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村庄 > 正文
 
小村行大道 心田促良田
作者: 张荣华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 2025-03-31 来源:《中国村庄》
 
 

清晨,几辆大巴车陆续驶停在弯柳树道德讲堂,虽已寒冬腊月,河南省息县路口乡弯柳树村依旧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片欣欣向荣、生机盎然。今天,信阳市美术家协会和信阳市作家协会到弯柳树村举行农村创作基地授牌活动。

“你们好啊,欢迎来到弯柳树!”村民许兰珍和邓学芳骑着三轮车迎面向大家热情挥手喊道,引起来客一阵欢腾,也纷纷挥手问好。驻村第一书记宋瑞拿起话筒向大家讲道:“这两位大姐是我们可爱的村民,骑车的叫邓学芳,跟大家挥手的是许兰珍,都是我们村民歌舞团的成员。邓学芳是脱贫户,我刚驻村时就在她家住,也是最早跟着学习传统文化的村民,后来目不识丁的邓学芳自编自唱《手拿锄头心向党》,当我第一次听到时感动地热泪盈眶。许兰珍曾被村民戏称为‘弯柳树赌博队长’,学习传统文化后戒掉牌瘾,当上了村民义工团团长,在村为大家服务,在家为百岁母亲尽孝……”宋瑞如数家珍地向大家讲述弯柳树的故事。

第一书记带来巨变

弯柳树村原名“竖斧村”,源自东晋道学家、医学家葛洪“竖斧春耕”的典故。该村位于路口乡政府南5公里处,全村4832375人,北距息县高速北出口2公里,G230国道穿境而过。十年前的弯柳树村还是河南省级贫困村,村民孝道缺失、喝酒打牌成风,不赡养老人、家庭不和、邻里纠纷等现象比比皆是。谁也没曾想到,曾经那个村庄脏乱差、村民庸懒散,被外界称为“铁耙齿都耙不动的弯柳树村”,竟然在数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扶心扶志,就是弯柳树村十年蝶变的根本。

2012年,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派驻弯柳树村第一书记宋瑞驻村扶贫,连续五轮留任、十二年坚守,通过夯实基层党建,开讲堂、办讲座,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扶心扶志,积极培育基层党员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领弯柳树村走出一条“党建引领、文化扶心、道德育人、产业发展、脱贫致富、人民幸福”的“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之路。

2013年,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宋瑞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弯柳树村开办息县第一个村级道德讲堂,宋瑞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讲起课来也是生动有趣,到讲堂听课占座的村民逐渐多了起来,后来村民都从牌桌走上了课桌,再后来很多外乡人也纷纷慕名到弯柳树讲堂听课。通过学党史、讲孝道,村民的道德素养显著提升、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赌博队长”许兰珍主动戒掉牌瘾,成为弯柳树村第二届村民义工团长;被称为“赌博之家”的骆同军夫妇砸了牌桌,立志为儿孙做个好榜样;因车祸导致瘫痪、曾多次试图自杀的赵久均,重拾生活的信心,坚持为村歌舞团创作文艺节目。此外,弯柳树村委会在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开办“饺子宴”,全村60岁以上老人齐聚一堂包饺子、吃饺子。弯柳树村老人说:“我最喜欢村里的饺子宴,老年人坐在一起聊天吃饭,村里还经常给我们放电影、演节目,大家有说有笑,就像一家人一样。”弯柳树村至此一改贫穷愚昧的旧貌,人人向往新生活、处处展现新气象。

道德讲堂掀起热潮

2014年开始,村“两委”每年定期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村民”“十大孝子”等先进评选表彰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表彰活动10余次、评选出先进村民300多人。活动中,村“两委”不仅给受表彰的村民颁发荣誉证书和礼品,还会在村民家门前高高悬挂表彰奖牌;如果有外地嫁来的媳妇,村委会还会敲锣打鼓到其娘家送奖牌。村民王玲面对记者采访时说:“人家都争当好村民、好媳妇、好儿女啥的,跟以前比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看着别人改变了,我们再跟以前一样,感觉很丢人。” 通过身边榜样和先进典型的引领带动,弯柳树村民的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变,优秀的村风民风,不仅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人到村参观学习,更是吸引了10家企业到村投资建厂。

