九星村利用世博会召开之际,加强与全国各地村庄的交流;滕头村则敞开世博滕头馆的大门,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及各地村官。方林村在10月26-27日在本村召开了首个以村庄担纲举办的台州市“村长”论坛,让本辖区内300多名村官集聚一堂,共议村庄发展大计,共谋村庄发展未来。
名村在与外界广泛交流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的宣传。名村为村庄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多设有专职宣传机构,专人负责村庄、村企的交流与宣传。从上报各级的材料、地方报纸、本村报纸、村级或村企网站到联村村网上,均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进行宣传。借助媒介,村庄的影响力逐年加大,产业逐年升级。
七、名村成为城镇化建设的标杆
根据村庄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在村庄地域分类中,多是以城市为核心,向外辐射,即表现在城中村——城郊村——环城市周边村——城市远距离辐射村庄——偏远村庄,以城市为中心,不同环带上的村庄的经济发展状态不同。一般状态下,城中村的区位优势最显著,其土地价值远高于偏远村庄,土地的升值空间也最大,其村域经济发展速度快,发展实力体现充分。城市发展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经济发展次之,偏远村庄的发展强度更弱。
但在本次发布的名村影响力300佳中,69%的村庄是远离大都市,这些村庄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辐射作用的关联程度不大,与传统的表现状态存在差异。其发展均依附于本村域的土地,在村集体土地上发展与城市相匹配的产业或产业园区是村庄产业起步的核心,随着村级产业的升级,园区面积逐年增大,村与村之间的合并就成为必然。村庄范围的扩大,除产业发展需要之外,各种与大村庄发展相匹配的产业随之而生,村庄的公共设施建设、村民的各种福利也随之完善,村庄的整体规划与旅游业、服务业、新农村建设等相伴而生,城镇化的雏形逐步显现,村庄整体建设则与城市发展同步,新的城镇在村域范围内产生,它的功能不再是简单的工业再生产场所、工厂聚集地,而是一个城镇的再生。如南山村、花园村等,在村域范围内基本形成了新城镇,成为城镇化建设的示范。这种做法,为城镇化探索了一条新路子,给城乡统筹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为地方政府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减少了农村城镇化中的各种矛盾,推进了村庄城镇化的进程。
八、社会责任呈现新特点
村庄是社会的一部分,在发展起来之后,公益事业成为了回馈社会的重要方式。将发展成果与社会共享,并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名村对公益事业的支持,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以社会捐赠的形式,即对受灾地区、欠发达地区予以物质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困境;另一方面是在强村带弱村的帮扶过程中,以资金或非物质的形式,包括对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进行技术援助、人才培训,举办社会公益活动,以长远、可持续的方式促进发展中村庄产业的形成,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名村在扶持其它村庄建设中彰显小村庄大爱心的情怀,针对山东三元朱村技术输出中资金缺乏的问题,上海九星村给予连续3年的资金支持,名村合力推进冬暖式蔬菜大棚在全国推广,让更多的村民受益;航民村支持村庄土地流转研究项目,为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如何确保农民的土地收益提供参照,为名村的投资项目开辟新途径;九星村、福保村、郑各庄村从国家人才培养大局出发,支助“三农”高端人才培养,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资源提供基础;滕头村支持特色村工作,特别是绿色村庄建设发展工作;杨王村和福保村结合村庄发展实际,先后支持20个少数民族村庄网站建设;华西村、九星村、长江村支持55个少数民族村官交流、考察与学习,为实现民族间的互帮互助做出了表率。
名村的社会责任还体现在绿色、低碳的新内涵方面。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低碳”势必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涵,村庄将是绿色、低碳生活的主要载体与推动者。进入名村影响力300佳的村庄,以低碳、绿色主线谋求发展路子的村庄不在少数,这些村庄以观光农业、园林苗木、生态旅游、循环经济等形式构建起了发展主线,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滕头村提出“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口号,倡导村庄走绿色发展之路,让村庄成为人们梦中的家园;前南峪村通过多年的改造与创造,成为太行山脉最绿的地方;浙江山一村为确保全球生态500佳的金字招牌,停滞多年制造产业的发展,以牺牲经济产值为代价,打造现代农居SOHO创意模板,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
九、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名村影响力在国内充分展现的同时,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一是村庄的产业走出国门。随着国际竞争力增强,名村“走出去”步伐加快,进入战略性新兴行业的企业增多。多数村企集团外向发展有长足进展,这种外向即包括向区域外的扩张,也有向海外扩张的产业,如钢铁行业的外购外销,纺织行业的内购外销等均有突出表现,更有新型产业的外向发展。如花园村的维生素D3年生产量占全球60%的份额,南山村成为中国三大纺织面料出口基地之一,长江村成为全球最大的拆船基地,红嘴村、航民村的远洋货运,郑各庄村在利比亚的投资项目等等,均以产业带动村庄走出去,以产品增加影响。二是以村庄综合发展形成国际影响力。全球生态500佳村庄、滕头村的世博唯一性,让世界了解我们的村庄;华西村、航民村、滕头村成为世界各地游客的参观点,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竖起大拇指,“一个了不起的村庄”;三是与国际间的交流增多,小“村官”也有了登上国际大讲台的机会,华西村的吴仁宝、滕头村的傅企平等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观者、学者和政府官员,与他们交流村庄发展经验,探讨村庄发展的方向;有些村庄通过产品走出国门,向国外展示中国村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