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社动态 > 正文
 
茶村高质量发展的猴坑经验
作者: 吴涛 许爽 点击数:144 更新时间: 2025-08-04 来源:《中国村庄》
 
 

如诗如画的猴坑村

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的青山绿水间,猴坑村以一片茶叶书写了集体经济发展的小小奇迹。作为中国十大名茶“太平猴魁”的核心产区,近年来猴坑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升级、品牌赋能,在实践“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2019年起,猴坑村集体经济收入便突破100万元,近几年更是稳步增长,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万元,猴村、猴岗、颜家等核心产区茶农人均年收入超过20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村。猴坑村也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以及安徽省首批特色产业茶叶之村、安徽省太平猴魁专业示范村等称号。2023年又入选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首批建设名单。

“五统一”提升茶村品牌

猴坑村的集体经济腾飞,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早在2008年,面对茶叶市场混乱、茶农收入低迷的困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方继凡带领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走访调研,最终决定依托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以“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整合资源,实现村企合作,将分散的茶农组织起来,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以前各家各户单打独斗,茶叶卖不上价,甚至被外地茶商低价收购。现在我们有了议价权,收入翻了好几倍都不止。”村民叶迎春感慨道。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茶产业逐步规范管理,建立了“五统一”制度(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实现茶叶品质管控、品牌保护、集体增收,确保了太平猴魁的品质和品牌价值,目前太平猴魁品牌价值达到49.06亿元,较2023年提升了4.92亿元。

“五步走”提升产业附加值

猴坑村集体经济壮大的核心在于太平猴魁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过去,村民仅靠卖鲜叶或粗加工茶叶,利润微薄。近年来,村集体通过多种方式推动茶产业升级,通过“五步走”战略全面推进品质、标准化、品牌、产业链快速升级。

一是实施茶园统防统治。率先在全市实现全域茶园绿色防控,推广有机种植技术,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全村5400亩茶园全部实现生态化管理,确保茶叶品质。

二是全面实现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对239户达标户、示范户进行品质认证挂牌,依托优质优价、示范户奖补等激励措施,提高茶农积极性。同时压实茶企和茶叶专业合作社责任,推动茶园基地绿色化、加工场所标准化、加工设备清洁化落地。

三是实行品牌化运营。注册“太平猴魁”地理标志商标,打造高端茶叶品牌,核心产区茶叶价格从过去的每斤200元跃升至3000元以上。

四是持续延伸产业链。村集体建设集太平猴魁、太平魁红茶叶生产加工、茶工住宿餐饮、茶文化研学旅游等为一体的茶事综合服务中心,尝试开展茶叶生产和精加工,开发衍生产品,提高附加值。

五是实现茶旅融合发展。依托茶园风光和茶文化,建设太平猴魁观光茶园、太平猴魁非遗技艺传习馆、民宿集群等,发展乡村旅游,2024年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旅游收入逾千万元。

集体经济普惠村民生活

猴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是建立了“全民入股、共建共享”的分配机制。村集体牵头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以土地、资金、技术入股,享受分红。村集体每年拿出60%的收益用于村民分红,30%用于村级公益事业,10%用于产业再发展。

“我家有50多亩茶园入股合作社,去年茶叶收入加分红超过了30万元。”村民叶浩笑着说。此外,村集体还设立教育基金、养老补贴等,并为村中60岁以上老人缴纳银龄安康保险,同时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了“党员帮扶基金”,近年来累计筹款18万元,帮扶困难党员群众198人次,村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非遗大师方继凡(中)进行茶叶整形理条教学

古老产业迈向现代化

茶叶在我国是传承千年的传统产业,科技助力将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猴坑村还积极探索茶产业数字化、科技化发展路径,大力建设智慧茶园,引入物联网技术,建立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实现气候、土壤等实时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科学管理茶园。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在太平猴魁核心产区搭建“从茶园到茶杯”可视、可控、可追溯的智能体系。运行太平猴魁地理标志保护茶产品认证系统,确保太平猴魁产量有数、销售有依、产区可查、溯源可信。强化科技合作,与安徽农业大学、皖南试验站等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培育新品种,持续提升太平猴魁制作工艺。同时,依托电商平台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与京东、抖音等平台合作,目前线上销售额占比超过30%

下一步,猴坑村将继续以茶产业为核心,推动三产融合发展。重点打造智慧生态茶园,延伸开发茶食品、茶文旅等高附加值产品;建设非遗工坊,传承创新太平猴魁制作技艺;不断升级民宿研学、田园康养等新业态。通过“数字赋能+品牌升级”,构建“种植-加工-茶旅-电商”全产业链,力争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

猴坑村的发展历程证明,集体经济不是“空架子”,而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赋能、共建共享,昔日的深山贫困村已蜕变为共同富裕的示范村,也为各地乡村振兴贡献了可借鉴的“猴坑经验”。

(作者:吴涛,猴坑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许爽,猴坑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中国村庄》杂志  7  特别报道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