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村庄 > 正文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民间文化和文旅融合实践
作者:余东利 余铭洋 点击数:384 更新时间: 2024-05-27 来源:《中国村庄》
 
 

河南省平顶山市的民间文化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特别是生活故事,生动地表达了历代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创造精神及智慧、高尚品德,是民间文化宝库中的精华。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是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汇与融合。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及交融,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发展,将民间传统文化和文旅融合在一起,让宝贵的民间文学得以接续,推动当地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

 

叶县石桥

一、发展多样化乡村旅游,加强文化产品创新——以宝丰县、鲁山县为例

(一)利用文化资源,加强产品创新

宝丰县民间流传“莲花酒”“天下第一窑”“马街书会的来历”等民间故事,宝丰的特色产品主要包括宝丰酒、汝瓷、小米醋、魔术道具、文玩葫芦、富硒秋月梨、花椒、粉条等。这些产品中瓷器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利用宝丰县“清凉寺汝瓷、赵庄魔术、马街书会”等特有品牌影响力,创造出新的具有民俗风情的特色产品系列,也可通过多种文艺活动进行产品宣传。

汝瓷中的茶具、花瓶等类型产品的使用人群较少,为了扩大瓷器产品的销量,可以制作餐具、水杯等日用品系列。结合近年热门电视剧《庆余年》《知否》等制作国风特色类产品,将历史悠久、传统的汝瓷工艺与现今流行元素相结合,打造流行潮品。

(二)大力发展鲁山县乡村旅游

隶属平顶山市的鲁山县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故里,境内现有墨子故里、墨子祠庙、墨子城、墨子井等历史遗存遗迹20余处,有关墨子出生、宦迹、归葬以及墨子与鲁班的传说故事、民间歌谣、表演艺术和祭祀风俗丰富多彩。近年来,平顶山市高度重视墨子文化的研究与发掘工作。成立了墨子研究中心,复建了墨子著经阁,重立“墨子故里”碑,建立了墨子像。先后出版了《墨子在中原》《墨学与和谐世界》《墨学与现代社会》等专著;连续举办四届国际墨子学术研讨会和墨子文化高层论坛活动。尽快实现墨子文化有形化,平顶山市积极招商引资,中原墨子文化产业园正在积极筹备,以此促进鲁山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杨二郎担山撵太阳》这一神话在鲁山县二郎庙乡、下汤镇等地广为流传。就目前鲁山县现状而言,乡村旅游的发展处于深入期,在目前已有的旅游设施基础上如何创出名牌,提升旅游品质是当务之急。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发展观光型、体验型、康养型、娱乐型多元化旅游线路。目前鲁山大多数景区属于观光型景区,但是主要问题是景不够美,吃住的品质有待提升。针对这类问题,建议由政府引导规划建立规范的民宿区,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有品质、有特色的农村民宿,也可由政府通过减免税收、租金等形式,吸引全国各地知名民宿连锁品牌来此落户经营;景区问题由景区主要负责,政府牵头找景区规划设计公司对景区进行设计提升,让景区有山有水、有树有花、一步一景,充满诗情画意。旅游道路名称可由公司竞标获得,树木也可由民众网上募捐,一路一名,一树一名。解决好资金筹措问题,更能吸引外地游客多来景区看看,听听当地村民讲故事,吃农家餐,饮泉水泡出的土茶。

二、田园康养村——以郏县为例

田园康养是为老年人提供公寓、农家乐,在周边开展旅游活动,享受田园乡村祥和生活等。田园康养的核心是“健康”,从田园康养出发,集养生、保健、旅游等要素于一体,形成具有特色的田园康养产业。

(一)郏县发展田园康养的环境基础

郏县是千年古县,并且是国家知青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的唐钧基地,“刘秀走郏县”“冢头镇薄姬墓”等民间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国长寿之乡。该地共有四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三苏园、知青园、临沣寨、文庙等。

(二)郏县田园康养发展思路

一是建设优美、宜居舒适的环境。当年汉武帝微服私访到郏县堂街镇附近,亭长观其相貌不凡,亲自杀鸡作食,煮茶招待,汉武帝回京后对当地美食赞不绝口,在当地传为美谈。田园康养村可以选择“中国景观村落”作为试点,这些古村落以民居、古树的自然环境而闻名,它们拥有大量明清时期青砖民居。房屋多依山、河、道而建,青砖灰瓦,与周围秀丽的自然风光交织在一起。古建筑做工精良、工艺考究、雕刻精美,历经百年至今仍保存完好,诉说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沧桑故事。可以依托现有的民居,发展康养旅游项目,可种植竹子、桃树、枫叶、银杏等老年人偏好的果木,打造清幽、舒适的环境。能提高农民收入,也能让这些古村落焕发新的活力。在康养村里建设中医养生馆、康养餐厅、休闲广场、健身房、棋牌室、老年人免费课堂、康养浴室等设施。

