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村庄 > 正文
 
创客助力“莓”好辛庄
作者:刘瑞乾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 2025-11-26 来源:《中国村庄》
 
 

一、基本情况

辛庄村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东部,村域面积1.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33人,2025年被列入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该村致力于通过发展草莓产业和文旅融合模式实现乡村振兴,2025年成功举办驻华外交官专场活动,展示草莓产业园与文创项目融合发展成果。作为北京市首批“百千工程”示范村,形成了集采摘、民宿、艺术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业态,村内创客汇聚80余家特色商铺,周末市集单日客流量近万人次。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截至2025630日,辛庄村资产总额1462万元(其中货币资金945万元,固定资产507万元),负债总额1056万元(其中银行借款15万元,应付账款1041万元),所有者权益406万元。财务状况稳定。

2024年,村集体实现收入266万元,为村民分红186万元,分红比例达70%,实现了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的奋斗目标。2025年上半年村集体实现收入148万元(预计全年393万元)。2024年村民实际人均收入达5万元,草莓种植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各占三分之一,收入来源渠道比较稳定。

二、主要做法

(一)草莓兴村。辛庄村地处北纬40度的国际公认“草莓生产黄金带”,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昌平草莓”为其主打产业,种植面积700多亩,平均亩产3000斤左右,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1614万元;2025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一方面,依托专业科研院校资源,不断创新草莓种植方法,迭代升级种植技术,着力提高草莓口感,不断提升草莓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村“两委”和合作社帮助拓宽销售渠道,村民不断增产、增收、增销、增效,辛庄草莓凭借鲜红美嫩的色泽、柔软多汁的鲜肉、香甜浓郁的味道、绿色无农残的品质打响了品牌。

(二)环境养村。20164月,在创客和环保志愿者的建议下,辛庄村“两委”率先发起“净塑环保—垃圾不落地”活动,采用“两桶两箱”分类法和“堆肥造田”工作法,组织志愿者对村民开展32场垃圾分类培训,帮助村民树立起垃圾分类的主人翁意识。全村取消了垃圾分类堆放点和垃圾桶,垃圾减量率达80%,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形成了一套接地气、可操作、易推广的农村垃圾分类“辛庄模式”,2021年获“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村”。

(三)人才兴村。辛庄村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丽,经过“百千工程”人居环境的改造与提升后,吸引了众多创客来此创业。村“两委”不断营造良好的就学就业、创业创新环境,将村庄激活成创客云集、业态繁多的产业兴旺村。目前共有外来创客70多家,涵盖书法、古琴、吉他、射箭、户外、木工金工、瑜伽、中医、陶艺、文创、自然教育等培训机构和咖啡店、茶社、餐饮、民宿等业态。

(四)产业富村。村集体2024年成立北京任远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统筹全村产业管理,2025年上半年物业管理公司实现收入10万元,2026年预计实现收入80万元。全村现有木工坊、咖啡店、面包房、特色餐厅、艺术展厅等80余个多元业态,每周六、日举办一次环保市集,形成了集“餐饮、休闲、采摘、研学”于一体的京北特色休闲旅游村庄,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拉动了土特产品的生产销售,提升了村庄教育文化品味,努力把辛庄村建设成为一个拥有“莓”好产业、美丽乡村、美好生活”的首都“百千工程”样板村。

外来创客的店铺名称共同拼成一个“创”字

三、经验启示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夯实乡村组织振兴。辛庄村始终围绕建强基层党组织,着力夯基础、强队伍、促发展,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深化“党建+草莓产业发展”、“党建+垃圾分类”、“党建+传统文化活动”,打造宜居、宜业、宜学的美丽辛庄村。村支部与每名党员、村民谋划发展、规划未来、凝聚共识,推动建成“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百千工程”乡村示范村。

二是坚持“两山”理念,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辛庄村着力打好“生态牌”,坚持保护环境优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16年开始,村“两委”清除村内垃圾堆放点,每天派人轮流巡逻捡垃圾,坚持跟车收垃圾,督促村民长期坚持,真正做到垃圾不落地、不出村,最终将村庄打造成为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村。

三是坚持筑巢引凤,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一方面坚持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选出土生土长的“本土经济带头人”。另一方面培育宜居、宜业、宜学的村庄环境和人文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村投资兴业。先后有70多名创客来到辛庄村投资文化、餐饮、民宿等特色产业,逐步实现“百家强店计划”,打造京郊游玩网红一条街。坚持以创客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创客当成新村民看待,定期走访创客,听取他们对村庄建设发展的意见,解决他们创业过程中出现的现实困难,真正做到发展依靠创客、发展为了创客,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可持续的创客乡建生态,提升村庄可持续发展的韧性和后劲。

四是坚持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坚持把农村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作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着力点。2024年先后举办辛庄村晚、重阳节老人百家宴、冬至饺子宴、正月十五元宵节等传统文化活动,带动农户和创客增收191万元,凝聚文化力量,强化辛庄文创IP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由村民自我总结家风,村集体负责制作家风门牌,悬挂在每户门前,做到自我警示和相互监督,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五是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坚持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治理的源头“活水”。依托村内300亩草莓温室和“兴寿草莓”这一优势品牌,建设草莓生态园,带动草莓产业发展和升级配套。同时整合村内特色农文旅资源,将草莓产业和创客经济深度融合,打造零碳公园和辛庄产业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径,走出一条集产品生产、展示、研学、文创于一体的创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辛庄村紧抓首都“百千工程”机遇,充分挖掘自身多元化产业资源潜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新老村民共同参与和美乡村风貌提升、产业发展,助推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