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村庄 > 正文
 
广州携安顺共绘“五图”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新样板
作者 点击数:182 更新时间: 2024-11-29 来源:《中国村庄》
 
 

编者按: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消费帮扶,持续推进消费帮扶示范城市和产地示范区创建,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深化东西部协作,组织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与脱贫县开展携手促振兴行动,带动脱贫县更多承接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是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与对口协作的贵州省安顺市、毕节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四地的合作成效显著。

广东省广州市与贵州省安顺市坚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并行,在持续挖掘乡村特色和文化资源基础上,统筹资金和盘活闲置资源,助力安顺市牛蹄村打造具有现代生活条件的美丽乡村,触摸民俗文脉留住乡愁记忆,成为游客热衷的网红打卡点,农文旅融合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安顺牛蹄村是一个布依族聚居村落,山水资源丰富,生态保护完好,历史遗存丰富。2021年以来,广州与安顺携手,认真贯彻落实两省两市关于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的要求,以盘活牛蹄村闲置资产资源、挖掘特色布依文化和农耕文化内涵、利用旧物改造等,统筹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引进资源,用于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在经开区十里荷廊景区带动下,形成乡村振兴示范点、连片形成示范镇、连线形成示范带的“三示范”模式,走出一条“农旅观光+产业支撑”的乡村振兴新路子,着力打造穗安东西部协作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点的“安顺样板”。

 

山骨博物馆

一、产业赋能绘就富民增收“幸福图”

坚持立足特色资源,做大做强做优“土特产”文章的发展理念,穗安协作充分利用牛蹄村现有资源,连片“十里荷廊”种植玫瑰花1500余亩,并整合原“131厂”厂房,打造了日产量达2万个的鲜花饼生产车间和集艺术作品展览区、体验区、制作间的三线文化创意产业园,实现产业的“接二连三”。聚焦花卉、莲藕种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流转土地700余亩,建设花卉连体大棚40个、单体棚61个,实现种植莲藕525亩,白菊花60余亩远销海外,大棚草莓、海棠果等70亩,年产值达500余万元。借助东西部协作引入资源实施金刺梨产业和民宿产业项目,促进文化养生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解决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产业发展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组织村民资源入股、就近务工、劳动就业,实现户均增收2000余元,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90人全部脱贫,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二、人才筑基绘就添智提质“人才图”

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学习培训,同时将宜居乡村创建工作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整体能力和素质。探索先富带后富的“2+4”发展模式,组织名誉村长、社会贤能参与田园乡村规划建设,真正实现田园乡村“为农民而建”“为农民而谋”。通过打造精品民宿、鲜花饼生产线、古法造纸坊等项目,吸引优秀人才到牛蹄村发展事业,目前已吸引了来自贵阳、黔东南等地的10名“新村民”。

 

牛蹄村宜居乡村建设

三、文化铸魂绘就文旅融合“乡愁图”

发挥牛蹄村布依族民族文化特色和传统民居建筑保留完好的优势,借鉴广东乡村建设的经验做法,共建了牛蹄布依之家、山骨博物馆、职工(劳模)疗休养中心等一批特色的“一屋一馆一中心”研学示范基地。其中,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300万元和社会资本100余万元,在原牛蹄小学的旧址基础上打造以“山骨”为主题的村史博物馆——贵州文献博物馆,增添牛蹄村文化底蕴。同时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打造精品文化民宿63栋,将相对集中、保护较好的闲置房屋改造为布依蜡染馆、贵州名贤馆、非遗造纸坊、“谁无恙”医养馆、布依农耕文化展览馆等文化场所,触摸民俗文脉留住乡愁记忆,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着手,推行“一约四会三榜”,广泛开展“示范村”“示范户”评选活动,引导村民转民风、树新风,形成良好的村风民俗。

四、生态强根绘就绿水青山“山水图”

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动村里群众500余人次,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杂物共计400余吨,拆除影响环境旱厕、围墙、钢架棚共计1500余平方米,并完成道路沿线绿化、景观整治3000余平方米。针对交通条件不好、基础设施配套较弱、人居环境难以改善的闲置房屋,借鉴广东“四小园”建设经验,由村集体建设为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5000余平方米,切实变废为宝发展庭院经济,美化人居环境。应用“大数据”,在牛蹄村率先置放垃圾智能回收柜,建立数字监控管理平台,推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让村民共同成为义务监督员,共同缔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旅游。

 

阿歪寨村民种植菊花

五、组织保障绘就和谐发展“新蓝图”

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积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立“1+5N”村级自治组织,修订完善村民会议、议事协商等制度,健全完善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强化党务村务公开,畅通村干部与群众的互动交流平台,切实推动服务型、发展型、创新型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聚焦产业基地发展,辐射带动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培育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广州安顺对口协作部门供稿)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