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社动态 > 正文
 
保护与发展并举 文旅和产村融合
作者 点击数:783 更新时间: 2023-08-21 来源:《中国村庄》
 
 

——云南可邑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可邑,彝族阿细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现有农户204765人,以彝族支系阿细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98.68%,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山寨。

可邑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北部,隶属于西三镇蚂蚁村委会,距弥勒城区18公里,距昆河公路5公里,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80米,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耕地面积1105.45亩,林地5456亩,森林覆盖率达80%,农民收入主要以旅游、种植业为主。

近年来,西三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可邑特色小镇建设为依托,倾力打造全域旅游新可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邑村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森林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云南省美丽村庄”等荣誉称号。

经验做法

依托资源,谋富民强村大道

可邑村全境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生态优美,环境宜人。该村有着360多年的人文历史,是弥勒市西部民族文化走廊的起点,是蜚声中外的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歌舞“阿细跳月”的发源地和阿细创世史诗《阿细先基》的兴盛之地,文化底蕴厚重,民族风情浓郁,是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学术考察点之一。

为把自然、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邑村立足民族文化谋发展,走“产村融合、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之路,围绕特色小镇建设,积极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新格局,振兴乡村经济。

牢固树立“旅游是最大最有潜力的产业”意识,把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引入市城发集团,采取“公司+小组+农户”的模式,实现了“三促进一吸纳”,即促进集体经济长足发展,村小组每年参与旅游收入分成65万余元,解决了全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纳、卫生整治、产业规划等部分费用;促进村民就业增收致富,解决本村导游、演员、保安、环卫等各类服务岗位就业300余人,年劳务收入达500余万元;促进村民创业致富,“美丽家园”新区有9幢新建民房经营乡村客栈,每幢客栈可实现年纯收入35万余元。

 

载歌载舞迎客忙

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可邑村遵循乡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自然肌理和文明形态的发展规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把良好生态环境转化为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制定村庄规划,保护发展并重。2013年,可邑村作为红河州“美丽家园”建设示范村,聘请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和学者,对村庄进行系统的规划。20139月,可邑村按规划进行施工建设,到20146月全部施工完成,并于当年8月成功申请到全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每年都有持续的工作经费用于古建筑、文物的维护。截至20196月,完成投资5.08亿元,实施了核心区风貌改造、人居环境提升、景区景点建设、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等工程,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强化基础设施,完善村庄功能。近年来,可邑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突破,突出农村和谐可持续发展,全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

依托美丽家园、特色小镇建设,紧扣“做特民居、做美村庄”的思路,围绕打造“生态村、特色村、和谐村、宜居村、小康村”的目标,对所有老村房子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对32户危房户实施拆除重建。同时,争取项目和资金,结合镇内实际持续开展“七改三清”工作,对村庄的道路、给排水、绿化、人畜分离、养殖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建设,对房前屋后环境开展集中整治,实施垃圾分类、污水集中处理。真正实现了“民房宜居、道路硬化、街道亮化、沟渠净化、环境绿化、村庄美化”,有力推动了整体环境卫生的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了很大提升。

美化村容村貌,提升村庄品质。可邑村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赋予可邑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保护好自己的生态环境对可邑人民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邑村小组对责任区进行划分,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每家每户都要定期对自家的庭院内外及卫生责任区进行打扫,并采取绩效考核制度,每月考核一次,考核合格的农户奖励100元,年终按1200/户发放,调动村民积极性,还提升村子的环境质量。

近年来,可邑村通过落实退耕还林、集体林权改革等政策,抓实植树造林和护林防火工作,结合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大力推进全民植树造林工作,加快林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为生态文明建设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为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可邑村村规民约》,对违规狩猎、乱砍滥伐等行为进行规范处罚,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产村融合,产业主导增强引擎

可邑村依托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把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作为主导产业,采取“公司+小组+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入弥勒市城投公司对可邑小镇旅游产业进行保护性开发,辐射带动周边多个自然村统一进行规划,打破村庄界限,提升乡村经济活力。

在“做特民居、做美村庄”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融资、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多渠道筹融资,并通过市城投公司开发运营,投资3.8亿元建成游客服务中心、真人CS项目、森林酒店、帐篷酒店等旅游景观和功能服务设施,完成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和完善标识标牌,建成智慧停车场、智慧厕所等,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群众开辟了就业、增收新门路。市城投公司就地吸纳各村导游、演员、保安、环卫等各类服务岗位就业200余人,村民年劳务服务性工资收入达500余万元。鼓励非遗传承人进行民族民间歌舞乐及传统技艺展演,开发阿细刺绣、服饰等特色民族手工艺品20余种,有效延长旅游产业链,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政府牵头建成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建立电商精准脱贫服务平台,可邑村在全市率先创建淘宝村,开发出一批有地方特色、价廉物美、携带方便的旅游系列商品和彝族风情纪念品,实行“即时销售+预售”发展模式,有效提高阿细骨头参、核桃、蜂蜜等旅游土特产品效益,为农业转型增效注入新动力,撬动全村苹果、蔬菜、核桃种植及山羊养殖等产业的篷勃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旺盛人气,村民摇身一变成了“上班族”,当起了小老板,开起了农家乐,卖起了土特产,小镇内民族文化创意、民族手工艺、农家生态菜、农村电商等业态蓬勃兴起,成为小镇旅游发展的又一新亮点。目前,小镇已有61户农民发展餐饮、民宿、民族手工艺制作等旅游延伸产业,户均增收5万元。

