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村庄 > 正文
 
侠骨柔肠的“糕点女王”
作者:张育江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 2025-11-24 来源:《中国村庄》
 
 

在陕西省富平县,有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女村干部。在家里,她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守护着丈夫和一双儿女成家立业,健康成长。在社会上,她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被当地人称为“糕点女王”,带领着多旗食品从做副食糕点开始向食品、饮料、餐饮等多个方向发展。在村里,她是一位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的好村官,把村里打造成为一个有集体经济、有优美环境、有爱心养老院、有文化的美丽乡村。在网络社会里,她是一位接地气的、在当地很有影响力的“网红”书记,不断向周围和社会输出正能量。她就是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宫里镇大樊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陕西多旗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惠春侠。

苦涩童年,锤炼钢铁意志

1961年,惠春侠出生于陕西关中渭北桥山脚下,这里的山脉东西横卧于渭河谷地北侧,坐北向南,光照充足,石质坚硬,但严重干旱少雨,土壤贫瘠。在惠春侠出生的村子周围,坐落着唐定陵、唐章陵、唐元陵等数座帝王陵墓和陪葬墓。但因为自然环境恶劣,这些文物古迹并没有给当地村民带来经济效益。大部分村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艰难度日。惠春侠也不例外,兄弟姐妹众多,难免缺衣少食,她很小就开始为家里承担家务和农活。她性格倔强,自信要强,敢说敢做,干活不惜力,事事冲在前面,高中毕业不久,未出嫁前就被村里选为妇女队长,成为村里的女强人。

嫁入寒门,遍尝生活苦楚

到了成家的年龄,惠春侠却嫁入了一个比她娘家还穷的贫苦人家。她看重的并不是丈夫的家庭背景,而是丈夫忠厚、勤劳的品格。丈夫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才能,但对惠春侠始终如一,勤劳肯干,默默守护着这个家。

结婚几年后,因为丈夫兄弟众多,家里住不下了,他们只能搬出来自力更生。从老家搬出来时,唯一值钱的家当就是婆婆给她的四个盘子。在当时,能够一顿饭炒下四碟菜,可以说是很多人的奢望。她当时看着四个盘子,不由自主地泣不成声。从此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日子过出个人样。

婚后的几年里,她做过豆腐,集市上卖过衣服,走街串巷卖过菜等等,但都是勉强度日,生活过得紧巴巴。其实很早她就有做糕点的想法,但当时白糖等原料难以购买,经济环境限制了她。

有一次,她和丈夫在外面赶集,儿子女儿很懂事,在家剥玉米减轻父母负担,儿子一不小心把手指砍断了,这让艰苦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有时候她在夜深人静时常常思索“这样苦难的日子到底啥时是个头?”

惠春侠(右一)在金银花基地作介绍

选对行业,生活由此改观

1993年,那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经过多方了解,她终于狠下心,卖掉家里最值钱的一头牛,拿着800元,从此开始了糕点加工的致富路。靠着这条路,从一个家庭小作坊,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综合食品加工企业。

在创业刚开始的几年里,因为缺乏资金,她们的加工作坊只能用草棚来搭建,一年收拾一次屋顶,不然就会漏雨,居住的房子则是泥坯房。直到1997年,才盖上了300平方米的砖瓦房作为加工车间。刚开始,她们只能做散装售卖,后面逐渐走上了品牌化道路。目前,食品加工厂已经发展到占地20亩的规模,拥有员工500余人,产品涵盖食品、饮料、学生营养早餐等多个领域,年销售额上亿元。

当选村官,倾心造福家乡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2011年,在群众的全力支持下,惠春侠当选为村委会主任,而后的2015年,她又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这时的她,不仅要管理好几百员工,还要服务好2000多村民。为了改善村容村貌,她自己出资80余万元,再通过众筹和争取项目等途径,硬化巷道14.8公里,栽植绿化树木1200余棵,修筑花坛2300米,安装路灯287盏,修建灌溉渠道9.3公里,并实施了电网改造和安全饮水等工程,从此村里彻底摆脱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状况。

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她也毫不忽视精神文明建设。2016年,她又多方争取资金,建成了全县首个村史馆,占地110平方米。

2019年,她又多方争取项目,建设了大樊村整组搬迁两层新别墅区,共安置群众85户,腾退土地220亩。

无论村里开展哪项重点工作,她都身处一线,克服各种困难把工作做好。大樊村在她的带领下,从此迈上了共同富裕的快车道。

村里为老人举办怀德生日会

奉献爱心,彰显党员本色

大樊村是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庄,在外务工人员相对较多,留守老人就成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在外青壮年的后顾之忧,2016年,在原有村互助幸福院的基础上,她垫资380多万元,改造提升,建成了全市首个村级公益性养老院。养老院占地面积2600多平方米,室内设施齐全,配套建有娱乐室、卫生室、灶房和会议室等,为入住老人提供饮食、住宿、洗衣、卫生清洁等的服务,解决了留守老人的生活照顾和精神需求问题,使子女在外能够安心工作,实现了“老有所管、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目标。

如今的养老院,入住老人78人,有近一半为外村老人。本村老人年收取费用6000元,外村老人年收取费用1.3万元。养老院的建立,赢得了当地群众和老人的广泛好评。

多方考察,壮大集体经济

村里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有不断壮大的集体经济作为支撑。2017年,根据本地土壤和气候特点,经过省内外多次考察和专家的建议,再在自家地里试种,惠春侠最终选择流转1000亩土地发展金银花产业,后续又建成了金银花储存、烘干、深加工等车间,制成了金银花茶、金银花芽茶等产品,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商品化。

每年的金银花采摘时节,周围近千名群众都加入了采摘队伍,光支付工资就得上百万元。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加入进来。老人们一个采摘季能在这里挣下几千元的工资,给孙子发得起压岁钱,都特别高兴。

2024年,她又多方考察,建成现代化肉兔养殖场,目前肉兔存栏8000多只,又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与时俱进,成为网红书记

2021年,惠春侠开始参加短视频拍摄和抖音直播,因为她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每个短视频都会有至少几十万的播放量和上千个点赞。每到采摘时节,只要她发个金银花成熟的视频,周围群众都会源源不断加入。

通过拍摄短视频和直播,她也更好地展示了村干部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呈现了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传播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村民整组搬迁新村

展望未来,继续发光发热

在惠春侠的带领下,如今的大樊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陕西省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示范村”、“陕西省‘妇女之家’示范点”、“渭南市文明村”、“渭南市人居生态环境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惠春侠本人的突出贡献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认可,先后获得陕西省第三届道德模范、陕西省“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渭南市优秀共产党员、渭南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社会贡献者、渭南市首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渭南市“十佳最美村官”、渭南市妇联“最美家园守护者”、渭南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渭南市劳动模范等荣誉。此外,她还当选为陕西省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陕西省第十二次妇代会代表。

侠之大者,倾心为民。惠春侠今年已64岁,眼下面临村“两委”换届。她表示,不管在不在任上,都将践行党的宗旨,竭尽所能,不断为村民谋福利,为大家做贡献,不断想方设法让大樊村变得越来越美好!

作者系陕西省富平县作协会员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