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竖新镇前卫村曾以农家乐旅游闻名沪郊,却在市场迭代中遭遇发展瓶颈。在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面对传统农家乐经营模式滞后、市场竞争力下降的挑战,前卫村在区、镇党委政府及各级部门的有力指导与支持下,立足“红色小镇、农创智谷”的镇域规划定位,精准研判自身优势和不足,积极整合资源,探索出了一条以民宿产业集聚区为核心、推动农旅深度融合的转型升级之路,为都市近郊型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精准破局:锚定转型方向,绘就发展蓝图
作为沪郊农家乐旅游的先行者,前卫村早在 1999 年便开启了农家乐探索之路,在2003年形成产业化发展规模,一度成为乡村旅游的标杆。但随着市场需求升级,单一化、低水平趋同的农家乐经营模式逐渐失去竞争力,游客增速放缓、村民增收乏力等问题凸显。村“两委”班子深感转型迫切,通过走访调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邀请专家论证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明确了“告别低端农家乐、打造高端民宿集群”的核心目标,将“一村一品”特色发展理念融入规划,为产业升级找准了方向。

游客服务中心
核心举措:激活项目引擎,创新发展模式
◆ 经营体制改革筑牢转型根基
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清除制约农家乐整体升级的障碍因素,前卫村在镇党委政府主导下,始终把保障村民利益放在首位,经过多轮专题研讨,审慎推进村旅游公司经营机制改革。最终与盛政集团签订旅游公司经营托管及集体资产租赁合同,实现专业团队运营管理,迈出了产业转型的关键一步。
◆ 龙头项目引领文旅活力提升
为持续巩固国家4A级景区品质,增强区域旅游吸引力,村“两委”与盛政集团携手合作,在区镇两级支持下高效完成用地租赁与项目申报,全力打造1200亩“海上花岛”玫瑰主题公园。目前项目建设已初具规模,成功承办创基尼斯纪录的金银婚庆典、全国健身健美大赛、舞林盟主大赛及文化藏品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不仅让前卫村的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更注入了深厚文化内涵,为农旅融合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 民宿集群打造实现模式突破
针对农家乐“趋众化、低水平”的突出问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座谈统一思想。村“两委”联合派驻工作组,创新推行了“农户房屋整体租赁+专业公司统一开发运营”的民宿产业集聚区模式。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全村39户村民的59栋房屋统一租赁给盛政集团,专业化整体打造高品质民宿集群。
这一模式实现了三大转变:村民从“分散经营个体户”变为“稳定收租受益者”,租金收入普遍高于原农家乐经营所得;经营主体从“农户自营”升级为“专业公司规模化、品牌化运营”,服务品质显著提升;产品形态从“低端农家乐”跃升为“高端民宿集聚区”,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号召力,同时有效解决了老龄农户无力经营的困境,为待转型农家乐经营户树立了升级标杆。

喜园——以中国喜文化为主题的文博旅游园
政策赋能:强化多级联动,夯实振兴根基
前卫村的转型发展始终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力支撑。在项目牵引方面,2021-2023年间,“生态清洁小流域”、“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崇明区花博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革命老区’项目)” 等重大建设项目相继落地,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试点先行方面,2024年,在前瞻性政策关怀下,前卫村成功入选上海市“全域土地综合治理”试点村,并成为全市唯一“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获得宝贵的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随着项目持续投入,村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村民生活环境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和坚实保障。

提升后的民宿集聚区
经验启示:提炼实践路径,贡献振兴方案
前卫村的转型实践,为各地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政府引导、政策护航是关键,区镇两级党委政府的精准指导、政策支持和项目落地,为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保障;市场主导、专业运营是动力,引入盛政集团等实力企业,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产业能级提升;模式创新、多方共赢是核心,“农户房屋租赁+专业公司运营”模式有效链接村民、企业与村集体,实现可持续发展;项目带动、品牌塑造是抓手,大型文旅项目和特色活动迅速提升区域知名度,为民宿等下游产业引流赋能;立足实际、循序渐进是方法,从明确方向、改革机制到核心突破,步骤清晰、稳扎稳打。
如今的前卫村,通过主动求变、借力政策、引入资本、创新模式,实现了从传统农家乐到现代民宿产业集聚区的华丽转身。其“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村民受益”的特色发展路径,不仅破解了自身发展困局,提升了村民福祉,更为都市近郊乡村依托农旅融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前卫方案”。
(上海市崇明区前卫村供稿)
《中国村庄》杂志 第9期 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