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多方面协调配合,共同发力。其中,信息写作不可或缺,虽然默默无闻,甚至枯燥乏味,却是组织工作宣传交流的重要环节。
新疆伊宁县大学生村官马雅昕在这个岗位上勤恳坚持了15年,一直尽最大努力让基层组工“被看见”。在编撰稿件的同时,她也书写了自己的青春和信念。
2008年10月,马雅昕被自治区委组织部选聘为萨木于孜乡大学生村官。任职以来,她努力完成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变,坚持吃住都在村委宿舍,与干部群众同生活、同工作。
面对陌生环境,她积极迅速融入。在村干部帮助下,她常深入农户,与村民交谈,宣传党的政策和民族团结事例,及时反馈群众情况,多次化解不稳定因素。
在工作中,她积极宣扬先进人物事迹,认真做好“党代表”及“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通过多种方式传递正能量,特别是在网络传播文明活动中表现出色,曾兼职中国文明网和新疆文明网评论员,撰写相关评论文章30余篇。
担任党建宣传员后,她全力配合村支书工作,组织开展联合党支部志愿服务日活动,通过“六同步”“四勤”助力贫困家庭脱贫;积极开展法制专题教育和各类活动,定期开展宣讲,让众多群众受益;还推动结对帮扶工作,助力120余人就业;她经常到乡间田埂和村民促膝交谈,接待村民来访,处理群众矛盾纠纷;亲力亲为参与村部小学危改、支部活动室建设、村级道路硬化、农村电网改造的工程建设;宣传新农村惠农政策,创建精神文明示范村,指导村民学习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凝聚力工程。她还加班加点对村里档案资料整理规范,提出诸多建议。义务为群众维修电脑20余台,协助村里建起“农家书屋”并担起管理员工作,建设村民健身场所,组建村篮球队等等。
每一件都倾注了马雅昕的热情,每一处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她放弃城市繁华,始终坚守岗位,践行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这一个个缩影,也彰显着她对农村的热爱、对家乡的深爱、对农民的关爱,彰显着当代大学生村官的风采。
2010年起,她担任萨木于孜乡宣传干事。起初,零基础的她不会写信息,第一年上报280余篇,竟无一被采用。但她没有气馁,而是积极从自身找问题。
为提升写作水平,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看优秀范文,借鉴写作思路与结构;坚持写各类信息,不断练习;用心听取他人的建议和经验,虚心求教;反复练笔,锤炼语言表达;深入研究各类平台的需求和风格。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她的信息开始被天山网、伊犁和伊宁县党建、伊宁县融媒体等平台采用。此后,通过不懈的坚持与努力,更多的信息和图片报道相继被中国组织人事报、新疆访惠聚、伊犁组工平台采用。从不会写到会写,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努力终有回报。
2017年6月,她通过“天池计划”继续在基层服务,满两年后,被录用为公务员,到喀什镇人民政府工作。2020年1月起,她被县委组织部抽到县“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宣传组工作,这一干就是四年零五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她展现出了惊人的笔力和极端敬业的精神。
马雅昕(左)到村里看望老人、宣传政策
这期间,她成为了信息宣传的一把好手,撰写上报的信息在各大权威平台广泛采用。其中,《中国组织人事报》采用了10篇,图片12组;中国共产党员网采用4篇;《中国村庄》杂志采用8篇;“新疆党员之友”采用9篇,图片10张;“新疆访惠聚”自治区级采用单条8篇,综合22条;自治区级“驻村我和你”抖音视频采用16条;“伊犁组工”采用单条16篇,综合530条。不仅如此,她还肩负着“杏乡组工”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和“杏乡组工”抖音视频的剪辑发布工作,为传播正能量、宣传基层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
工作期间,她常常白天忙于信息报送和视频拍摄,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完成“杏乡组工”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审核和发布等工作。尽管工作如此繁忙,还要照顾小孩,但她从未有过丝毫抱怨,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
2024年5月,因工作需要,马雅昕回到喀什镇工作,继续负责党建信息。在短短几个月里,她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不懈的努力,在领导的支持下,让喀什镇的信息工作取得了显著突破。多篇稿件被新疆“访惠聚”、伊犁组工、“杏乡组工”等平台采用,信息采用量显著提升,成为了当地信息工作的亮点。
在工作中,马雅昕不仅自己发光发热,还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她帮带各驻村工作队中热爱拍摄和写作的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以及村干部多达30余人。无论是拍摄短视频的技能、高质量图片的拍摄技巧,还是信息撰写的要点,她都能手把手地教、现场指导,并通过电话和现场交流,为他们答疑解惑。在她的悉心教导下,这30余人都在信息工作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22年、2023年连续被中国组织人事报评为“优秀联络员通讯员”。
东风送新绿,衔泥燕正忙。马雅昕表示,她将立足岗位,继续发挥特长优势,抓住新媒体机遇,用好各方面互联网媒体平台和工具,将家乡传播得更远,也让家乡特色更多“被看见”。
《中国村庄》杂志 第2期 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