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社动态 > 正文
 
探访洛阳文化村庄
作者:赵梓成 点击数:398 更新时间: 2024-04-19 来源:《中国村庄》
 
 

阳春三月的河南洛阳,牡丹含苞待放,百花蓄势争艳,古城墙、古寺庙、古民居等,都散发着历史的韵味。在这个充满生机、魅力、文化的地方,我们踏上了安乐窝村、南石山村、平乐村和土古洞村这四个文化村庄的探访之旅。

 

洛阳邵雍思想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朱德惠(左)介绍邵雍祠情况

隋唐遗址安乐居

安乐窝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是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在洛阳的居住地,其居室取名为“安乐窝”,故村名因此而得。

据陪同探访的安乐镇原人大主席白柏林介绍,安乐窝村有1500多户5000多人,邵氏后裔居多,目前村民主要从事三产服务及房屋租赁业,部分村民在外经商、工作。

在邵雍祠前的广场上,竖立着一尊8米多高的邵雍铜像,令人心生景仰。作为宋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邵雍因“内圣外王”的仁者情怀和“学达性天”的智者境界,成为一代理学宗师,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运用二进制数理模型解释宇宙的人,是中国易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人物。

邵雍祠是由邵雍故居演化而来,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建筑规模虽不尽相同,但一直是后人祭奠和缅怀先贤的圣地。洛阳邵雍思想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朱德惠告诉我们,目前历经风雨保存至今的邵雍祠堂乃明清遗存,2011年《洛阳邵雍祠保护规划》获河南省文物部门通过,当时朱德惠任邵雍祠保护项目负责人,在他的主导下,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在保护文物本体不受破坏的前提下,计划分近、中、远三期组织实施邵雍祠的保护,目前近期规划已全部完成。祠堂内收藏有大量木刻书版、名人匾额——现存康熙帝、光绪帝、慈禧太后、吴佩孚等人题词的匾额多块,另外还有明清及民国修祠碑、画像赞碑等10余通,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拥有邵雍祠这一宝贵资源之外,安乐窝村还处在隋唐遗址之上。近年来,洛阳市把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改善民生、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实施了一系列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为了配合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建设项目的整体推进,安乐窝村的邵雍祠及整村规划也暂告一段落,目前正面临着发展和转型。相信这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村落,通过各种发展计划和项目,未来将被打造成为具有文化、旅游和生态特色的新形象村庄。

 

中国唐三彩火化园

唐三彩村仿古技

南石山村,位于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是中外文明的洛阳唐三彩发源地,以唐三彩的生产和文化旅游为特色,其唐三彩仿古技艺精湛,产品曾被当作礼品赠送外宾。

在南石山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党支部书记莫向楠和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派驻南石山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明的座谈中,我们了解了南石山村的概况。

南石山村内有70多家唐三彩生产企业,吸引劳动力就业达2000余人,这些企业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获得稳定的收入,也让南石山村成为了国内唐三彩艺术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和了解唐三彩,村里还规划建设了唐三彩体验馆,游客可以欣赏精美的唐三彩艺术品,并亲手体验制作过程。南石山村的唐三彩产业不仅丰富了当地文化生活,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年产值达到3.5亿元。

在探访唐三彩博物馆和中国唐三彩文化园的过程中,这一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瑰宝,以其精美的造型、丰富的色彩和精湛的技艺让我们叹为观止!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精细,从陶土的选择到釉色的运用,每一步都体现了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无限创意。每一件唐三彩作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的点滴细节。作为唐代文化繁荣的标志,唐三彩不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艺术,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发展到现在,唐三彩不仅是一个艺术概念,它还与许多艺术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就像唐三彩博物馆的馆长高水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被誉为“民间工艺美术家”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他还担任洛阳唐三彩研究院的院长,是一位致力于文化教育和传播的教育家,一生几乎都在与唐三彩打交道,他曾说:“我这一辈子,就是为唐三彩而生的。”

还有张家彩窑的创立者张二孬,不仅是中国唐三彩大师,还是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他历经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成功复原了失传近千年的唐绞胎技艺,并研制出唐三彩传统制作技艺的核心技法——开细片与“蜻蜓之翼”。当我们漫步于唐三彩文化园的张家彩窑展示馆,昏黄的灯光映衬着由黄土砌垒而成的墙面和展示台,由青砖青瓦和磨盘组合而成的地面极具艺术性,让人犹如跨越了时空在与一件件唐三彩艺术品对话。这座由张二孬大师一手设计的展厅实乃匠心之作。张家彩窑的第七代传人张毅鹏,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对这门古老技艺产生了深厚的热爱,致力于其传承和发展。

南石三村像高水旺和张二孬这样具有匠心精神的唐三彩艺术家还有很多,他们像守护珍宝一样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的工艺,近年来更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结合,把经典器型元素重组,触达消费者心智,开发出唐宫夜宴、动漫大白、中国梦等产品,满足用户对个性与实用性的追求之余,带领消费者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受年轻人喜爱。

唐三彩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成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之一,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成为国粹和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艺术瑰宝。2008年,南石山村的唐三彩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石山村于2017年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三彩小镇”,2019年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的称号。

南石山村通过积极发展唐三彩产业和文化旅游,不仅成功保护和传承了传统文化,也为村民创造了经济价值,提高了生活质量,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特色小镇。

 

参观中国平乐农民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

牡丹画村知三宝

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平乐村,位于洛阳市孟津区的平乐镇,距洛阳市12公里,地处洛阳汉魏故城遗址,北靠邙岭,南接佛教圣地白马寺,交通便利。全村共有人口6473人,43个村民小组,耕地9000亩。

