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社动态 > 正文
 
“兵支书”的妙手治村路(二)
作者:赵梓成 点击数:211 更新时间: 2024-01-02 来源:《中国村庄》
 
 

1016-17日,山东潍坊芝尔庄社区王俊仁书记参加了第二十二届全国“村长”论坛。王书记说这是他第12次参加论坛,听取了河北白沙村、安徽小岗村、北京韩村河村、山东九间棚村等的专题报告后很受启发,论坛期间和其他村官也交流了各自的发展经验,让他对君泰集团当前规划项目和商业提升方向也有了更多思考,参加今年的论坛又是收获满满。

 

王俊仁(右二)在第二十二届全国“村长”论坛开幕式现场

小考察大意义

论坛结束之后,王俊仁书记就带着班子开启了将近半个月的考察学习,先后赴浙江、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借鉴先进地区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商业运营等方面的成果经验,探索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0月底,考察组一行8人抵达北京,同时探望了在北京工作生活的芝尔庄社区优秀人才姚朋、李杰、李健、徐健等。在现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姚朋博士的引荐帮助下,考察组实地参观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并与学院主要技术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就传统名花研学销平台搭建、国外中高档花卉引入培植以及景观设计等工作进行了针对性洽谈。

看到这则报道的时候,我脑海中显现出的第一个词是“火种”,第二个词则是“智慧”。不经意间发现,办公桌上摆放的日历页刚好是姚朋的介绍,那是上次去芝尔庄调研获赠的君泰集团2023年台历。

台历上,“天南海北芝尔庄人”的姚朋页是这么介绍的:芝尔庄居民姚瑞祥、陈寿梅之子,19828月出生于芝尔庄,博士,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区核心区生态景观总规划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曾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设计专业奖、英国国家景观奖(BALI)、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世界和国家级规划设计大奖,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作出担当表率。

在君泰集团2023台历的“天南海北芝尔庄人”版块,除了姚朋之外,还有被称为潍坊烹饪界泰斗和传人的鲁菜名厨谭东生,有获得过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成果奖的总工程师乔恩光,有多次担任省内外各级别技能大赛评委的济南大学客座教授庞希培,有在部队时多次荣立各级奖励、退役后放弃高薪返聘回家照顾年过九旬老父的退役军人王君忠,有在多部知名影视作品中担任过美术指导、致力于打造国内匠心唯一的影视美术视觉设计专业团队的张学坤,有负责项目曾获得30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荣誉的高级工程师谭海涛,以及在各行业各领域都是出类拔萃的徐健、丁晓艳、张冲、郭金泉等数位博士。

如此多的优秀人才都是从芝尔庄走出来的!回想起上次到芝尔庄调研时,王俊仁书记在文化长廊前自豪地说,芝尔庄以文化治村,全村走出13名博士和教授,甚至还有夫妻双博士的家庭。芝尔庄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只要成绩优异就能发奖学金;而这些走出去的博士,他们的家长享受和村干部一样的福利待遇。一个村庄能有崇文尚学重教的好村风,能走出那么多优秀人才就不足为奇了。

这些走出去的优秀人才,也成为芝尔庄撒播出去的一粒粒“火种”,在自己所在领域大放异彩的同时,也以各自的方式反哺家乡,正如这次姚朋博士为赴京考察的家乡人穿针引线介绍洽谈合作。

而这一结果,也正是王俊仁以文治村结出的硕果,既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又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芝尔庄的学生从小就浸润在文化的氛围里,后方有坚实的保障,前方有榜样楷模,自然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在未来成为别人的榜样;从芝尔庄走出去的人才,家人享受到的格外重视和福利关怀,对其而言亦是一种无声的激励,无论走多远,都不会断了家乡根、忘记家乡情,必然在家乡发展的道路上竭尽所能贡献力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注重乡村文化传承,把教育工作纳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是今天的事业亦是明天的希望,事关发展和未来,人才的振兴必定能带动乡村的振兴。王俊仁以文化治村,崇文尚学重教,从一开始就已经在为芝尔庄长远可持续发展谋篇布局,实乃高瞻远瞩的智慧之举。

