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店村是辽宁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村,毗邻风景秀丽的东风水库,全村三分之二面积处于水源保护地范围。受水库移民搬迁影响和水源保护地政策限制,王店村长期面临发展空间小、发展路径窄的窘境。昔日的王店村是大连市有名的低收入村,还因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而闻名。群众急切要求尽快解决水库遗留问题,摆脱现状,增收致富。
面对困难,王店村党总支不等不靠,积极从探索乡村基层党建创新方式入手,强化党的领导。在上级支持下,他们与10余家党组织建立“党建联创”机制,推出了“荣誉村民”制度。同时扩大村级党组织的委员建制,成立独具特色的“大党委”,一部分委员从荣誉村民、对口帮扶单位、党建联创单位中推荐产生。先进人物郭明义、退役将军李光祥、退休干部阎世忠等11名同志成为王店村“大党委”兼职委员,进一步增强了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截至目前,已有几十位全国级先进模范人物成为王店村荣誉村民。王店村被大连市委确定为党建示范点。
在“引智借力”的同时,王店村党总支将“阳光三务”、村务监督、扶贫帮困等工作纳入乡村治理,积极推行以德治、法治、自治为内容的“三治”模式。下大气力规范各项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果,成为大连市纪委监委“阳光三务”工作联系点村。他们还成立了“党群服务中心”,组建了8个“党群服务站”,构建起为党和政府联系村民、服务群众的三级服务体系。村党总支书记切实发挥头雁作用,带领“两委”成员谋事干事,形成了各担其责、各尽其职、各显其能、相互配合、团结奋进的“雁阵效应”。
王店村引进农光互补大棚光伏发电项目
规划引领—“强磁”效应
“这里是中海华集团6兆瓦的‘农光互补’大棚光伏发电项目。”村干部介绍说,这里建有32栋大棚,采取棚上光伏发电,棚内种植高附加值灵芝、桑黄等名贵药材,整个项目投资1.5亿元,实现土地双利用、双收益,地区年产值达到1.5亿元。
“农光互补”是王店村引进的大产业项目之一,而大产业项目接二连三成功落地与村里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有着密切关系。
王店村围绕辖区山形地势、土壤特性和水源条件,严格把握水源地保护要求进行规划。水源保护区外,大力发展工业企业和养殖业;水源保护区内,按照“一屯组一策,一山头一品”思路,主推大樱桃、矮化苹果和灵芝菌种植三大产业,形成金斗房7000亩大樱桃种植基地,赵沟、李山咀3000亩苹果树,杨店1000亩油桃,赵屯200亩矮化苹果示范基地,陈屯、周屯等400栋果蔬大棚,周屯32栋农光互补温室大棚灵芝菌生产基地的特色产业格局。
依托乡村治理体系,村党总支采取“入户讲、示范带、集中供”三位一体方式,积极动员村民开展土地流转,改善种植结构。近年来,王店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樱桃产业第一村”,年产值达5800万元,人均增收近万元。还引进兰泰果蔬专业合作社入驻王店村,种植绿色无公害富硒地瓜1000余亩,注册了“村里红蜜薯”商标。村里通过“村企”合作模式,发展种鸡、海参养殖,增加村集体收入。
统计显示,王店村全村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8687元增至2022年的3万元,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达15%以上。还先后与大连万达集团签订“百城千村”乡村振兴行动协议,与雨生集团签订“万企兴万村”行动合作框架协议,与民建瓦房店市委员会开展“双百促振兴”合作事宜等,为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王店村党总支书记于晓东(中)在工作中
文化引领—“联动”效应
日前,大玉优选入驻王店村农产品开播仪式在王店村举行。本次活动是落实“万企兴万村”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红文化”进村,不仅开阔了村民的眼界,更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
多年来,王店村党总支坚持将文化建设与乡村治理相结合,实施文化工程,移风易俗。村里建起了3处文化广场,成立了慈善工作站,设有传统文化讲堂、慈善义工中队、图书阅览室,定期不定期请专家学者来村讲授传统文化、国学、农业科学技术。历时4年、50万字的《王店村史》现已编撰完成。“村史”的编撰出版,将让更多人了解王店村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方向,留住乡愁,永记党恩。
作为辽宁省乡村治理体系示范创建村和辽宁省民政厅“五社联动”省级联系点村,王店村形成了村党总支领导下,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事调解委员会、群团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乡村治理体系。村里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委员会由村党总支书记任主任,调解工作划分为3个网格,对网格内出现的矛盾纠纷,要第一时间掌握并化解。目前全村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实现了闭环管理,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村里还率先成立联合工会组织,积极发挥村纪检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实施组织联动。在全市率先建立义工中队,成立“红十字志愿者组织”“王店村慈善爱心微信团队”以及“郭明义爱心团队王店村志愿者分队”,开展志愿帮扶活动,让公益文化之花开遍田间地头。王店村被评为“辽宁省巾帼示范村”,广大妇女成为乡村治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村里红蜜薯大丰收
服务引领—“幸福”效应
今年“六一”,王店村的孩子们感到格外幸福。“进家站、听民意、办实事”人大代表集中联系群众月活动暨“六一”儿童节爱心捐助活动,在“壹基金”王店村儿童服务站举行。该服务站的成立,正是为了搭建农村儿童服务平台,解决城乡之间儿童课外活动空间及教育差异问题。
“服务引领”是王店村乡村治理的特色之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村里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服务。目前已经实现农业产业区引水上山、电通地头、道路硬化。为解决村民创业缺少资金的问题,村里争取大连市农商银行为全村农户“整村授信”。村党总支还联合瓦房店市慈善总会和电商孵化基地,成立“王店村农特产品销售平台”,帮助村民网上直播销售农产品,打破了农产品销售瓶颈。
村里为低保户、院外五保户和残疾人新建维修了房屋;建起了公共浴池,常年免费为村民提供洗浴服务;建立了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厕所全部完成了无害化改造,“卫生保洁队”提供垃圾入户分类收集,集中清运服务。王店村被评为辽宁省生态达标村。
村党总支把乡村治理与服务群众有机结合,成立了王店村“慈善超市”,通过爱心捐赠,免费为全村困难群众提供米、面、油和衣物等生活物资,每年发放金额达30余万元,有效实现了确保困难群体“两不愁、三保障”的工作目标,全村特殊困难群体从2016年的112户(186人)减至目前0户。
王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辽宁省劳动模范于晓东说,“未来,王店村的乡村治理还会面临不少新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治理的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地推进乡村治理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交出一份让党和群众满意的‘幸福答卷’。”
《中国村庄》杂志 第7期 村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