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来,绿树成荫。来到素有“小莫斯科”、“苏北小延安”之称的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张店镇马台村,只见宽阔的柏油路旁,屋舍俨然,粉墙黛瓦,群众生活幸福安裕,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共舞,谱写着一幅生机盎然的苏北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红色基因铸魂 擦亮“苏北小延安”金名片
为深挖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2021年5月,省委乡村振兴工作队上马台一期项目投入600万元建成占地52亩的“红色上马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含革命陈列馆、地下联络站旧址、名人故居等功能板块,2023年获评连云港市第一批党建示范基地、2024年12月获批国家2A级景区等6项荣誉;以革命故事为原型创作红色淮海戏《党旗》、微电影《绣红旗》,还原革命者制作党旗、组织夺粮斗争的故事,成为党史学习教育鲜活教材;组建文旅公司,开发红色文创产品10余种,推出“忆苦思甜饭”、“实境党课”、“拓展训练”等特色项目,带动村民增收9000元/年,获得中央财政红色美丽乡村专项扶持。
上马台二期项目对红色文旅功能进行拓展,在核心区域建成文化广场、马台大市集,每逢农历二、五、八、十开集,售卖上马台品牌葡萄、西瓜、时令果蔬、苇编、剪纸等手工艺品;建成锣鼓文化大舞台,让村民可以看戏联欢、邻里谈心、夏季纳凉,让“一个有戏的地方”成为常态;投入500万元建成功能场馆大礼堂,承接培训讲座、文艺演出、主题教育等功能;搭建“智慧碰撞区”讨论室,可灵活调整为环形课堂,见证思想交锋与计划研讨;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旅游导览、应急帮扶等全方位便民服务,从证件办理到雨天借伞,细致关怀来访者。
特色产业强基 实现集体经济多元增长
马台村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形成多元产业格局,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18万元。2025年,葡萄产业种植面积达600亩,实现种植规模化、经营品牌化、管理科技化,“阳光玫瑰”、“夏黑”等品种亩产值超2万元;举办葡萄文化节,产品远销沪浙苏,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农民实现人均增收800元;集中流转土地500亩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亩均收益4650元(水稻1650元,龙虾3000元),增长集体收入232.5万元;传统萝卜干、黄花菜干品、菜籽油等农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全国,激活乡村“土特产”;马台村延伸产业链,以110亩集体土地入股白羽鸡养殖项目,年增收40万元;购置镇乡村振兴产业园厂房出租,村集体实现年增收31万元;同时推进非遗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为产业增收注入文化活力。

马台村境内的张店镇乡村振兴产业园
生态宜居塑形 推进村庄面貌水清岸绿
马台村邀请市规划设计院,对村庄进行系统规划设计,以此为蓝图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拆除旱厕126座,改为水冲式马桶;拆除猪圈87座、破旧房屋123间,对房屋进行统一粉刷;对墙体进行彩绘,墙体彩绘以马台村抗战历史为题材,绘制英雄图像,让红色记忆融入村容村貌。在此基础上,村里建成新型农村示范社区1个,铺设柏油路2条共8公里,彻底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新增路灯36盏,让夜晚的村庄亮起来;疏浚河道4条,采用块石护坡并种植草皮,实现“水清岸绿”的生态愿景。村民相生平说:“村里实现房屋美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我们群众感到非常幸福!”马台村2021年被评为连云港市特色田园乡村,并被江苏省列入第七批传统村落名录。
治理创新固本 凝聚全体村民最大合力
马台村以党建为引领,构建网格化治理体系,将全村划分为两个网格,网格员每日开展全覆盖巡查,将收集到的民生问题和群众诉求反馈到网格里,村里实行专人负责办理,切实解决群众的呼声和民生问题,用快速响应践行“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承诺。村民刘大妈把家里自来水管损坏一事反馈给网格员,不到20分钟,维修人员便上门把水管修好了,她称赞说:“真是小网格解决了民生大问题。”推行“党员+网格”责任区模式,让党员下沉担责,深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建设”,设立村级法治文化阵地,年均调解纠纷50余起,村民自治参与率达90%。干群团结、群策群力、创新治理、固本强基为乡村振兴凝聚了最大合力。村里先后获得“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规划引领未来 协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马台村聚焦红色文化传承、特色产业升级、生态宜居建设及基础设施完善四大核心任务,系统谋划未来发展路径。红色文化方面,扩建教育基地,丰富展陈内容,年均举办60余场次红色文化活动,打造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党员教育基地和红色研学旅行目的地。特色产业方面,葡萄产业将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深加工企业,发展葡萄采摘、酿酒体验等农旅融合项目;稻虾混养将扩大规模、提升技术,打造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区域;同时探索特色蔬菜种植、农产品加工等多元产业。生态宜居方面,继续推进农房改善项目,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推广生态种植、养殖技术,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基础设施方面,完善村内道路网络,加强与周边地区交通联系,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形成文化、产业、生态、民生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如今的马台村,红色基因浸润发展肌理,绿色产业夯实振兴根基,“红”与“绿”的交响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从红色教育基地的星火传承到田间地头的硕果飘香,从粉墙黛瓦的宜居家园到干群同心的治理新篇,马台村以“红绿融合”的生动实践,勾勒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治理优的乡村图景。这不仅是一幅徐徐铺展的民生幸福画卷,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鲜活样本。循着这条特色发展之路,马台村必将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续写更多精彩篇章,让“苏北小延安”的红色招牌更亮,让绿色发展的底色更浓,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作者单位:周丽萍,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赵飞、潘志贵,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张店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