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村庄 > 正文
 
重要遗产里的文化新村
作者: 杨永康 韩晓丽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 2025-03-31 来源:《中国村庄》
 
 

 

吹拉弹唱,载歌载舞,鼓声激昂,锣钹铿锵……“超好玩村晚”在山东省夏津县苏留庄镇平安湖村文化广场上演。这是一场村民家门口的“文化盛宴”,也是平安湖村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的精彩缩影。村晚虽小,但有家的味道,它以最质朴的方式,让村民们在忙碌生活中寻得心灵的归处。

平安湖村地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核心区,由7个村庄融合而成,5600余名村民由原来破旧的平房搬入二层独院房屋,群众生活条件得到全方位改善,道路宽阔顺畅,绿化、亮化规整,社区上学、养老、购物、就医实现了一站式服务。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近年来,平安湖村重点打造延续家庭文明历史、传承古桑文化记忆、保留农村悠悠乡愁的文化综合体,持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紧抓“桑产业+生态旅游”特色镇建设契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文化聚能发展·文旅引领振兴”的乡村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山东省景区化村庄”“乡风文明红旗村”等。

7个村融合到一起,体量大、人口多,习俗差异和观念分歧都不小,如何让原来的村民认为自己是新村人,增强整个融合村的向心力,靠的就是文化。” 平安湖村党支部书记侯国雨参与并见证了村庄由散变聚、由弱变强、由穷变富的华丽“蝶变”。

强设施,构建惠民载体

“近年来,我镇积极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文化惠民”工程总体要求,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文化活动组织,全方位发力,持续挖掘各村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不断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平安湖村就是我们全镇打造的文化振兴示范村之一。”山东省夏津县苏留庄镇党委书记张泽立说。

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活动的有力载体。平安湖村整合各类资源,新建3000平方米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乡村书屋、文体娱乐室、多功能活动室、古桑文化展示区、乡村记忆展览馆、室内演出排练厅等,同时新建1500平方米户外演出文化广场,打造一站式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充分满足了群众文体活动及培训需求,完善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服务功能。

在主题为“留住记忆·记住乡愁”的平安湖乡村记忆馆内,陈列着各种古老的农具、生活用品和传统手工艺品,每一件物品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通过展示先进人物事迹、村庄发展历程、家风家训、历史物件等,进一步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乡村书屋则配备有文学、政治、经济、教育及少儿类等藏书约4000册,另有电子阅览图书约30万册,书屋同时配备书桌、免费WIFI等贴心便民服务,设有综合阅读区、少儿绘本区、悦读沙龙等区域,可开展读书沙龙、亲子阅读及课后阅读等文化活动,创设了知识共享、信息交流、文化互动的新空间,实现了传统阅读阵地的现代延伸和有益补充。村级文化惠民的供给能力得到全面增强。

办活动,以文化人聚人

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让群众“聚起来”,生活“乐起来”。平安湖村把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非遗展示与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先后培养了15名各类型文化能人,带头组建了平安湖村乐园剧团、平安健身舞蹈队、书画协会、平安湖威风架鼓队等7支专业文体队伍,同时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志愿服务”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组建传统文化展演志愿服务队、家风传承志愿服务队等5支队伍,文化建设人才支撑不断壮大。

平安湖乐园剧团作为全县优秀庄户剧团,先后参加市县各类文艺演出30余次,演出活动范围覆盖全县多个乡镇,带动参与人数累计超过1000人。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抓手,提升文化建设成效,每年定期举办迎新春黄河大集、闹元宵文艺汇演、二月二民俗文化展演、三八妇女节乡村文艺汇演、民歌合唱比赛、端午文化主题活动、平安湖村晚等10余场大型文化活动,注重非遗与古桑文化、黄河文化相结合,成为展示非遗、推介非遗的又一重要平台。

依托乡村记忆馆、书画娱乐室等场所开展剪纸、书法等各类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依托乡村书屋定期举办传统文化讲座、亲子阅读、经典诵读等活动,形成了独具平安湖特色的群众性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了为群众进行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现在村里文化活动多了起来,不仅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大戏,而且我们自己也组织队伍唱歌、跳舞,锻炼了身体,邻里关系更融洽了,生活更顺了。”平安湖村民褚桂彦激动地说。

兴产业,用活文化资源

村里有了文化新高地,也激发了乡村振兴新活力。平安湖村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景区化村庄独特资源,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讲好黄河故事,传承古桑文化,擦亮世遗品牌”为主线,积极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立足古桑文化,通过古桑研究院、东方紫、椹树下、圣树源等桑产业企业示范引领,大力推广桑树种植、桑产品加工,实现了桑产业抱团发展,打造的乡土直播间将椹果干、桑椹酒、桑黄茶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引导村民通过资金、资源入股合作社方式发展桑葚、樱桃、草莓、油葵等特色种植,打造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独具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充分利用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依托椹果节、梨花节、金梨采摘节等,大力发展餐饮、民宿等乡村旅游,民宿收益与村集体分红,实现闲置院落增值、村集体增收,丰富旅游业态,提高旅游承载力,逐步形成平安湖民宿集聚区,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生态平安湖”品牌更加响亮。

谈到平安湖村未来发展思路,支部书记侯国雨眼中满是坚定与憧憬,“我们要以群众需求为重点,持续打造特色文化活动,让更多村民和游客参与进来,更要下大力气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把平安湖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又充满文化魅力的乡村典范。”

(作者单位:杨永康,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苏留庄镇人民政府;韩晓丽,袁桥镇杨庄小学)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