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社动态 > 正文
 
“编剧之村”上盘
作者:徐邦春 点击数:145 更新时间: 2024-12-30 来源:《中国村庄》
 
 

深秋上盘,诗意正浓。近山层染,果园泛黄。雨中村景,更拔心弦。

一幅幅独具韵味的影视剧照,布展在村道墙弄,传颂着一部部鲜为人知的今古传奇;一只只金光锃亮的红美人桔子,悬挂在庭前屋后,散发着一缕缕勤劳致富的恬淡清香;一朵朵娇艳欲滴的牵牛花,绽放在篱笆墙上,氤氲着一股股自强不息的精神气息。知否,知否?这是我在上盘村景中所见到的“绿肥红瘦”。

 

我应邀参加“30°N编剧村”暨“宁波市作家协会创作基地”“90后作家编剧实践创新基地”“象山影视学院大学生编剧孵化中心”揭牌仪式,来到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新桥镇上盘村。

来得早了,天下着雨,就在村中漫步,而随处可见的,却是满目的影视剧照,诸如《觉醒年代》《我和我的祖国》《梦华录》等,不仅张贴在公路一侧桥墩隔离栏上,也喷绘在酒店民宿侧墙上,更掩映在当地村民的笑脸里。

上盘村274户人家,861名村民,现开设各类民宿、客栈55家,登记注册各类农家乐、餐饮店15家,而兼职从事影视产业配套服务的工场、门店及工作室,就不计其数了。村民富了,村貌也变了。去年,上盘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70万元。

在村北入口处,莞甬高速公路石浦连接线上盘高架桥横亘空中,茅石公路与上灵公路在此连接,一路穿村而过,一路却把整个村挽在臂弯之中。上盘村北靠横山,西临象山影视城,东接大坑山、塘里山,南为火龙炮山,也因火龙炮山古岭向上盘旋(现建成“上盘岭遂道”)而得村名。

我站在一座巨大的双手捧托的“影视艺术乡村”球状塑雕前,环顾四周,触目可及皆为琳琅满目的酒店民宿招牌,霓虹灯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如“鸿宴楼”“鸿祥大酒店”“象山鑫溢家民宿”等,呈现出一派餐饮、民宿经济的繁荣景象。

根据村道布局,上盘村与县文联对接,打造了七个墙弄主题,冠以“红色记忆”“色彩斑斓”“童趣童乐”“音乐梦境”“一抹乡愁”“四季节气”“影视花路”等牌名,串接了20多个文创景点。

我步入马家墙弄,并在中央弄、俞家墙弄转悠,那一幅幅曼妙的墙画,一盆盆娇艳的花草,一套套过时的摆件,还有一腔腔热烈的心意,让我触摸到了时光的轮回,看到了乡愁里的背影,听到了奋进中的故事。而在墙弄两侧,虽为农家小院,古朴雅致,错落有序,但大多改建成诸如龙飞影视工作室、森轩传媒、老牛影视耗材等场所,让我在这恬静的墙弄间,感受到一种固化了的影视艺术气息。

在村中心广场,“龙溪桥”畔,溪水潺潺,奔流不息,唱着欢乐的歌曲。而沿溪排列着数十棵古樟树,虬枝盘节,形像一把把巨伞支撑着,遮荫蔽日,氤氲出一份灵动之气。广场上,有两座高大建筑,一竖一横,一座为村委会办公楼,一座为村文化礼堂。

我站在文化礼堂一侧,凝视着“象山县群演零工市场”“影视象漂共富工坊”两块牌子,思绪如流,惊叹不已。曾经只有“北漂”“深漂”,如今却有“象漂”,这群南飞北往的“候鸟”,竟然在上盘筑起了“巢”。

 

活动开展

目前,上盘村常住影视从业人员200多人,其中影视编剧人员100多人。这些人员都是影视行业的拔尖人才,大多数是全国90后作家编剧联盟成员,有的是省市网络作家协会理事、会员,有的是各文化传媒公司(工作室、网站)创始人、总编辑,有的是全国知名网络作家、制片人。

如“修以为常”创始人李奕兵,是河南省新郑市作协副主席,曾出版两部小说集《雨夜归路》《我的紫微星女友》,已拍影视短剧《无上战神》《镇国神婿》《荒岛》等30多部,其中《镇国神婿》上线24小时,票房就突破2000万元。

还有“本能剧本工作室”负责人孙毅,别看他年纪轻轻,故事却很励志,堪称“弯道超车”典型。他只有初中学历,打过工、做过厨,虽从事影视短剧创作也只有两年,但他已拍摄《冒牌战神》《魔临》《都市禁主》等20多部爆款影视短剧。

这些编剧人员入住上盘村,既可发挥他们自身专业的聚集效应,也可提升象山影视产业自创、合作的战略前景。前段时间,上盘村改造升级了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建成“编剧作家创作基地”等,旨在为住村影视从业人员、编剧作家以及象山影视学院师生提供一个集创作、交流、洽谈、展示于一体的创作基地,拉开了创建“中国编剧第一村”的序幕。

我从上盘村墙弄巷道走过,却似从影视拍摄现场走来。在目不暇接的影视经典中,我看到了“上盘因素”,诸如《神雕侠侣》《赵氏孤儿》《琅琊榜》等,那是上盘村融入其中而又不可或缺的一个个辉煌;在千姿百态的影视道具中,我看到了“上盘制造”,诸如衣鞋帽、棒棍杠、绳袋网等,那是上盘村就地取材而又批量生产的一件件器具;在竹烟波月的影视场景中,我看到了“上盘元素”,诸如上盘的山、上盘的林、上盘的水等,那是上盘村近水楼台而又恰到好处的一道道风景;在让人惊呼的影视人员中,我看到了“上盘形象”,诸如张纪中、刘亦菲、杨幂等,那是上盘村不请自来而又紫气萦绕的一位位巨星;在不断优化的影视环境中,我看到了“上盘未来”,诸如正在打造“30°N最美海岸线”影视新服务、新产业、新场景等,那是上盘村大胆尝试而又蒸蒸日上的一个个景象。

上盘是“影视编剧村”,也是“影视文艺村”,更是正在冉冉向上盘旋升起的“影视经济村”。

(作者系浙江省作协会员、宁波市作协会员)

《中国村庄》杂志  12  村庄故事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