说起文化治村,还有两个方面也值得一说。在今年4月所写《“兵支书”的妙手治村路》一文中,因篇幅所限,“以文润人定本铸魂”一节里有两个方面仅只言片语带过,一个是文明户评选的“表彰绝大多数”,另一个则是《今日芝尔庄》村报。

小评选大举措

先说文明户评选,一般评奖都是少数人的荣誉,而芝尔庄则反其道而行,表彰绝大多数。

王俊仁书记说,最初文明户评选是从2003年开始的,第一回奖励是分一袋面、发一个牌。结果后期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特别是给孩子说对象,年节里走亲戚,上门一看,这家是文明户,都感觉很光荣,说媒的成功率都高出很多。”最明显的是垃圾清扫,家家户户都开始积极打扫卫生,村容村貌一下子就提升了。

如此一来,王俊仁就带着党委班子开始研究,讨论把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纳入管理范围,然后定出文明户标准,比如遵纪守法、孝敬父母、没有集体欠款等,都是一些很基础的要求,只要老百姓把这些做到了,有多少就评多少。于是就有了芝尔庄“表彰绝大多数”的文明户评选原则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好方法重在坚持,自2003年至今,芝尔庄建立了文明户评选长效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文明户评选方法。对不符合标准的,视情节轻重,取消一定时限的文明户评选资格;评为文明户的居民则享受奖励,例如按季度发放文明户奖励、子女上幼儿园每月有补贴等等。奖罚分明,也提高了居民对文明户评选的重视度和积极性,目前芝尔庄文明户率已达99.4%

《论语》有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如果一户村民邻里四舍家门口都挂着文明户的牌子,唯独自家门口空荡荡,必然会觉得不好意思,更不要说还要眼睁睁地看着邻里拿到奖励和补贴,那该怎么办?当然是奋起直追,积极遵守村里的规章制度,争取早日也把文明户的牌牌抱回家了。

家庭是村庄的缩影,每个小家都是村庄的组成细胞。《增广贤文》中有一句:大家礼义教子弟,小家凶恶训儿郎。芝尔庄奖罚分明,但更侧重于奖励,注重礼仪和道德教育,以文明户评选的方式教导村民遵循正确的行为准则,以表彰绝大多数的原则和各种奖励的方式,激励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推进了乡风文明的持续发展,真正把以文化治村的理念贯彻到了乡村治理的过程中。

 

考察组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小村报大功效

再说芝尔庄的村报,自2005年创刊至今,一月一期已150余期,数量由刚开始的几百份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份,当初却只是一张简简单单的“明白纸”。

据王俊仁书记讲述,那是在2004年,村里有个别人到市政府上访,作为刚上任两年已捋清各种关系的村书记他很纳闷,村里的工作都会以村民大会的形式给老百姓说清楚,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闹到要去市政府上访的程度?带着疑问他找到上访的人,一了解才知道,原来是对村里工作不明白再加上个别人比较偏激所致。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王俊仁亦是无奈,村里的工作都会开村民大会告诉老百姓,有的时候一件事要举行两三次大会,党员和村“两委”干部每次都精心准备苦口婆心,把要开展的工作翻来覆去掰开了揉碎了给百姓分析,可过几天碰到了一问,村民一句话都没记着。

发现问题,当即解决,军人出身的王俊仁行事一向干脆利索,亲自上马为村里办起了第一份小报。“我在部队从事过文化宣传工作,知道宣传对于凝聚人心和力量的价值。”当时的村报很简单,就是一张“明白纸”,告诉老百姓村里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要怎么做。许多村民第一次全面了解到,原来村里关于某些工作是这样的,而不是有人随嘴说的那样的,一些谣言不攻自破。

“明白纸”的效果很好,一个月一张,后来版面和内容不断增加完善,发展到现在的《今日芝尔庄》村报,不仅有上级政策的传达、党委工作的展示,还有身边好人、健康生活、文艺风采、道德评论等一系列的内容。

