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瑞山创建杜家楼村党支部谈起
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红色文化更是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革命文化孕育于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重大历史转型时期针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科学解答。当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红色革命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需要红色革命文化引领,我们必须深挖红色革命文化资源,运用好人民群众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宣传。河北革命老战士李瑞山,就是千千万万革命者的代表。她1942年建立了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杜家楼村党支部,80年过去了,该村已由一个民生凋敝、破旧不堪的小村庄发展成为古运河西畔环境优雅、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李端山上个世纪20年代出生在清河县连庄村的一个贫苦家庭,自幼饱受磨难,但她勤奋好学,勇敢正直。抗战期间,她毅然投身抗日救亡之中。在党组织培养下,1940年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积极发展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打鬼子、端炮楼、除汉奸、打军械库,逐步成长为英雄女八路。李瑞山被党组织派遣,以小学教员身份从事抗日工作,积极发展党员,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1942年,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李瑞山建立了杜家楼村党支部,由她兼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当时,杜家楼村不足300户,不到1500人。因日寇多次“围剿”和掠夺,村里老百姓十室九空,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可是生活再困难,当听到冀南区布置“藏粮10万斤,支援前线部队”的任务时,全村党员群众和北六乡的其他5个村群众就咬牙克服困难,完成藏粮任务。此时,党组织已调李瑞山担任北六乡中心支部书记。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在鬼子、伪军多次进村骚扰、搜查严峻的形势下,万分艰难的护粮任务之所以能顺利完成,是因为作为书记的李瑞山,革命信仰高于天,宁可自己刚出生几天的女儿活活饿死,也不肯动用一粒公粮的模范行为深深感动了老百姓。大家冒着生命危险拼死保护了10万斤粮食,并安全送到抗日前线部队。这,就是红色文化的感召力。
清河县2023年“戏曲进乡村”活动
江海之大,不弃涓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与李瑞山和她所组织的姐妹们的一双双军鞋、一袋袋小米相关的;是与她和她的战友们端掉日伪军一座座炮楼、破袭一段段公路相连的。在粉碎日寇的“囚笼”政策和反“扫荡”的惨烈斗争中,在冀南大平原茫茫的青纱帐里,一代英杰用汗水和热血铸就辉煌的历史,写下不朽的史诗,为未来共和国的宏伟大厦铺下坚固的基石。
新中国成立后,李端山先后担任县妇联主任、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日夜操劳,在各个岗位上都干得非常出色。她于1956年、1963年分别率领清河、南宫人民抗洪。她身先士卒,临危不惧,举措得当,终于与全县人民群众一起战胜洪水,保护了一方百姓。她先后任地区农机厂革委会主任兼党委书记、地区知青办主任、邢台地区行署副专员,在每个岗位,她都显示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做出了突出的业绩。直到离休后,仍在为家乡的改革事业奔忙。李瑞山高尚的人品、卓越的政绩,平易近人的作风和两袖清风的廉洁风范,让她深受当地的干部群众的拥戴,成为老百姓心中的“英雄女八路”“群众知心人”“知青妈妈”“百姓的好书记”。
1942年“四·二九”反“扫荡”亲历者在临西县摇鞍镇(前排左三 李瑞山)
李瑞山一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信仰坚定,不懈地追求真理,坚持实事求是。战争年代是这样,在建设时期李瑞山依然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在所谓的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她作为县长(后任县委书记),顶着巨大的压力,与群众同甘苦、共奋斗,紧紧依靠群众发现、总结了南宫焦旺村“大包干”的做法,并在全县推广。允许农民在完成好生产队的各项生产任务的同时,经营好自己的自留地。这样,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既顺利完成规定的粮棉征购任务和集体提留任务,又确保了各户群众的生活需要,使全县人民安然度过了这一困难时期。她总结群众创造的南宫实行“大包干”经验受到邢台地委和河北省委的重视,不仅周总理听取了汇报,而且得到毛主席的充分肯定并做了批示。1961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转发邢台地委《关于南宫县贯彻“大包干”政策的通报》,要求各地参照执行,在全国推广南宫经验。
看今天,杜家楼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村里走出来数百位大学生、硕士、博士,解放军官兵,以及上千名各行各业的建设者。现在全村有826户,2538口人。村党支部、村委会遵照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宣传红色革命文化,传承红色血脉,抓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修建了村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清百超市等,形成了羊绒加工、金属、配件等企业13家,村南商贸街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商铺130余家。2022年总产值达1.8亿元。杜家楼村与成千上万个村庄一样,正阔步前进在乡村振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康庄大道上。
《中国村庄》杂志 第7期 特别报道·红色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