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社动态 > 正文
 
内蒙古阿尔山村:“点线面”工作法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作者:付皓田 点击数:293 更新时间: 2024-04-19 来源:《中国村庄》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天池镇阿尔山村位于大兴安岭西南、祖国北部边境线上,是典型的抵边村。全村共155334人,建档立卡户2037人、低保户1720人,现已实现脱贫。

长期以来,阿尔山村党支部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用心解民忧、用情为民谋,把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融入各项村务工作,始终坚持以民生满意度检验工作质量,以为民服务成效彰显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推动民生保障落在实处。村“两委”干部秉承“从书上学、在心里念、到事上干”,努力以工作实践深化群众对党的工作感知度,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聚焦困难“点”

长期以来,阿尔山村查姓老人一家的生活牵动着村干部的心,两位老人无固定收入来源,勉强维持基本生活。有赖于阿尔山村书记尹小刚的努力,先后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帮助老人办理村集体高龄老人赡养金,争取市人武部帮扶,协调办理公益性岗位。但是,今年老人因年满70周岁,被迫从公益性岗位退出,收入降低存在返贫风险,而短时间内低保手续无法马上办理,一时间,如何保障老人平稳过渡成为村干部焦心的问题。

得知这一情况后,到村任职选调生付皓田沟通北京市东城区挂职干部团队,向挂职干部刘杰、张希悦说明老人当前情况,希望可以获得一定支持。刘杰和张希悦听到这一消息,主动入村了解老人生活实际并送上一批生活用品,同时表示愿意同老人结成长期帮扶对子。有了北京挂职干部的支持,老人的生活得到更好保障。同时,尹小刚书记同天池镇政府一道争取为老人办理低保,真正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

聚焦困难“点”,不以问题之小而忽视存在,不以问题之难而回避矛盾。突破矛盾“点”的背后是基层党组织对民众的真切关怀,以百姓心为我心,以人民之难为我难。解决小微问题,化解实际困难,要做到一“点”破、万“点”通。

 

建强兜底“线”

阿尔山村陈某一家,因女儿患癌导致家庭正常生活濒于破裂。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在得知消息后,先期为家庭提供村集体慰问金5000元,随后主动上门办理防返贫保理赔手续,同步争取市红会、残联等单位支持,发动社会力量捐款,在两年中累计筹措12万余元。同时,为方便陈某夫妇照顾女儿,为其提供公益性岗位,最大限度帮助他们减轻经济负担与生活压力。

阿尔山村基于群众实际困难,建立起一道道强有力的兜底“线”,从大病救助到保险分担再到社会动员及人性化设岗,通过这一系列的兜底“线”,挽救了一个濒于破碎的家庭。

扩大保障“面”

阿尔山村民张某梅年初发现身患肿瘤,高额医药费与频繁的奔波成为生活重负。在2023年每季度排查入户中,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发现了这一情况,集体开会研讨如何帮扶。因其有社保工资,部分政策难以生效。尹小刚书记及村“两委”开会商定,村集体提供慰问金3000元,缓解张某梅当前治疗费用压力。

因人施策,一人一议。阿尔山村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努力扩大保障“面”,不让一个村民返贫。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扩大集体保障“面”的覆盖率,用最真切的感知、最直接的行动,让群众感受党的关怀。

作者简介:付皓田,硕士研究生,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四级主任科员,兴安盟阿尔山市天池镇阿尔山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中国村庄》杂志  4  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