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种植基地
近年来,吉林省集安市财源镇党委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建设“人文财源、富裕财源、活力财源、幸福财源”为导向,深入实施“党建+产业”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聚焦“党建+工业”,增强发展动能
镇党委秉承“工业强镇、产业富民”发展理念,始终把抓经济、促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巩固现有经济优势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结构性转型,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以打造石墨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石墨产业链条为骨架,以石墨选矿提纯为基础,以科技发展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推进石墨产业向高值化、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打造石墨产业巨轮。有效巩固现有工业基础,积极探索新材料、新能源、高科技产业,加快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产镇融合。近年来,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一个,石墨高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个。按照“一村一厂一企”的发展思路,分类施策激活“三个业态”,采取企业单建、联建等形式建立党组织,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定期深入企业解决职工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依托三村交界地理优势,打造石墨烯产业园项目,稳步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积极探索“党建+绿色矿业”的党建融合新模式,联合矿业公司,转变思路,走出了一条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集安市财源兴达选矿有限公司于2024年春季恢复选矿生产,与深圳朝气集团签署投资协议,总投资为4.8亿元的清河镇清沟村1万吨选矿厂及尾矿库项目。依托人参产业自认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立“党建+企业服务”机制,采取支部服务企业、安排脱贫户就业等形式,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为企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持续增强发展新动能。
石墨产业园
聚焦“党建+农业”,夯实发展根基
自2018年以来,在市委组织部、乡村振兴等部门的项目支持下,财源镇成立中药材种植服务点,带领当地有意愿的农户集体发展贝母产业,进行大面积贝母扩繁种植。并依托通化市大健康产业发展,村集体与修正药业、万通药业建立可靠的产供销关系,保障了贝母销路,价格也稳定在每公斤30元。近年来,财源镇立足生态优势,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为目的,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贝母中草药产业项目。通过以“贝母+黄豆”间种的农业产业增收模式,积极引导村民种植贝母,将贝母产业作为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同时采取“农户+村集体+公司”和“能人+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以及送技术下田服务等措施,提升贝母种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产品质量。目前,财源镇流转土地发展贝母945亩,2022年实现产量324吨,利润260余万元。贝母种植产量稳定,农户的经济收入向好,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持续深化“支部引能人、能人带产业”“村党组织+合作社+产业+土专家+田秀才”等发展模式,以“走出去、学回来”的方式先后组织分批次60余人到沈阳、长春以及邻近县市考察学习,通过实施“大专家培训土专家、土专家教农民、能人带勤人”的培训模式,制订“一户一策”,形成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农户增收。通过电商“互联网+”模式,让农产品“上线”。2023年举办电商培训班3期,畅通线上销售农副产品渠道,进一步盘活农村商贸。扎实开展春耕备耕工作。全镇农资商店共有6家,入库种子49.8吨、化肥1000吨,农资储备充足,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春耕生产需要。同时,通过微信平台开展了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共培训农民6685人次,解决农户选种问题20余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为目标,巩固提升传统农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持续推动发展。巩固提升水稻、玉米生产,稳定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畜牧业,激发传统产业新动能。着力培育新型农业,扩大吉林省见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模,让无土栽培有机果蔬和野生药材的保护性繁育项目在财源镇得以推广。引导下辖10个行政村“量身定制”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蔬菜、玉米、大米、高蛋白大豆、黄精、人参、葡萄、鸡心果、大榛子等“一村一品”产业名片,赋能乡村振兴,进一步夯实发展根基。
霸王潮国家湿地公园一景
聚焦“党建+文旅”,激活发展活力
