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村庄 > 正文
 
满腔热血守初心 一片赤诚绘晨钟
作者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 2025-09-18 来源:《中国村庄》
 
 

——“兵支书”全中心的乡村奋斗路

40年立足晨钟,他敬业奉献、矢志不渝;40年践行宗旨,他一心为民、无怨无悔;40年铁肩钢骨,他勇挑重担、谱写传奇。他就是陕西省韩城市金城街道办事处晨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全中心。

19783月,全中心怀揣报国志,踏上军旅征程;19797月,他在部队光荣入党,并淬炼出忠诚担当的品格。198012月退役后,抱着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的决心,他放弃了在其他地方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回到晨钟村,将满腔热情倾注在这片热土上。

40余载春秋,全中心以军人的坚毅与赤诚,扎根乡村、服务群众,从基层的记工员干起,干过民兵营长、村委会主任,一直到现在的村党委书记,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如今,身为晨钟村“领头雁”的他,依然保持着那份初心与使命,工作认真务实,带领全村干群一起战天斗地,为改变家乡面貌、为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而勤奋努力,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和领路人。他也连续20多年担任韩城市人大代表、渭南市人大代表,2012年被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当年还被陕西省村社促进会授予“杰出村官”荣誉,这都是对他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

上世纪90年代,全中心便以“军地两用人才”的卓越表现,成为全省退役军人投身乡村的典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在40年的基层工作中,他坚持几十年如一日,每年对退役军人以及现役军人家属进行慰问。他也始终保持着退伍军人的特质,保持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一身正气,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吃苦在前,带领全村干群,积极学习各项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晨钟村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市前列。

晨钟村2025年度奖学大会

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他是敢想敢做的当家人

全中心始终以建强支部为有力抓手,充分发挥退伍军人优势,坚持把部队军事化管理引入抓班子、带队伍的全过程。在党建工作中,他总结出了“一强三带五振兴”党建工作法,在党员中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爱心基金等活动,强化党员学习、教育、培训、考核和监督,破解了基层党员管理难题。在日常管理中,他制定了晨操、值班、会议、卫生等各项管理制度,增强了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他始终以强村富民为根本追求,坚持发展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2003年进行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晨钟置业集团公司;2017年成立了“晨钟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全面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40年实践中,他注重总结发展经验,健全了“党委领导不包办、村委自治不独断、经济实体依照规范干、各类组织围绕中心转”的晨钟机制,形成了“依法治村、以村促企、以企带村、共同富裕、全面发展”的晨钟模式,创新了“两房、两权、两室、三馆、一章程”的晨钟特色。截至2024年底,晨钟村总产值达到9.7亿元,比1980年增长3062倍;村民人均收入3.8万元,比1980年增长242倍!

一心为民、敢于担当,他是深受爱戴的贴心人

全中心曾经感言“村民的幸福是我一生最大的追求”。他40年如一日,不计个人得失,始终心系群众,坚持回馈村民。1984年,韩城撤县改市,进行新城建设,征用晨钟大量土地。为了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他主张实施社会保障工程,于1994年先后建成人民路、香山路两条商业街,建起600多套街面房,基本达到户均一套,完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程。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经过10年的努力,先后建设了四个村民住宅小区,全村730多户村民全部住进单元房。从1995年开始代理村委会主任,1997年正式高票当选,至今已经连选连任20多年。

他以“善治”为抓手,推进乡村治理。主导修订了《晨钟村管理章程》,编制了《晨钟村家规 家风 家教手册》,制定了《晨钟村村规民约》,主持提炼了“创业 创新 共治 共富”的晨钟精神,带领完成了智慧村庄建设,推动党务、村务、财务全面公开,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晨钟村也荣获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全中心为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

崇文重教、尊老爱幼,他是全村老少的暖心人

上世纪90年代,晨钟村在全中心带领下建设了科技文化苑、陵园小学教学楼,设立了助学金制度,每年召开优秀学生奖学大会。截至目前,已经实施近30年之久,受助学生累计1000余人,发放奖助学金20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后,由集体出资统一为村民进行了办理。为了关心老年人生活,制定实施了老年福利金制度,每月给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养老补助金。国家实行新型农保后,又倡导村、组集体出资补助,全体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同时他还在全村开展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促进了邻里和谐;他指导成立了五支文化队伍,又新建晨钟书院,设置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广场,形成了新的文化活动阵地。连续5年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表彰活动,推动全村形成尊老敬老、急难济困、崇文重教的文明新风,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坚守底线、清正廉洁,他是堂堂正正的清白人

2002年,全中心提议创办了《新晨钟》报纸,及时报道村情村务,每月两期,至今已发行476期,真正让“两委”做透明事,让村民做明白人。他为晨钟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蓝图、作出了部署,正带领着班子成员、全体村民为实现“乡村振兴迈新步,生产总值过10亿,人均收入超4万,‘四建联创’谱新篇”的美好目标而不懈奋斗。

40年来,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格遵守“两委”制定的“干部三不准”制度,从未有过挪借集体资金、承包本村企业、从事第二职业的行为,始终做到“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他以干练踏实、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始终奋战在工作一线,坚持做好各项工作。用他的话讲,“基层工作虽然做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都是在为人民服务。”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各项工作岗位上,他始终追求重成效、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态度和敢为人先的工作热情,展现了对责任与担当的坚守,诠释了当代军人的优秀风范。

(陕西省韩城市金城街道办事处晨钟村供稿)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