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社动态 > 正文
 
农机压实责任 合作增产增收
作者:马雅昕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 2025-04-01 来源:《中国村庄》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现代化推进,“谁来种地”成为摆在时代面前的一大课题。面对这一现实困境,新疆伊宁县喀什镇其巴尔吐别克村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寻求破局之策。

党建引领合作,破解种地难题

“今年我家种了100多亩小麦,自从有了村里农机合作社推出的‘一条龙’服务,从播种、管理到收割,我都没有下过地。”站在农机合作社门前,村民魏国海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在喀什镇党委支持下,村党组织和县自然资源管理局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借农田统一规划和平整之机,采用“党组织+合作社+大户+农户”运作模式,推动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吸纳农机大户、产业大户、党员、农户等力量参股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申请衔接资金投入1034余万元购置约翰迪尔、雷肯、马斯奇奥等品牌联合收割机、拖拉机、联合整地机、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等设备,拓展服务业务,化解了小农户种地热情减退难题。

同时,通过整合村内闲置的农机资源,吸纳农户以土地、资金、农机等形式入股,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种管收”全程农机服务,不仅解决了农户因劳动力不足导致的种地难题,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整合各方资源,实现“藏粮于技”

党支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一方面,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持续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和技术;另一方面,邀请农业专家对合作社成员进行培训,提升操作技能和农业知识水平。同时,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在本村转化应用。通过“藏粮于技”,为增产增收注入了强大动力。

村党支部还积极与周边村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加强交流合作。通过联建,实现了农机资源共享和互补,扩大了服务范围。同时,共同探讨农业发展新思路,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高效化转变,促进了农业增效,也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村里当下共有28位农机能手,当中6人是党员。他们技艺精湛,广受好评,已将服务延伸至周边乡镇,为喀什镇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副镇长马忠孝说。

服务迭代升级,成效与时俱进

在提供农机服务过程中,合作社按照市场价格收取合理费用,实现服务创收。同时,积极争取各类农业项目,通过项目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机设施,提升服务能力。以项目拉动集体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下一步,我镇会继续大力支持其巴尔吐别克村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党建统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强村富民计划,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迭代升级,结合实际,探索产业带动、资源开发、服务创收、租赁经营、项目拉动等多种发展模式。”镇党委书记马岩表示。

在科学安排和全体努力下,其巴尔吐别克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合作社为村集体每年带来100万元稳定收入;二是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在合作社务工等方式,实现了多渠道增收;三是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先进农机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今年,合作社顺利达成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超3万亩的合作意向,预计全年可收入150多万元,已先后培养42位农机手,使喀什镇农业机械化高效种植覆盖比例提升至95%以上。

 

喀什镇组织技术人员检修赛皮尔村农机

部署春耕备耕,确保粮食安全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有了现代化农机服务支撑,伊宁县喀什镇组织各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全力按下了春耕生产“快进键”。

早安排部署谋划春耕“一幅图”。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粮食安全生产专题会议,规划春耕备耕事宜,细化种植任务,按领导包村、村干部包地原则,明确责任。预计2025年全年种植玉米、小麦、薰衣草等共13.9万亩。

强服务保基础压好春耕“一块石”。根据需求,抓好农资协调和技术指导服务。安排分管领导学习考察海椒种植先进经验;高效筹备农资储备,保障物资供应;检修农机具,确保400余台(套)顺利投入使用。同时,组织工作人员清理、修缮灌溉农毛渠系,加固损毁沟渠,保障春耕灌溉用水。

推政策强宣传下好春耕“一盘棋”。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包括线下村民小组会、田间会、线上广播、微信群等,做好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和群众动员。组织镇村干部入户到村,了解土壤、水源及农户需求。下一步,将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统筹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投入春耕,打好“主动仗”,全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作者单位:新疆伊宁县喀什镇党委)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