“我老家就是息县人,长年在沈阳做生意,2018年我到弯柳树村看望亲戚,走在村小学门口时有一个孩子给我鞠躬问好,走到村子里面遇到一个老大娘也给我鞠躬问好,我当时很诧异,当亲戚给我讲了宋瑞书记和弯柳树村的故事时我非常感动,当天就去拜访了宋书记。也是从那开始,我决定到弯柳树村投资建厂,我们公司产品注册商标就叫‘颂瑞’香菇酱。宋书记在弯柳树村驻村12年了,给弯柳树村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想着有一天宋书记离开了弯柳树,我也要将宋书记的坚守精神传承下来。”息县弯柳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建军讲到。

村风民貌日新月异,弯柳树村趁热打铁,组织村民成立了义工团和歌舞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装扮新时代农民的靓丽底色。村民义工团成立以来,十多年如一日进行义务劳动,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各项工作,向群众宣传实施“垃圾分类”、维护全村环境卫生;村民歌舞团把自己的生活改编为文艺作品,自编自演了《婆婆也是妈》《手拿锄头心向党》《垃圾分类好处多》等优秀文艺节目,多年来受邀到北京、重庆、郑州等地演出,不仅为群众累计创收达到50余万元,还将新时代中国农民的精神风貌展现得越来越广。

 

弯柳树村农民运动会

“德孝产业”风生水起

焕然一新的弯柳树村立足实际,全面落实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息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成能同时容纳500余人听课的道德大讲堂,吸引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人士到村学习“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2015年以来,已有620个县市区领导带队到村参观学习,累计接待10万余人次,为村集体和村民创收达300余万元。村产品“颂瑞香菇酱”“酵素大米”成为地方名品。第一书记带领村民学习抖音直播,发展农村电商,建立“弯柳树直播间”,旺季一场直播销售农产品40余万元。此外,全国各地乡村纷纷到弯柳树参观学习“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经验模式,弯柳树村通过一村带百村,与南阳市方城县傅老庄村等12个村签订“联建德孝文化村”协议,累计创收120余万元。目前仍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个村向弯柳树村表达了联建意向,学习“弯柳树模式”。先后有10家企业入驻弯柳树村,为村民提供长期就业岗位100多个,短期就业岗位400多个,吸引了青年回村就业、创业,成立5家合作社。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2年宋瑞书记驻村时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20242.2万余元(初步统计),村集体经济收入34.8万元。

 

宋瑞在弯柳树直播间

如今的弯柳树村,人心齐了、村子美了、产业兴了、村民富了,曾经的省级贫困村蝶变为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第二批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中华孝心示范村”“全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全国3A级旅游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五星党支部”“信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诸多荣誉称号的明星村、示范村。反映弯柳树村文化自信、有德就有财的发展历程的三部长篇报告文学《小村大道》《光明的道路》《润物细无声》相继出版。宋瑞书记的十年驻村日记《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由中华书局出版,成为受读者喜爱的畅销书,并入选党建好书榜单。

小村行大道。曾经的弯柳树村面临着与千万农村类似的共性因素,也从中探寻出了独辟蹊径的特殊做法和经验特色。最有效最核心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定文化自信,把文化软实力转化成发展硬实力,把传统文化变成了农村生产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了农民的好活法。

“修好心田,种好良田”已成为弯柳树村民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共识。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好心田;用微生物碳氢核肥代替化肥农药,种好良田。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努力实现全村化肥农药“双减”“双禁”,为保障餐桌安全提供优质农产品。未来弯柳树村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干群一心发展产业,共同富裕,力争乡村振兴“五朵金花”齐开放,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作者系河南省息县路口乡党委组织统战委员)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