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社动态 > 正文
 
退休后,我们以“五微”建设乡村
作者: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研究所 朱启臻 点击数:148 更新时间: 2024-09-23 来源:《中国村庄》
 
 

 

磨盘柿第一村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在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后,作为个体的我们,可以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我想谈谈自己几年来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蘑菇种植基地

我研究农业农村一辈子,有一些思考,在全国各地参观考察时也有很多感慨,2017年退休后,还想为村里做点什么。我的堂弟也是三农领域教授,善于出点子,帮助不少乡村走上致富道路,退休后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提出一个建议,能不能把我们的研究成果落地到家乡,改变家乡面貌,带领村民致富?于是2019年,我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沟村,开始了参与乡村建设的实验。这里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改造完成,但乡村人走屋空、老龄化现象严重,传统产业衰退、乡村文化衰落、人际关系淡漠,缺乏生气和活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归纳为“五微”模式。

 

雪中磨盘柿

第一,选择“微社区”作为示范点。我们在一个自然村从开展民居改造做起。该自然村有40多户,一半房屋闲置,不少房屋破败倒塌,无人居住。我们带头拆掉自家破旧的老房子,建设两层的现代别墅,特别注重厕所和厨房的改造,每间卧室都建有独立卫生间,厨房安装了橱柜和抽油烟机。在民居风貌上,保留了传统的尖顶灰瓦风格,并创立了村里第一家民宿。房子建好后,村民纷纷来参观。经过4年发展,如今该自然村建起20多栋乡村别墅和新民居,民宿也从原来的1家发展到12家。

第二,建设“微景观”提升村容村貌。有了漂亮的房子,还得进一步解决乱堆乱放问题,使民居变得更美观舒适。我们从庭院美化开始,聘请美学专家给村民授课,讲如何营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院落“微景观”。村民认识提高后,爆发出极大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在自己的院落里堆假山、栽果树、种花草、养鱼虫,充分展现想象力和造景能力。不仅如此,村民们还在庭院实施了亮化工程,每到夜晚家家户户各式彩灯闪烁,成为乡村一道亮丽风景。村民自觉自愿做的事情,不需要监督,没有检查和评比,也做得很好。

 

庭院微景观

第三,组建“微组织”提高组织力。提高农民组织程度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分散的农户各行其是,难以形成乡村建设的合力。我们牵头成立“柿乡情农民合作社”,并以此为抓手把农民组织起来。我们为合作社聘请专家,给村民培训果树栽培技术、讲解营销知识、传授短视频制作技能;支持村民组建文艺组织,资助购买服装道具,每逢节日和重要活动,文艺表演队载歌载舞,丰富村民娱乐生活;还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植树、打扫卫生、整理公共环境、敬老等活动,帮助村民逐渐养成互助与公益意识。同时成立了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支部,支部成员包括返乡人员和本村村民,隶属于张坊镇党委,为更好在“微社区”发挥作用提供组织保障。

 

为村老人过重阳节

第四,开辟“微田园”振兴乡村产业。乡村没有产业支撑,就留不住人。我们带头示范并鼓励合作社成员修建自家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兴办小养殖园和小作坊,旨在打造一个“微田园综合体”。首先生产农产品,包括磨盘柿、食用菌、蔬菜、蜂蜜、猪、羊、鸡和鸡蛋等。其次,把“微田园”建成农事体验与科普教育的社会大课堂,为中小学生开展多样化农业科普活动,让他们在养鸡、养兔、种菜、种花、采蘑菇的过程中,了解农业生产过程,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农业劳动的艰辛,培养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其三,为民宿发展提供景观和食物资源,实现农业生产与民宿发展的相互促进。

 

研学活动

第五,营造“微场景”让社区更和谐。提高农民素质是乡村建设中复杂而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我们通过举办一系列培训,提高村民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并通过营造“微场景”实现对人的教化与影响。如把乡村振兴内容做成展板,把《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等传统文化以图文并茂形式上墙,修建科普长廊,为街道胡同命名。通过场景塑造潜移默化地感染人们,鼓励向上向善,增强村民的归属感。我们还利用传统节日举办孝老饺子宴,聘请三甲医院专家为老年人义诊,营造敬老氛围。各个民宿小院里办起了“乡村会客厅”,经常请村民喝茶谈心,宣传乡村振兴政策,介绍全国各地现代乡村生活和乡村发展新经验、新理念,不断影响村民行为。

以上是我们凭借自己力量在乡村做的一些工作。如今我们的家乡宜居了,产业发展了,风景漂亮了,人与人关系和谐了,年轻人也开始回乡创业了。其实,每个有乡村情怀的人,都可以从当地具体情况出发,为乡村发展作力所能及的贡献。乡村应该欢迎更多人才下乡返乡,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

 

党建活动

作者文中所提及的建设乡村特指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沟村,该村被誉为“中国磨盘柿第一村”,主要发展以柿子为主的第一产业。村里种植磨盘柿的历史悠久,据北京果树志(房山区)记载,在明代,张坊磨盘柿被列为宫廷贡品,至今大峪沟村内还留有一座百年老柿树园见证着历史的变迁。1989年大峪沟村还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批准为磨盘柿生产基地。2007年,张坊磨盘柿取得了“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被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9年,朱启臻、朱启酒两位教授回大峪沟村引领村民发展文旅民俗产业,创建“博士”小院集群后,以“五微”建设乡村,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该村柿子产业顺利发展、提高了广大村民收入。

《中国村庄》杂志  9  特别报道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