村报虽小功效可非同一般。据我所知,全国很多村庄都有自己的村报,我办公桌上就有《南街村报》《方林报》《滕头报》《花园报》等,还有一本南街村段林川副书记赠送的2022年村报合订本,学习之后也让我受益匪浅。有的村报很早就开始创刊,比如《南街村报》创刊于1996年,《花园报》创刊于1997年。

村报记载了村庄发生的事儿,记录了村庄的变化,见证了村庄的风雨兼程和传承跨越,服务于村庄的事业同时又弘扬了村庄文化,既是村民了解村庄事务、抒发情感的园地,又是村庄对外宣传的窗口、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了政务公开、群众监督形式,凝聚了全村的发展合力,在潜移默化中沉淀了文明乡风。村报也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举措,是党组织与村民上情下达和双向交流的载体,可以促使村里各项决策更加民主、科学、透明,为乡村治理塑造了形体、筑牢了基础,既加强了党群干群联系,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激发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

如今,《今日芝尔庄》已成为社区居民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更是芝尔庄对外交往闪亮的“文化名片”。

笔者手记

文化是芝尔庄绵延不断的精神传承,“格物明德,知行合一”“治大国如烹小鲜”“功成不必在我”“久久为功”“人不知而不愠”……一句句蕴含哲理的文化理念,汲取自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乡村治理的“灵魂”,为芝尔庄各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和动力源泉。发展起来的芝尔庄又在群众中倡导“强村富民,文明幸福”的文化理念,让群众“富口袋”的同时,开设各种学习班让村民“富脑袋”,培育文明风尚。

说起芝尔庄文化治村一言难尽,那是贯穿于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村报和文明户评选只是其中的两个方面,之所以选取这两个方面介绍,一来是对王俊仁书记当时的讲述印象十分深刻,二来这两个方面也是很多村庄正在开展的工作。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既知道事物是什么样的,也要知道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尤其是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我们的基层干部可以称得上是乡村发展规划师,多看看成功的村庄如何做的,多听听成功的带头人是怎么看问题的,久而久之自己的思维也会被影响提升,洞察和把握了事物的底层逻辑,治理好乡村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王俊仁书记的思维方式、芝尔庄的发展经验就是很好的案例。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面对问题时,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否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如果当初在发现有村民上访时,村里为了平息事端采取强硬措施围追堵截,可能又是另外一种结果了。而王俊仁能够刨根究底,挖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当即采取更有为效的村务公开方式,彻底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为村庄打造出了村报这张闪亮的名片。

处理事情之时,唯有明其内在、探其根本,方可因症施策、估其未来。面对最初文明户评选产生的积极成效,王俊仁能够带着班子研究琢磨村民的心理,进而提出“表彰绝大多数”的原则,让落后户在一圈文明户中自惭形愧,让村民在比学赶超中奠定了乡风文明的基础,让“强村富民,文明幸福”的文化理念在群众心中深植。

兵者,钢筋铁骨,硬汉治村,以柔施策,体现的是“温度”二字。“兵支书”王俊仁带领着社区“两委”以文治村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硬汉治村的“软”举措, 也正是这些有温度的“软”举措,才开创了大村治理的新路子。

再说回文章开头的进京考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次进京探亲。作为在外学习工作的游子,有家乡人尤其是家乡的父母官来探望,心中是格外温暖的。“一帮人、一条心、一辈子、一件事”,这才是有温度有奔头的一家人。

王俊仁妙手治村的结果,就是让芝尔庄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惠民有温度,文化有传承,发展有品质”的三大特色,凝聚起全村人齐心协力共同富裕的精神内核。现在的芝尔庄,居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吃的用的一点都不用操心,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好好保重身体,尽情地活,多享几年福。”

之前曾说过五年一去瞧变化,王书记笑言:“五年太久,芝尔庄一年一个变。”那么,明年的芝尔庄又会有怎样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村庄》杂志  12  村庄故事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