民族文化塑特色,团结共赢创和谐

可邑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1950年,“阿细跳月”第一次跳进北京、跳进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观看演出,当时参与演出配乐的还有一把高2.1米、筒径53厘米、把长63厘米、重30斤的大“三弦王”。“阿细跳月”作为文化交流的歌舞曾到波兰、朝鲜、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英国、日本、奥地利及香港、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

为促进民族文化品牌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邀请省文化厅专家对可邑独特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拟订具体方案,应用墙体文化、陈列室、3D多媒体、演艺、娱乐、节庆、会展、旅游等多种体验形式,把阿细跳月、阿细先基、阿细祭火、阿细祭龙、阿细祭虎、阿细摔跤、阿细器乐、阿细霸王鞭、阿细婚俗、阿细刺绣等手工艺以及阿细神性的迁徙史等优秀的彝族阿细文化贯穿于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提升品质,形成特色,转换成经济价值。

可邑村属传统少数民族村落,历来民风淳朴,内外团结稳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繁荣稳定的大好局面,西三镇党委政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村民经常性地开展爱国主义、社会道德、民族团结等宣传教育;将关乎民族团结的一切大小事列入村规民约,抓落实,成常态;以建设农村文化惠民示范点为平台,以每年一度的“中国·弥勒阿细跳月节”“春节阿细跳月邀请赛”“密枝节”等节庆活动为契机,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以“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知党恩、跟党走,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切实化解各类影响团结稳定的因素,营造平安、稳定、和谐的旅游环境,可邑正以崭新的姿态向国内外游客展示少数民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主旋律。

厚植乡风文明,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厚植乡风文明。结合村情实际,建立健全村规民约。不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家庭和文明示范户等活动。严禁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大力开展整治迷信之风、赌博之风、争当贫困户之风和不赡养老人的不孝之风,促进养成良好家风。

同时,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阿细跳月、阿细祭火、摔跤、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不仅满足了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且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可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稳定环境,有效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

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可邑村率先开展文明新风创建工作,成功申报为省级“文明新风示范村”。

创新治理模式。坚持党建引领,以“三团四会”模式(道德评判团、法律服务团、百事服务团,村民议事会、产业发展协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融入“自治、法治、德治”理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主心骨的作用,按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形成以村党总支为基础、党支部为载体、支部党员为主体、各类社会团体和群众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三团”强保障,夯实乡村治理基础。由党总支牵头,组织召集村内德高望重的老人、口碑良好有威望的人士及有一技之长、致富带头能力强的党员干部,组成“道德评判团、法律服务团、百事服务团”三个团队,主要负责修订村规民约,开展道德宣教。

“四会”助共治,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村支部进一步挖掘致富带头人、农业技术人才、党员志愿者、各类代表等资源,深化和发展“村民议事会、产业发展协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四个村民自治组织,积极引导村民推选德高望重、素质高、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办事公平公正的村民加入议事会,把村庄建设、管理的事交给村民自己办,切实发挥村民自治作用。

“三团四会”筑平台,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通过实施“三团四会”乡村治理模式,把移风易俗、卫生整治、维护风貌、文明礼貌、创业经营等纳入自治管理,并借助这一模式和平台,进一步修改《村规民约》,定期组织“晒村规·赛文明”活动,开展“十星级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邻里”等评比活动,利用村规民约等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充分发挥村民自治职能,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同时,结合平安创建活动目标,推行“代表包户、村干部包片、‘两委’成员包组”的防治模式,实施农村“雪亮工程”,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法治套餐”,入户开展“法治讲堂”“巡回法庭”“治安联防大排查”等,全面提升村域社会治理水平,形成“大事一起干、好事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体系。

 

特色农品巧推销

可邑启示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可邑村以挖掘、保护和传承优秀彝族阿细文化为根本,用民族文化这条主线,将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连接在一起,形成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可邑的璀璨离不开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之本相互融合,文化产业转化为旅游产业才能长久发展。

“集体+个体”的壮大才能实现真正的村集体经济壮大。可邑村用集体资产入股公司,获得收益,村集体在管理利用这些收益的时候,除了帮助农户,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带动。只有把集体组织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带上致富路,实现家家富裕、户户小康,集体这个大家庭才能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壮大。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实现乡村振兴,除了让群众实现物质上的富足,更要实现精神上的富裕。文明有了新气象,发展才能更有“精气神”,必须坚持将经济发展与传承发扬乡村文化相结合,“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氛围才是最舒适与和美的乡村文化,最终才能实现家庭邻里幸福和美、产业发展强劲有力、乡风文明浸润人心,让群众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可邑的建设过程中,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把绿色生态融入景区开发、村庄建设等各环节各领域,始终保持可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绿色颜值,突出生态宜居、夯实绿美底色,有效提升了可邑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形象,最终推动生态、人文等绿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强化辐射带动作用才能走得长远。自可邑景区建立以来,辐射带动了蚂蚁、法雨、花口、戈西、马龙等片区的景点打造和景区升级,蚂蚁“文化农庄”、花口“锦屏后海”、法雨“马缨花”景区、戈西“忘忧谷”景区的相继建立,在全镇乃至全市形成了一股发展的强劲态势。可邑自身能够发展,更可以带动周边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才能走得更长远。

未来,可邑小镇将继续做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大文章”,遵循自然生态发展规律,打造成为人与自然相和谐、保护与发展相统一的生态涵养地,传统与现代相辉映、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产村融合、社会和谐的美丽家园。

(云南省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供稿)

《中国村庄》杂志  8  少数民族村庄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