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安镇风景如画
小长安镇位于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部,面积2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230亩,其中水田54975亩,旱地75255亩,全镇人口40106人。小长安镇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2公里,境内焦柳铁路、融河高速、罗鹿高速、357国道以及黄港公路纵横交错而过,设有罗城工业园区河池港片区,罗城港口,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全镇形成一二三产融合互补发展的新格局。一产:种植6.6万亩糖料蔗,有万亩生态富硒稻示范基地和万头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粮食播种面积4.82万亩,中草药生态示范基地5600亩,生猪存栏42417头,肉牛存栏6666头,肉羊存栏3627头,滑皮金桔、金玉沙田柚、沙糖橘等优质特色水果7340亩。二产:河池港片区目前有17家企业和两家光伏发电站进驻,全年工业总产值20.2亿元。三产:大力发展旅居民宿生态农庄餐饮业和旅游业,境内的武阳江景区、水上相思林景区、米椎林度假村、木栾生态农庄和燕山湖休闲农业示范区在原有基础上大力招商,成效显著。小长安镇成功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乡镇,并通过国家级糖料蔗产业强镇认定。
2025年在仫佬山乡奋进的浪潮中,小长安镇党委始终高擎鲜红党旗,全镇上下凝心聚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效能,鼓足干劲、积极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紧紧围绕“1+3+6”发展体系,以“党建引领强根基”,全力打造“活力小长安、魅力小长安、振兴小长安、平安小长安、幸福小长安”,以“五大工程”兴“长安”,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实施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示范创建工程 打造“活力小长安”
小长安镇始终将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工程置于重要位置,积极推动各民族在党的旗帜下团结一心、携手奋进。
党建引领是核心引擎。深化“四个一”学习工程,让“讲好一个民族团结故事、举办一次专题学习、上好一节民族团结党课、办好一场民族团结文化活动”成为各村(社区)党组织常态化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让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构建“一核多元”党群议事平台,推动党群议事亭(议事中心户)覆盖全镇,建立“支部牵头、群众参与、共商共议”的议事机制,定期组织各族群众围坐一堂,共同协商解决教育、医疗、环境整治等民生难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号召力显著增强。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镇村干部培训必修课,精心培育懂政策、善沟通、能实干的“红色头雁”,让党员干部带头成为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文化浸润是重要纽带。持续擦亮“两节一歌”(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土拐歌会)、“文化进万家”、“一乡一月一主题”等特色文化品牌,通过精彩的歌舞展演、趣味十足的龙狮演出、温馨热闹的邻里文化节等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增进情感。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整合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资源,打造“民族团结文化角”,开展“双语课堂”、“民俗故事会”等互动活动,让文化认同成为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础。
基层治理是稳固基石。完善“一约四会”治理机制,修订村规民约,规范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组织运行,将民族团结、移风易俗“五个统一”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开展“和美乡村”专项行动,以“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为主题,组织全镇村屯评选“最美家庭”、“民族团结示范户”,激发各族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与动力。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
木栾农庄
实施党建引领旅居小长安建设工程 打造“魅力小长安”
小长安镇境内自然风景秀丽,景色宜人,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小长安镇全力推进党建引领旅居罗城建设工程,锚定“民俗+民风+旅居+康养”定位,分阶段建设特色民宿集群、田园康养度假区、沉浸式民俗体验区等业态,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产业发展,奋力打造“魅力小长安”。
强化组织引领,筑牢发展根基。成立“旅居工程专项协调工作组”,由镇党委书记挂帅,统筹规划、建设、运营全流程;深化“党建+项目”机制,党员领导干部包联重点项目,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攻坚突击队,将项目成效纳入考核;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凝聚各方共识,为旅居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今年5月长安社区木栾屯与广西峨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成功签约3000万元旅居项目。
创新运营模式,激活共富动能。推行“三金共赢”机制,村党组织全程监督收益分配,保障村集体和农户利益;成立“乡村旅居合作社”,由党员骨干牵头,年培训超100人次,培育“红色管家”、“乡土服务先锋队”;设立党员示范户或示范点,在民宿经营、农产品销售等领域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夯实基础配套,提升服务品质。实施“党群共建宜居工程”,2026年春节前将完成试点村道路硬化、5G网络全覆盖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党员带头·美化家园”行动,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维护环境;评选“党群共建·最美旅居庭院”,发挥党员示范作用;融入红色文化元素,提升旅居文化内涵。目前镇域内特色民宿集群、田园康养度假区等多元业态发展飞速,米椎林乡村旅游区和木栾生态农庄分别获评广西五星级和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燕山湖乡村旅游区和坝上人家分别获评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和四星级农家乐。未来,小长安镇将以特色民宿集群、田园康养度假区等多元业态,成为桂西北乡村旅居示范标杆,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工程 打造“振兴小长安”