平乐村因公元62年东汉明帝为迎接西域入贡“飞燕铜马”筑“平乐观”而得名。历史上曾有5个朝代在此建都,文化积淀深厚,承载着悠久的历史。

原来只知平乐的牡丹画,此番探访后方知,平乐村有三宝:牡丹画、正骨和水席。

牡丹画

“平乐农民牡丹画”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平乐村以牡丹画产业发展为龙头,积极探索依靠文化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利用洛阳牡丹的社会影响力,传承推广牡丹文化,加大画师培养力度,明确发展目标,采取多种措施推广和销售牡丹画,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牡丹画生产和销售基地。

在中国平乐农民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牡丹画艺术家郭亚脩为我们介绍,产业园占地90亩,建有主题美术馆4600多平方米,画家创作室168套,写生基地25亩。园区每年都举办各种规格的书画作品展览30余场次,年组织牡丹画培训2800余人次,经常组织开展各类画展、交流笔会、体验活动等,成为牡丹画创作、培训、交流、展示的平台阵地。

在与平乐村党支部书记郭留建的交谈中得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村里成立了平乐牡丹书画院,免费开展培训班次,不仅提升了当地农民画师的技艺,还扩大了平乐牡丹画的影响力。目前拥有画师1000余人,带动相关从业人员已达3000余人,每年创作牡丹画作品40余万幅,采取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作品除国内市场外还远销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综合收入过亿元。

村民们放下锄头、拿起画笔,绘就了富裕美好的新生活。平乐村则通过党建引领、以画为媒,创出了牡丹画产业的文化品牌,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和经济实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的全国文化传承型和美乡村。

郭氏正骨

平乐郭氏正骨是治疗骨伤疾病的民间中医疗法,这门医术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平乐村自汉代起即是名园,而郭氏家族自明清时代起就是名门望族。其创始人郭祥泰,是一代传承医术的名医。郭氏后人以其精湛的医术而著称,治愈了许多骨折病例。平乐郭氏正骨已成为我国中医骨伤科重要的学术流派,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平乐水席

洛阳水席拥有悠久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是我国保留下来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2008年,洛阳水席的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平乐村党支部书记郭留建介绍,平乐应为洛阳水席的源头是有史可考的,目前正挖掘传承水席这一饮食文化,让游客在欣赏牡丹画的同时,还能享受到水席文化带来的盛宴。

平乐村未来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文化产业,借助“互联网+”,深化文旅融合,继续以牡丹画产业发展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充分挖掘、吸收和展示六朝帝京平乐镇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平乐正骨、平乐水席等纳入发展规划,将平乐牡丹画创意产业园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教育培训、产品交易、健康养生、生态美食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成为洛阳人民休闲养生的后花园。

 

土古洞村汉代藏兵洞

土古洞村叹传奇

土古洞村,位于洛阳市新安县铁门镇,背靠国家郁山森林公园。先后获得“中国乡风文明十佳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并入选洛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土古洞村党支部书记郑向东告诉我们,土古洞村向南街村、大寨村、韶山村和刘庄村学习,自1995年起开始走集体化道路,实现了从传统农业村落到集体经济强村的转型,也被誉为“洛阳的南街村”。当年发展初期,南街村王宏斌书记还为村里送来了一辆挖掘机,助力土古洞的村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土古洞村是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后依靠自身优势,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

土古洞村从以前的一年四季闹饥荒,到1989年兴建自来水工程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到1991年筹建煤矿增加村集体收入,再到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引进资金,建立矿泉水厂、温泉山庄、水上乐园等企业,在加强村庄产业多元化的同时,也一直在探索可持续的创新发展之路。

近年来,土古洞村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对传统村落民房民居和附属物按照收购、自主经营、承包经营的方式,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古代军事遗存藏兵洞、白超垒遗址、新石器文化遗址、温泉系列等进行了整体修复打造,还对成立于1939年的地下党支部旧址资源进行挖掘整理修缮,并修建了毛泽东纪念园,成功创建AAA级景区,实现了“村子变景区、农民变旅游从业人员、农副产品变旅游商品”目标。

据土古洞景区经理李梅介绍,村里的这些景点发现得偶然而神奇。汉代藏兵洞是有家村民挖窑洞无意间挖出来的;有棵据说是当年陈抟老祖在此隐修时种下的古树,树干空心居然还能在树根长小树、枯枝发新芽。这些历史遗迹不仅成为村庄的文化宝藏,也逐渐发展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景点。

如今,土古洞村已发展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红色文化、古代军事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上山”(郁山森林公园)“下水”(泡温泉)“进洞”(藏兵洞)“洗心”(红色文化净化心灵)四位一体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历史和红色文化资源的双重加持下,相信土古洞村的乡村旅游产业必将蓬勃发展。

笔者手记

对洛阳安乐窝村、南石山村、平乐村和土古洞村这四个文化村庄的探访虽然结束了,但它们独特的魅力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四个村庄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它们都注重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又有各自的发展模式和特点。每一个村落都像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讲述着各自的故事,承载着文化的烙印。在这四个村庄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化传承的遗迹,也感受到了乡村传统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共存。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也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旨在通过发挥文化产业的功能价值和综合带动作用,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不断加码支持下,我们更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遗产,推动乡村文化创新,鼓励农民参与文化活动,培养乡村文化人才,发展乡村文化产业,通过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等方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包括企业、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持续的投资,将这些蕴含深厚历史文化的村落打造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地、乡村旅游的亮点,丰富它们的文化内涵,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中国村庄》杂志  4  特别报道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