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社动态 > 正文
 
探寻老牛与黑小麦的不解之缘
作者: 兰君 点击数:126 更新时间: 2025-02-28 来源:《中国村庄》
 
 

在河北省的馆陶县,每逢人们提起黑小麦,就会想到华野庄园的老牛,在走亲访友、送礼拜客时,都会拎几箱老牛家的黑小麦产品;进入馆陶县的客人,都要购买几件老牛家的黑小麦食材,感觉不虚馆陶之旅。

为什么老牛家的黑小麦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它究竟有什么特色?殊不知老牛家的黑小麦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农耕文化、农耕故事,老牛家和黑小麦有着不可割舍的缘分,馆陶黑小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牛振华打造了“馆陶黑小麦”地标产品,黑小麦成为当今颇具地方特色的药食兼用新食材。

馆陶公主与黑小麦的故事

说起黑小麦,寻根问祖查渊源,翻阅史料问农耕:《广志》(晋)说黍有多种,“又有驴皮黍,又曰牛黍,南尾,秀成赤黍;马华大黑黍,或云柜黍;有温屯黄黍。”《康熙字典》解释说,“秬,黑黍之大名。黑黍中有一米者,別名为秠。宗庙之祭,唯裸为重;二米嘉异之物,鬯酒宜用之。”《毛诗正义》说“秬是黑麦之大名,秠是黑麦之中有二米者,别名之为秠。”黑麦是禾本科,黑麦属一年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形同小麦和黑麦草。也就是说:黑小麦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

馆陶的黑小麦延续发展,迄今为止可归功于馆陶公主刘嫖,追溯到西汉时期的公元前160年。据史料记载:馆陶公主刘嫖出生于西汉孝惠帝六年,父亲汉文帝刘恒、母亲皇后窦漪房,弟弟汉景帝刘启,女儿陈阿娇、女婿汉武帝刘彻。她历经三皇荣华不断,但为了争权夺势,反而助推了馆陶的黑小麦历经沧桑、造福人类的漫漫历程。

地处黄河冲积平原的馆陶县,物茂粮丰品质上乘,刘嫖常常以此为傲炫耀于朝廷。为了取宠汉景帝,刘嫖时不时地拿一些馆陶产的小杂粮,供奉于汉景帝品尝。当她听闻一种黑麦植物在自己封地的民间广为流传,老百姓不但用以制作药膳,而且还配伍草药治愈很多疾患,引起了她的好奇和关注。于是她就微服私访,去民间验证真假,亲自到种植黑小麦的田间查看。田里紫红发亮的黑小麦粒特别喜庆,亲口咀嚼品尝,浓郁麦香直达心田,刘嫖甚是喜欢。当时黑小麦种植面积很少,也不是皇粮国税的粮品,刘嫖就把黑小麦做成精致的花馍、面点,作为贡品上奉给汉景帝刘启,博得汉景帝的宠爱和欢喜,从而也显示出她这个公主的聪明和心机。而作为小宗植物的黑麦成为贡品,大大地提升了黑小麦药食同源的身价,助推了黑小麦延绵流长的传承与发展。

 

牛振华(左二)介绍黑小麦

老牛家与黑小麦的渊源

作为馆陶黑小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牛振华,其太爷爷在19世纪70年代就是当地享有盛誉的民间郎中,十里八村的老百姓慕名而来,常常是门庭若市,阴阳太极针灸疗法的临床效果立竿见影,再根据患者病症,用黑小麦配以其他草药煎制成汤或用黑小麦、黑豆、枸杞做成药膳等进行调理,深得老百姓信赖和推崇。到了20世纪30年代,牛振华的爷爷传承其祖父医学之法,在针刺疗法上,讲究不同病症采用的针刺旋转方向不同,性别不同针刺手法亦不同,而且针对不同的病因,选用的草药与黑小麦配伍剂量不一样,采用的方式不一样,有的是加水煎制,有的是调理一日三餐的食材搭配当饭吃,把吃出来的疾病再用吃进去的食材治愈。20世纪70年代农村实行合作医疗期间,牛振华的哥哥牛振领在继承其爷爷传统医术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培训成为村里的赤脚医生,他传承爷爷的针灸疗法和中草药配方,跟随爷爷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管理耕作黑小麦,寻找田间的中草药。爷爷告诉他:“植物是个宝,用对就是药,钱少疗效高,体壮疾病少。”年幼的牛振华放学回家后,经常跟着长辈、家人,或在黑小麦的田间玩耍,或在田间寻找草药。延续至今,牛振华家族传承黑小麦食药应用及传统医术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校园毕业回家务农的牛振华,始终没有忘记自家种植的药食兼用黑小麦,生产队里干活收工之后,他就跑到自家地里,观察黑小麦的生长状况,对比与白小麦种植管理的区别:黑小麦杆高产量低,极易倒伏,与白小麦相比,营养虽好产量却低,不利于发挥其优势。他就多方拜访老农、专家,翻阅农业技术报刊书籍,寻求解决方案。2005年他从报纸上看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发的冀紫439黑小麦,不但秸秆低而且品质好,产量有300多斤,于是便跑到石家庄几经周折,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带回了很少的黑小麦种子,在自家的承包地里进行试验示范种植,揭开了馆陶县在继承祖国渊源农耕品种、农耕文化、农耕理念的基础上,创新研发现代黑小麦的新篇章。

