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若大座山,巍巍二道岩,山水环绕,一座座农家小院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山坡上。清晨,一道道云雾环绕在群山之间,风景如画。她,就是红25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湖北省郧西县关防乡二天门村。
80多年前,红25军长征途经此地,留下伟大长征精神的红色基因。徐海东、程子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浴血奋战,鄂豫陕省委、红25军司令部、红25军223团政治部都曾驻地于此,为关防乡留下了宝贵的红色基因和精神财富。
“什么是红军”传单的诞生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向川陕边转移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将留在苏区的部队重建为红25军。1934年11月,面对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等人率领部队开始长征。12月,红25军抵达湖北郧西,军部就设在关防乡二天门村。在二天门街前召开军民万人大会,成立了郧西最早的一个红色政权——二天门苏维埃区政府。
向西转移过程中经历的战斗,使红25军部队减员严重,为了扩充兵力,徐海东、吴焕先和政治部主任郑位三商议后,决定用传单的形式宣传红军主张,并由时任宣传科科长刘华清亲手刻印,就这样,这张“什么是红军”的传单传遍了四里八乡。刹那间二天门、一天门、丁家坪、蔡家场、大磨、包耳场、回龙、三天门、红岭、虎头岩、寺院沟、三十六岩、磨坪、东川、塔坪岭等地成了红色的海洋。
“五抗英雄”刘世让
受不了地主保长石明卿的欺压剥削,刘世让同其弟刘世谦搬到今关防乡二天门村,靠租种地主的几亩薄地度日。他身材魁梧、虎背熊腰,酷爱打猎,枪法精准,且爱打抱不平,为人憨厚公道。
1934年农历腊月,红25军官兵来到二天门村后,就派出许多小分队到各村各户发动群众参加红军。刘世让听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当即带了20多个穷苦兄弟跟随红军闹革命,担任起了二天门村抗捐队队长。后来又担任二天门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和鄂陕第六路游击师团长。他带领区政府和抗捐队打土豪、分田地,进行抗捐、抗粮、抗债、抗税、抗丁的“五抗”斗争,将斗争开展得热火朝天,令土豪劣绅闻之胆寒,恨得咬牙切齿。刘世让等人配合红军经常出没于回龙、二天门、东川、上川、虎坪、双岭、西口等地,伺机打击敌人,赶走了上川团总李和民的民团,打击了庙川团总艾光清的“团练”,击毙了敌中队长祝方进。
1935年6月,红军主力撤走后,敌我力量悬殊,形势更加险恶。9月,刘世让带领90多人到陕南一带寻找红军主力。刘世让走后,艾光清、祝芳芝一伙仗着有国民党40军庞炳勋部的“剿共”势力撑腰,疯狂进行反扑。他们特别仇恨刘世让,抢走了刘世让的妻子,烧毁了刘世让的房屋。这年冬月的一天深夜,艾光清带民团血洗虎头岩,将刘世让的父亲刘堂进,先打断双腿,继用乱刀砍死,弃尸荒野。刘世让带领游击队转战于陕南山区,一度发展到170余人。后因找不到主力,带部分人潜回二天门一带休整。后来,刘世让被游击队中的内奸残忍杀害,年仅33岁。解放后,刘世让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烤烟基地
红色文化映今朝
一位退休老干部曾说,二天门是一片红透了的热土,革命先辈们在这里留下了浴血奋战的足迹,76名热血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军,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留下了许多感人事迹,被世代传扬。
今天的二天门村正利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重要机遇,坚持党建引领,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运用共同缔造方法,赓续红色基因,激励全村群众走出了一条新时代的“长征之路”。
村党支部立足实际,探索出了“长抓花椒短抓烟,扫帚甘蔗种满园,户户都把药材种,红色旅游要翻番”发展格局,运用“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领全村1500余名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先后成立烤烟、中药材、香菇等3个专业合作社,发展烤烟350亩、中药材280余亩、花椒400亩、铁扫帚200亩、甘蔗200亩、香菇4万袋,新建楚有香共享加工车间1个,加工作坊6个。
2021年,二天门村成功申报为省级红色美丽村庄。村“两委”以此为契机,充分争取政策支持,先后新建长征历史游步道1500米、红色旅游路2000米、红色文化长廊80米、瞻仰广场400平方米,修缮了烈士公墓、红25军军部旧址,配套建设了红色停车场3000平方米、红军儿童体能训练体验中心300平方米、红军桥和红军索桥各1座,并对周边11户民居进行了改造,大力发展乡村红色旅游,带动了400多名群众实现了居家就业。
随着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二天门村成立鄂陕两省交接地区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2021年以来,先后有90多家机关单位党组织3万余名党员干部到二天门、丁家坪等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长征精神。二天门村还通过大力挖掘、宣传、展示本地红军后人的优秀事迹和优秀家风家训,深入开展“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绿色美家,营造“知书达理、明德向善、勤劳致富、乐善好施”的良好风尚。
如今,二天门村坚持短平快产业与长效产业相结合,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抢抓国家长征文化公园(郧西段)建设的契机,大力培植特色种养殖、体验式旅游、冷水米加工等多业态产业,确保村民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做,家家能增收,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文化名村。
《中国村庄》杂志 第7期 特别报道·红色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