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同庆的假期,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傍晚时分,月亮从村口的杨树梢上悄悄升起,站在院子里,脑中忽然蹦出那句——“月儿弯弯照九州”。然而此刻,月亮却是圆圆的,皎洁的月光照的是我记忆里的故土,也是眼前这个焕然一新的乡村。
堂妹笑盈盈地对我说:“姐,你可好久没回来了,咱村变化可大了!”
的确,白天走在村头的柏油路上,路面平整宽阔,路灯沿着道路一直延伸到各家门前。而记忆中的老家,一到下雨天,路上总是坑坑洼洼,走一步都要小心万分。现在好了,小汽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
村里现在家家户户都是两层小楼,沿路的一侧墙壁上,有总书记关心“三农”的金句,也有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标语,间或几幅有关孝道的故事壁画,给整个村庄增加了几许文化底色。
堂妹告诉我,现在乡亲们大多种大棚蔬菜,品种多、产量高,一年四季都能有收成。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建了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菜农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
“不光在咱村,”她自豪地说,“我爸和几个叔还去了云南、新疆,当技术员帮那边建大棚呢!”堂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三叔,正在云南,为了帮助当地发展大棚蔬菜,连中秋节都没顾上回来。
听着表妹的讲述,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些在异乡土地上忙碌的身影——他们带着家乡的技术和智慧,也带着党的乡村振兴政策的春风,把希望播撒到更远的地方。
抬头望时,圆月已高挂天空,月光如水,掀起了我心底一层层涟漪。故乡的变化,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使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经济蒸蒸日上,乡亲们的生活水平也稳步提升。
皎洁的月光照亮了蔬菜大棚的生机盎然,也照亮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正所谓:月儿圆圆照九州,乡村振兴展新猷。大棚菜绿千仓满,共同富裕乐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