二是多模式发展,打造田园康养示范村。首先,依托现有古村落,发展农业养生旅游。农业养生是以乡村为载体,将果蔬种植、葡萄种植、保健美容与旅游结合起来,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劳作、体验、参与的一种放松精神养生旅游形态。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可以住在当地民居,跟随当地人去农业园区进行种植、采摘等劳作,放松精神,活动身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其次,宅基地出租,让城里老年人在农村安家。建设田园康养特色村,可由当地政府统一协调,农民将宅基地使用权以一定价格出租给客户,客户自行与住宅公园、盖房网等公司联系设计施工,在一定规范外观前提下设计施工,这样让农民有钱去城市买房,也让城市的人到农村享受老年田园生活。如果有部分月份房子空置,可由专门民宿管理部门进行统一出租,房东在房子空置时也有收益,减轻房东经济负担。

再次,与知名地产商合作,打造养生文化社区。吸引知名地产商来此开发养生文化社区,集生活、养老、医疗、文化、娱乐为一体。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保健、医疗、养生、休闲娱乐等全方位服务,满足品质生活所需。公寓建设可选择一室一厅或一室两厅,提供贴心的物业服务,规划书法、诗歌、太极拳等多种课程,举办多种文艺表演,学习中医养生课程,丰富生活内涵,有专业知识的住户可以进行教学,传授生活经验,享受幸福高质量的退休生活。

居民可以通过租赁或购买公寓的方式生活在社区里。社区定期组织体检、健康讲座,宣传和传授自我保健理念。可在社区内设立社区医院和应急救援服务机构,定期开展救援培训,丰富业主的救援知识。每周组织广场舞、书法、绘画、模特队、豫剧、卡拉OK、诗歌朗诵等丰富的文化与休闲活动。

 

鲁山县下汤农家乐

三、现代农庄——以叶县为例

现代农业庄园即以现代化农业生产为基础,依托自然和人文资源,深度开发的观光、休闲、科普等形态的旅游产业集聚区。

(一)叶县发展现代农庄基础

一是果木资源多,农产品丰富。叶县辛店镇常派庄村种植2000多亩优质桃树,保安镇杨令庄村共发展梨树种植近千亩,加之以前发展的桃、杏、板栗等林果,共计1200亩。各个村的辣椒、韭菜、花生、迷迭香等种植规模化,这样具备发展现代农庄的农业基础,游客来到农庄既可以看花果,也可以亲身体验各种蔬菜的种植。

二是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叶县发展现代农庄可与实际结合,选择在桃树、梨树等可观赏、可采摘的保安镇杨令庄村作为现代农庄的示范村进行建设,建设一批星级农庄,带动其他的村落共同发展。

保安镇杨令庄村位于伏牛山与桐柏山交汇处,山川秀美,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杨凌庄村不仅建成了文化广场和标准化卫生室,修好了道路和河流,铺好了进村柏油路,还见缝插绿,栽植绿化树木,建成了乌桕大道和花园。同时,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治理。村里干净漂亮,农民朴实诚实,多年来被评为“市级文明村镇”。

(二)叶县发展现代农庄的发展策略

一是建设现代农庄,壮大休闲农业主体。发展现代农庄,打造主题农庄。每年建设1-5个示范农庄,以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向现代农庄发展。

对杨令庄村政策上给予倾斜,加强环境规划、果木种植景观设计等,让种植的桃树、梨树、杏树等不仅能生产销售果实,还能在开花期、成长期吸引游客观赏。提升普通的农家乐品质,把仅仅是吃好农家饭,扩展为现代休闲庄园,迎合现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进一步追求。

二是推动休闲农业向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对每一个农庄进行独特的主题设计,比如十里桃花主题农庄、婚庆主题农庄、趣味运动主题农庄、钓鱼庄园、烧烤庄园等。让游客来到农庄不仅要吃得好,还要有更多乐趣。发展帐篷、木屋等新型农村度假业态,发展特色民宿,整合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将酒店的舒适享受与传统村落自然祥和的生活方式有机结合。

推动休闲农业与科普教育相融合。可将休闲农业与青少年教育相结合,主推各类农艺DIY主题活动,加强青少年与土地自然的联系,在玩乐中懂得更多农业基本知识。弥补当地冬季休闲农业旅游市场空白。

推动休闲农业与“互联网+”相融合。每一个现代农庄可建立网络社交及营销账号,通过网络平台对分散的民宿、农庄、餐饮等旅游资源、主体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农村资源、农户与城市居民成功对接。

(作者余东利,河南省平顶山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高级经济师;余铭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