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坑村地处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策武镇南部,毗邻221省道,距策武镇集镇5公里,距长汀县城19公里。全村辖10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共502户1655人,其中党员59人,耕地面积1373.5亩,林地面积13990亩。该村原属市级贫困村,也是昔日的水土流失重灾区之一。
近年来,当坑村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保持乡土特色为原则,以乡村治理有效为保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理念,以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以发展多元产业为突破,迸发出发展新活力,取得富民强村新成效,连续三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并荣获“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等称号,实现了从“贫困村”到“示范村”的华丽蝶变。
强化党建引领,打造乡村振兴“强引擎”
一是选优配强班子。在长汀县2021年村“两委”换届试点工作中,当坑村作为先行示范村,严格遵循政治标准,大力选拔6名懂发展善治理、有干劲会干事、群众基础较好的优秀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率先完成换届选举,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班子平均年龄比上届降6.7岁,年轻且极具活力。同时,纳入5名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带富能力强的青年为村级后备力量,为村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是健全机制建设。当坑村党支部始终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作为村级党建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工程,以创建“红土·生态先锋党员工作室”为载体,健全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党员联户的组织构架,创新“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建粘合剂作用,将党支部的组织优势、企业和合作社的经营优势以及党员群众的能动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三是善用活用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不断增强支部战斗堡垒。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由党员带头的共青团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队伍共30余人,积极探索将主题党日与志愿服务、共建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积极融入文明创建、禁毒反诈、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

聚焦产业多元,铸就乡村发展“共富桥”
一是抢抓政策机遇,以“特”破局。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村“两委”班子带领下,当坑村河田鸡产业项目抢抓2021年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政策机遇,申请中央以工代赈资金850万元。项目总投资953万元,建成包含鸡舍、河田鸡运动场、管理房等设施的9000平方米标准化河田鸡养殖场。同时,充分把握2023年底长汀河田鸡入选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的有利时机,2024年引进龙头企业兴竹养殖有限公司入驻投产,年出栏河田鸡10万羽、年产值500万元,增加村财收入超20万元。
二是立足地方实际,以“提”增质。当坑村立足“四面环山、植被茂密、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的自然生态优势,以党支部领办碧海油茶专业合作社、皇达专业合作社、蔬而美家庭农场为突破口,对2700亩油茶基地、153亩大棚蔬菜基地进行提升改造,打造“农村科技特派员+电商直播”新模式,形成“种植-采摘-加工-销售”油茶、蔬菜产业链条,推动全村油茶、蔬菜大面积种植、初步加工和多方式营销,促进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现油茶基地年产值860万元、蔬菜基地年产值85万元,带动1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三是聚焦民生福祉,以“带”共富。作为仅有1655人口的小村,当坑村面临着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老弱病残人口缺乏收入来源的困境。为改变这一现状,村“两委”紧跟政策走向,抓住2023年长汀县残联开展“星火助残计划”试点建设的契机,成功申报蜜蜂养殖庭院经济项目,引入蜂富人生家庭农场,由养殖大户引路,破解技术难题,现38户残疾人、脱贫户户均增收超6000元,实现以“小庭院”撬动“大民生”,该项目也被列入2024年福建省残联教就业务培训班观摩示范点。
坚持内外兼修,谱写美丽乡村“新华章”
一是优化人居环境,擦亮振兴底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两治一拆”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持续推进“五个美丽”建设,整治空心房81栋13631平方米、裸房56栋9547平方米,打造微景观5处、小公园2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申报省市县三级美丽庭院共10户,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更多家庭建设美丽庭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当坑。
二是深化乡村治理,擦亮幸福底色。当坑村坚持“以文化人”,利用好“七月初七”庙会的传统活动,增强优秀文化、优良家风的传播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65万元修缮始建于明代的永隆桥,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培育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全面开展平安乡村创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优化农村治安环境,被评为龙岩市“十佳乡村治理村”“民主法治村”和“平安村”。
三是打造绿色乡村,擦亮生态底色。当坑村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大力发扬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弘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务实精神,积极争取600万资金完成1000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300亩果园生态治理,建成6400米安全生态水系、1302米生态步道、450米水土保持生态文化长廊等基础设施,夯实绿色发展根基,打造水土流失治理示范点,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策武镇人民政府)
《中国村庄》杂志 第2期 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