小长安镇锚定产业振兴目标,以党建引领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工程为引擎,充分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奋力打造“振兴小长安”。
产业筑基,夯实振兴根基。立足自身优势,秉持“党建强村、产业富村”理念,深入推进党员带富工程,成功打造五个万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构建起多元农业发展格局。同时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通过“党员征迁突击队”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吸引8家企业入驻,带动300余人就业增收。此外,“仫佬稻香”田园综合体融合农业、旅游、加工等产业,形成完整链条,推动了产业融合发展。
优化服务,激发园区活力。在园区改革发展进程中,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管理与服务机制。通过村级党组织兜底覆盖园区小微企业,将其纳入村级党建网格,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破解“隐形党员”管理难题;建立“兜底式”问题响应机制,开通企业诉求直达镇党委书记热线,落实首问负责制,为企业排忧解难,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园区产业升级。
生态护航,绘就振兴蓝图。在产业发展全过程,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农业领域推广生态种植养殖技术,减少面源污染;工业方面加强企业环境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如今,小长安镇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并行,在党建引领下,正朝着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
三尖堂民宿群
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效工程 打造“平安小长安”
小长安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效工程为有力依托,积极创新治理模式,不断提升治理效能,致力于打造“平安小长安”,让群众的生活更加安心、舒心。
构建精细网格,实现治理精准化。建立“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完整组织体系,将全镇划分为12个基础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62人,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格局。网格员们充分发挥自身“多面手”优势,既是信息采集员,定期走访入户,收集社情民意、安全隐患等信息;也是矛盾调解员,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还是政策宣传员,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通过网格化管理,小长安镇实现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累计解决民生问题90余件。
创新调解机制,化解矛盾促和谐。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作用,构建起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镇里成立专门的矛盾调解中心,整合综治、司法、公安等部门力量,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创新实施“321”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组建由村干部、老党员、乡村能人构成的调解队伍,通过“上门调解+集中调解”双轨并行,全镇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63起,成功调处61件,成功率达96.8%;各村(社区)网格通过“综治E通”手机信息平台录入网格事件360件,全部解决办结;化解县信访局转发信访22件,其中20件已成功化解。
打造服务枢纽,提升治理服务水平。整合综治、司法、民政等资源,将镇综治中心升级为“平安驿站”。在驿站功能设置和日常运行中,突出党建引领,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组织政法、民政、信访等业务部门的党员骨干轮值坐班或下沉服务。设立“矛盾调解超市”、“法律门诊”等特色窗口,“矛盾调解超市”吸纳具有调解专长、群众威望高的老党员、退休党员干部等加入调解员库,提供专业、亲情化调解服务;“法律门诊”邀请党员法律工作者定期坐诊,提供公益法律咨询,为群众提供信访接待、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集成服务。同时,驿站作为党群议事厅,由相关党支部定期组织群众代表、网格员、党员中心户等,围绕片区治理难题进行民主协商议事。
在党建引领下,小长安镇基层治理成效显著,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燕山湖乡村旅游区
实施党建引领清廉建设提质工程 打造“幸福小长安”
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小长安镇深入实施党建引领清廉建设提质工程,以党建引领清廉单元建设为着力点,推动清廉小长安建设提质增效,全力打造“幸福小长安”。
思想铸廉强根基,教育先行树新风。将思想建设摆在清廉建设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首课机制”,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融入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每季度开展专题研讨,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同时深化警示教育,开展“百场纪律党课进基层”行动,镇领导班子带头授课,结合本地案例敲响廉政警钟。针对年轻干部,将廉洁教育作为入职“必修课”;关键节点开展集体廉政提醒谈话,2025年开展廉政警示教育4场,覆盖镇村级干部360多人次,让廉洁意识深入人心。
监督护航严执纪,正风肃纪显担当。镇纪委聚焦乡村振兴、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开展“嵌入式”监督,列席村级会议、参与项目招投标,建立“问题发现—整改销号—回头看”闭环机制,确保权力规范运行。紧盯“四风”问题,在节假日开展明察暗访,严肃查处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坚持有案必查,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服务促廉助发展,清廉赋能惠民生。压实党组织书记清廉促发展责任,在招商引资、民生工程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通过“清风助企”行动,组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企业,严查“吃拿卡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风展党旗如画,征程未有穷期。小长安镇党委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五大工程”,不断强基固本、聚势赋能,团结带领全镇各族干部群众,在仫佬山乡的热土上奋力谱写更加壮丽辉煌的“长安”新篇章!
(作者系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大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共小长安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