2006年,牛振华成立了馆陶县华野庄园黑小麦生产开发基地,并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华野庄园”商标;2007年发起组建“馆陶县黑小麦产业服务协会”,制定了馆陶黑小麦无公害种植操作规程,发动和组织会员开展标准化的黑小麦栽培,并采取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管理、统一收割、保价收回的运作形式,保障馆陶黑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2008年注册成立馆陶县华野庄园黑小麦产业有限公司,特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黑小麦研发专家、河北工程大学食品专家、国家级营养专家以及内分泌医师为顾问,研发生产馆陶黑小麦全麦粉、馆陶黑小麦手工挂面、馆陶黑小麦米、馆陶黑小麦片等系列产品,对馆陶黑小麦进行初加工,投放市场,拉长产业链,提高馆陶黑小麦的附加值,实现馆陶黑小麦三产融合,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牛振华在黑小麦种植基地查看长势

牛振华与黑小麦的缘分之旅

牛振华一心想要把馆陶黑小麦的益处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体验到大自然馈赠的特色农产品的独特价值。他积极奔走,多方协调,成功与馆陶县、邯郸市、河北省以及北京的几家医院达成合作,开展馆陶黑小麦的临床食用对比研究。

2008年华野庄园黑小麦生产开发基地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10年《华野庄园》商标被认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2013年馆陶县黑小麦产业服务协会被省科协命名为“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132月馆陶县政府买断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农业部保护的植物新品种:冀紫439黑小麦(冀资黑小麦1号)生产经营权,使其成为现代馆陶黑小麦种植的核心当家品种;20147月馆陶县华野庄园黑小麦产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中国优质农产品基地”;2020年馆陶县黑小麦产业服务协会被河北省民政厅评估为AAA级协会。

20167月,“馆陶黑小麦”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河北省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的小麦产品,同年邯郸市命名:《馆陶黑小麦》地理商标为邯郸市知名商标,成为馆陶县第一个“国字号”地域“身份证”。

随着老牛家150年的痴心传承,匠心耕耘黑小麦,尤其是近20年牛振华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执着研发现代黑小麦产业,影响促进馆陶县形成了一个健康产业,带动全县4000多户种植黑小麦面积达到3万多亩,户均增收600多元,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在农特产品网红对接会上备受关注的黑小麦产品

黑小麦世界里的奇妙羁绊

传承必须创新,创新围绕传承。牛振华相继注册了“华野庄园”“犇野”“陶山卫水农庄”“蔺寨老牛”等系列商标,研发出馆陶黑小麦系列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2024年在馆陶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下,中国农业大学在华野庄园建立了“馆陶黑小麦制品营养健康教授工作站”,进一步研发馆陶黑小麦深加工产品,挖掘馆陶黑小麦药食同源功能,以适应和满足现代生活所需的方便、快捷、营养、健康的新产品,为国人的健康、疾患的防治,传承祖先食药文化,打造现代黑小麦营养新食材。

“品味馆陶黑小麦,享受健康原生态”。悠悠几千年黑小麦农耕文化的传承,是老牛家的执着与坚持;现代功能性馆陶黑小麦产业的形成,是老牛家的发展与创新;几代人150多年的匠心耕耘,是老牛家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体现。生命在于营养、营养在于饮食,馆陶黑小麦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特有的营养元素、渊源的历史沧桑、现代的科技研发,必将打出广阔的市场前景、无限的发展空间。舌尖上的馆陶黑小麦,也凝聚了老牛家的期盼与情结,愿其飘香于祖国大地,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作者简介:牛兰君,河北省馆陶县人,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等。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农民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过作品。

《中国村庄》杂志  2  村庄故事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