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妇女的作用不可替代。新征程上,广大农村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发展乡村产业,改变乡村面貌,谱写了巾帼建功的亮丽篇章。
朱满珍,是湖北省大冶市金山店镇白合村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具有高中学历、结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函授班的她,血液里一直流淌着“不安分”的因子。
敢闯敢试,推广沼气装备
2008年,大冶市在各村推广“沼气户户通”工程。朱满珍一直对新生事物非常感兴趣,觉得沼气这种清洁能源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沼渣又是一种非常好的肥料,于是,她跟丈夫商量好,去湖南拜师学艺一个月。
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女性,特别是已婚妇女,如太有想法了,则很容易被误认为不安守本分,不恪守妇道。这也注定了她在农村创业道路上要经历更多的崎岖。
在湖南学习沼气期间,湾子里炸开了锅:朱满珍跟一个老板跑了,朱满珍被骗去做传销了,各种传闻都有。湾子里有个跟她玩得好的姐妹打电话给她:“这些天不见你,跑哪儿去了?湾子里最近关于你的谣言传得满天飞。”朱满珍说:“学做沼气去了。”那个姐妹不信,要通过QQ视频聊天。朱满珍打开视频,聊了好久才让她相信。
从湖南回家后,朱满珍与丈夫商量,要做一种新型的沼气罐,比市里推广的沼气池要简单方便些。丈夫对她也大力支持,一下子拿出了几万块钱。
朱满珍先在自家安装了一套,让大家看看效果。对于这个新生事物,观望的人不少,答应安装的却没有。朱满珍找到一位养殖户大叔,多次上门做工作,但沟通好的事情大叔却在安装前反悔了,朱满珍问:“可不可以告诉我不安装的原因?我好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但大叔不便明言,只好作罢。
朱满珍自己家安装的沼气罐因为没有家畜粪便作为发酵材料,用各种厨余垃圾和秸杆做发酵料,出料有些麻烦,沼气罐用了一段时间就搁置下来,此事就只好这样不了了之。
朱满珍(右二)带着村民在基地果树下套种饲料菜
带头示范,发展绿色农业
2008年11月,朱满珍当选村干部。在村委会工作期间,她认为自己不应满足于只是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还应当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否则就不是合格的村干部。于是,她就按照村庄发展带头人的身份来要求自己,决心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朱满珍考虑得最多的是:村里有哪些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创造效益。
一个不安分的人,就算失败过,一旦看好一件事,她还是会义无反顾。
2014年,朱满珍承包了一座200余亩的荒山,请来挖机将荒山平整,种了些果树苗,有狗血桃、黄桃、糖桔,在林间散养跑山鸡。果园旁边有两个抗旱的水池,池中养鱼,水面养鹅,荒地养黄牛,打造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她白天在村里上班,晚上学习果树种植和家禽管理技术,日子过得充实又快乐。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累并快乐着!前面的道路有多少坎坷谁也不知道,只有村干部带头披荆斩棘,村民跟在后面,才能走出一条幸福的康庄大道。
2016年4月,朱满珍注册了大冶市果乐汇家庭农场,又注册了“满姐”商标。经过多年的生态涵养,果园能看到野生的灵芝,还有很多昆虫和小动物,比如瓢虫、草蛉虫、蜜蜂、螳螂、屎壳郎、蜥蜴、蝗虫、野鸡、野兔、蛇以及各种鸟类等,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果园不使用除草剂、化肥和化学农药,用各种次品水果、菜籽饼、花生饼、中药材等发酵成水肥。果园施用有机肥加菌肥,不用化工农药,用生物农药加驱虫除菌的生态酶防治,用粘虫板粘虫,以虫治虫,人工割草,全园采用有机模式种植果树。
坚守初心,守护舌尖安全
对于这种高投入的种植模式,家里人和乡亲们非常不解:“200亩的果园,每割一次草,人工费用要花一万多元,用除草剂几百元就够了,一年至少要割草4次,光割草就多花费不少,做农业本来就不赚钱,何苦呢?”朱满珍一而再、再而三地解释:“新农人就要有新思想、新做法,要对土地有敬畏之心。像老一辈人那种施化肥、喷农药、打除草剂的方法耕种,土地都得病了。一块生病的土地能产出健康的粮食吗?哪怕投入成本高一些,我也会坚持生态的种植方法。”
在乡亲们眼中,朱满珍是个不听劝的“怪人”,是个“给她一根棍子能把天捅个窟窿”的“男人婆”,她的故事经常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农场通过流转附近两个湾子的荒地来发展种养业,让抛荒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每到农忙时节,朱满珍就把附近几个湾的妇女和贫困户请到农场打零工,增加大家的收入。她还把在家的人团结在一起,教大家用新思想、新方法提升农技水平。受朱满珍的影响,好多人学会了生态种植蔬菜和粮食。朱满珍一直相信,只要路是对的,星星之火必能形成燎原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产品成为了大家追求文明生活方式的一种新时尚。农场生产的有机果蔬和家禽家畜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再通过大家的推荐和分享,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客户流量,销售模式从零售转变为会员订单模式,线上线下同时销售。
2010年至今,朱满珍先后当选大冶市第五、六、七届人大代表,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2023年1月,她决定辞去村委会工作,专心打理农场,全力培育高品质水果和家禽。
对于未来,朱满珍比较乐观自信,她希望让更多人吃上安全健康又不贵的放心食品,也希望在做好生态种养的同时,把村里的旅游发展起来。村里的文化底蕴浓厚,分别走出了两位书法家和诗人,其中一个是国家一级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田禾。这些都为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要素和功力,必将让乡亲们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中国村庄》杂志 第3期 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