霸王潮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047公顷,公园内现查明共有野生动物206种、野生植物604种。目前,该项目已由市林业部门牵头统筹推进实施。以加速霸王潮湿地公园开发为契机,建设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5个功能区。不断完善旅游节点和精品线路,计划实施霸王村、甲乙村美丽休闲乡村建设项目,开发民宿20家,打造新开河沿河、浑江沿江景观带,完善桓仁五女山—湿地公园—霸王山城水上旅游线路。大力推动“财源风、鱼米韵、三江源、故乡情”品牌建设,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党组织“领头雁”引领效应为推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态,全面做好打造全域旅游的“大文章”。发展壮大“乡村特色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财源镇地理、资源、环境优势,围绕霸王潮国家湿地公园和霸王朝山城,整合橄榄玉、新开河与浑江交汇处、人参、霸王潮贡米、中小药材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目的地。推动发展以户外活动集结地、写生、摄影为主的山水田园风光游;以度假、自驾旅行、垂钓为主的休闲特色乡村游;以漂流、天然浴场、鱼宴等为主的亲水游;以观、栽、采、挖、吃新开河人参、贡米、药材、水果为主的体验游;以霸王朝山城、橄榄玉为主的文化游。打造集观光体验、产品展示、推广销售于一体的体验式旅游消费模式。让文旅融合发展成为产业发展新亮点。深入推进“党支部+基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电子商务”等模式,打造村级贝母示范基地,通过开展组织采摘节、丰收节等活动,将各式各样的果蔬、土特产和美丽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打响财源镇绿色生态休闲体验旅游品牌,为丰收后的果农拓宽销售渠道,走出了一条党建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助力中小药材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聚焦“党建+帮扶”,实现优势互补
争取农业农村标准农田提升资金2572万元,对7个村的2.68万亩高标准农田进行提升打造。全面探索“党建+人才”模式,依托财源资源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协调资金支持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实施16个项目,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再创新局面。一方面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镇依托政策资源、盘活优势资源、严格三资管理等举措,多渠道培育村级经济新增长点。其中报马村贝母种植项目,投资乡村振兴资金30万元、移民后扶资金27万元,新建贝母种植27亩,实行大豆间作模式发展,仅种植大豆一项为2023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5万元,同时为当地农户提供15个就业岗位,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果。报马村标准化羊舍建设项目,申请移民后扶项目资金18万元,建设标准化羊舍200平方米,目前羊舍项目已完工。今年计划利用35万元购买绒山羊200只,预计增加年收益3万元左右。霸王村肉牛养殖及贝母种植项目,利用移民后扶项目资金98.75万元申请养牛及牛舍建设,2021年8月完成投资51万元,牛舍及饲料间顺利完工。2023年3月选定东丰县村月牧业有限公司合作购牛,目前共有繁育母牛18头、牛犊12头,预计增加年收益5万元以上。霸王村现有贝母种植15亩,依托通化市大健康产业发展,村集体与修正药业、万通药业建立可靠的产供销关系,保障了贝母销路,价格也稳定在每公斤30元。同时在苗床上实行多产融合发展,种植大豆保证贝母遮阴,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2.63万元(含项目资金)。马蹄村绒山羊养殖项目,利用移民后扶项目资金40万元,采购绒山羊种羊2只、母羊103只,所购母羊所产羊羔一起购入,不另加价。2023年出售羊绒收入3.27万元,今年计划投资移民项目扶持资金73.84万元,采购绒山羊种羊3只、母羊212只,根据市场行情,预计增加年收益5万元以上。今后的工作中,财源镇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思路,抓好村集体项目谋划和建设,按照既定方向着力推进,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另一方面积极做好特色产业发展。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全力推动人参、水稻、大豆和中小药材种植,切实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全镇非林地栽参发展到3795亩,林下参稳定在3015亩,水稻种植7365亩,大豆种植2400亩,黄精、贝母、五味子等中小药材发展到3990亩。
财源镇将按照“党建引领、文化赋能、产业支撑”总思路,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在产业振兴中的作用,进一步建强基层党组织,并通过支部牵头、党员牵头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再以村集体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持续把特色产业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村党支部+合作社+种植户”模式,把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在加强品牌管理、拓宽销售渠道、持续探索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同时,下大力气发展乡村旅游、休闲采摘等产业,努力实现村强民富,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
《中国村庄》杂志 第3期 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