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村庄 > 正文
 
“羊肚菌书记”的治村经
作者:谭旭东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 2025-11-14 来源:《中国村庄》
 
 

“浩顺,你咋就敢往这‘泥潭’里跳呢?”站在西夏格庄村口,80后的葛浩顺望着眼前熟悉的田野,思潮翻滚。之前他还在青岛搞工程,年收入五六十万,过着好日子。然而镇领导当年那句“村里穷得叮当响,连村干部工资都发不出,你得回来帮帮忙”的话语,却让他毅然踏上了归乡路。

葛浩顺的家乡——山东莱西市夏格庄镇西夏格庄村,是镇里户籍人口1492人、耕地3226亩的大村,却曾是有名的“四缺”落后村: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缺项目。村集体仅靠转移支付和“叫行地”维持,穷到拖欠村干部工资最长达十余年,干群关系紧张,陷入“干啥啥不成”的恶性循环。

对于葛浩顺放弃安稳日子回乡之事,家人极力反对,妻子甚至跟他冷战一个月。但看着村庄的破败和乡亲们的窘迫,葛浩顺还是二话没说接下了这副沉甸甸的担子。

葛浩顺(右)介绍发展经验

破局:以真心换民心,筑牢信任基石

“要想赢得信任,得先解决老百姓最急难愁盼的事!”一次人居环境整治中,一位老大爷的话点醒了他:“路不修、沟不通,打扫卫生有啥用?”初回村的葛浩顺,看着坑洼土路、污水横流的街道,心里有了主意。

在党员和村民代表会上,葛浩顺拍着胸脯承诺:“只要大家管好自家房前屋后卫生,修路、通排水的事,党支部包了!”可村集体账上一分钱没有,镇里申请资金因未提前申报预算而落空。眼看着雨季将至,为了兑现承诺,他咬牙拿出自己多年攒下的86万元积蓄。

家人的不理解如冷水浇头:妻子拉黑他,老父亲骂他“傻子”。但他顶着压力,带领大伙奋战两个月,铺就4条总面积超1万平方米的沥青路,砌好4000多米排水沟,架起22座小桥和2座拦水坝。

路通了、水畅了,村民们赞不绝口:“浩顺这小子,真干事!”这86万,买回了民心,重塑了党支部的威信。

信任的基石筑牢后,葛浩顺又盯上了另一座“大山”——拖欠村干部十余年的工资。2019年,他抓住“新希望六合养猪场”项目落地的机遇,力排众议争取到需流转936亩土地的项目。为打消400多户村民顾虑,他熬通宵制定4套补偿方案,带队4天完成全部签约。项目为村集体带来90多万元收入,他第一时间全额兑付拖欠工资。

老村干部激动地说:“浩顺,这事儿我们连想都不敢想!”队伍的精气神,终于回来了。

羊肚菌丰收时

兴业:从“试验棚”到“共富菌”,点燃产业星火

解决了“信任题”,葛浩顺开始琢磨“发展题”。村集体有了20多万元“活钱”,有人主张留着发福利,他却坚持:“光靠输血不行,得有造血功能!现在不养鸡,以后哪来蛋吃?”

2022年,他带队赴四川、江苏考察,发现西夏格庄村四季分明的气候、疏松肥沃的土壤、优良的水质,极适合羊肚菌生长,且北方出菇期恰逢南方淡季,市场优势明显。

于是葛浩顺开始全面了解羊肚菌,这一被誉为蘑菇界“爱马仕”的珍稀食材,号称“菌中之王”,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而备受推崇。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形似羊肚,故得名羊肚菌。这种食、药两用的真菌,不仅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所记载,更因其与冬虫夏草相似的功效而备受瞩目。

查完资料葛浩顺信心倍增,他觉得羊肚菌这种天然滋补品简直太靠谱了,不含任何激素,又无任何副作用,现在大家吃东西最看重的就是安全健康,羊肚菌肯定能成为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们理想选择。而且鲜菌市场价每斤80-120元,生长周期约90天,简直就是为村里发展量身打造的“短平快”高效产业。

可想法一出,质疑声四起:“北方能种活?技术太难,赔了咋办?”葛浩顺挨个谈心,拍胸脯保证攻克技术关、承担风险。年底,他带领党员干部义务建起首座2亩冬暖式实验大棚。

种菇的日子充满挑战:温度湿度难把控,外购菌种“水土不服”。他和大伙把铺盖搬进大棚,24小时值守,白天黑夜轮班盯着,翻书、查资料、请教四川专家,90多天精心管护,当一颗颗淡褐色椭圆形的羊肚菌相继破土而出时,所有人都欣喜若狂,那是辛苦与汗水最好的回报!葛浩顺现在回想起来还不禁感慨,那些熬红的眼睛、湿透的工作服,都是他们产业发展道路上的见证。

2023年春天,首茬羊肚菌收获,虽产量不高但品质好,很快被收购商订走,实现10万元盈利!这“第一桶金”,让所有质疑烟消云散。

村民在羊肚菌大棚里作业

拓路:产业链上建支部,绘制共富蓝图

首棚成功后,葛浩顺深知,要让羊肚菌成“燎原之势”,得靠机制创新。2023年初,在上级支持下,“青岛浩鑫丰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由村党支部占股60%、镇级共富公司20%、社会资本20%,核心团队由村“两委”成员和优秀青年组成,把“命脉”握在自己手里。

规模集聚让产业提质。2023年整合资金530万元,流转100亩地建16座标准化大棚,配套300平方米菌种培育车间和日处理1万斤鲜菌的烘干线,当年销售收入260万元,为集体贡献100万元。2024年再投160万元增建4座智能大棚,总面积达50余亩,亩产稳定在1500斤,亩均净收益4-5万元,集体收入跃升至150万元。

技术攻坚筑核心优势。葛浩顺组建10人“菌种研发专班”,含党员骨干、返乡大学生、“土专家”和青岛农大副教授顾问,围绕“抗寒、抗病、高产、稳产、优质”攻关。两年努力拿下《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培育的菌种抗逆性强,受周边种植户欢迎。还创新暖棚、冷棚、林下套种模式,降低农户参与门槛。

链式发展促效益提升。共富公司在采收旺季日均雇佣临时工50-80人,高峰期超200人。注册“西夏臻品”区域品牌,发展精深加工,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让农户吃下“定心丸”。目前已辐射带动周边6个镇19个村,增收85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农户年增收超2万元。

如今,西夏格庄村正朝着“一区两中心”目标迈进:打造北方黄金种植产区,部署智能监测系统发展智慧农业;建设2700万元菌种研发中心,选育更优品种;组建北方羊肚菌产业协会,建交易集散中心和冷链物流园;探索“菌旅”融合,建科普馆、体验区。

2023年西夏格庄村获莱西市“共富项目”创业大赛三等奖。“今年,我们还拿下了‘青岛市强村共富项目争先赛一等奖’,获得了360万元的奖金,这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未来,我们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预计2025年种植面积将达到3000亩,打造北方羊肚菌第一村!”葛浩顺的眼中充满期待。他本人还获评青岛市“高质量发展强担当榜样”。

从“垫资修路”到“羊肚菌富民”,葛浩顺用实干证明:党组织是核心引擎,产业是根本出路,机制是重要保障,科技是关键支撑,共富是最终目标。这颗小小的羊肚菌,正带着西夏格庄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越走越宽。

作者单位:山东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文宣办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