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弘扬塞罕坝精神、范振喜精神为例
《古文观止》中讲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些圣贤虽身处逆境却最终有所作为,正是靠着百折不弯的精神力量。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决策。推进和实现乡村振兴,可以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从而凝聚起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作为支撑。
谨在此以弘扬塞罕坝精神、范振喜精神为例,谈谈精神支撑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巨大作用。
和美塞罕坝
一、范振喜精神是塞罕坝精神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
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经历60年的锤炼和实践,历久弥新,激励着各条战线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奋发有为、创业奉献。
范振喜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一位典型人物,是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的优秀代表。他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髓深深地植根于落后山区农村脱贫致富的建设发展中,带领全体村民,把“穷、散、乱”的特困农村河北省滦平县周台子村,建设成了“全国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前列。范振喜也被称为“拼命书记”“新时代的农民铁人”。
范振喜精神的核心体现在“勇于担当、艰苦创业、舍生忘死、甘于奉献”,彰显了范振喜力创“共同富裕”的初心使命和舍己为公的豪情壮志,与塞罕坝精神一脉相承,是其在“三农”领域的生动体现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一致认为:“范振喜精神”代表了新时代中国农民的精神,“周台子经验”是中国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承德市委、滦平县委先后8次作出“全体党员干部要向范振喜学习”的决定。2020年6月30日,范振喜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乡村振兴“领头羊”,其事迹被编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乡村振兴领头人·中国榜样·村书记》一书。
二、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弘扬塞罕坝精神和范振喜精神
(一)责任使命扛在肩上,要勇于担当、为民造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初心的本质要求。”只有树立了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塞罕坝人正是牢记着“为首都阻挡风沙,为京津涵养水源”的神圣使命开始创业,经过不懈地艰苦奋斗,才实现了绿色发展,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塞罕坝的成功是几代人听从党的召唤、坚持党的领导,牢记使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践成果,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谱写了一部“绿色史诗”。
而范振喜是在“三破一废”、集体欠债8万元的条件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全身心投入到村集体的各项事业中,矢志不渝,奋发拼搏,历经35年的时间,终于把周台子村建设成为拥有各类资产8亿元,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社会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3.1万元,实现人居有楼房、休闲有广场、研学有基地、老人集体养老,创造了塞北贫困山区发展的奇迹。一切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范振喜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服务群众、造福村民作为自己工作的最大责任。
这些是基层党员、乡村干部应具有的品质和境界,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村干部作为全村发展的带头人,必须要有这种为民情怀和担当精神,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洪流中,以“舍我其谁、造福一村”的信念,把“村民愿不愿意、答不答应”作为谋事创业的原点,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功过是非的标尺,这样才能形成集体自觉而团结奋进,全民作为推进乡村振兴。
打牢农业的稳定基础,发展农村的各项事业,带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是新时代赋予广大党员与干部群众的神圣使命。农民也要激活自力更生的创造动力,燃起作为主人的实干热情,形成农民自主、农村自富、农业自强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乡村振兴这项伟大事业,有着广阔的天地和舞台,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有志青年扎根农村,牢记使命,以主人翁意识和姿态,去建设富裕美丽的乡村,叙写美好乡情,从而使乡村振兴更加圆满、更加扎实、更加有力!
(二)艰苦创业干在前头,要改革创新、勇于实践
塞罕坝林场建场初期,条件异常艰苦: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里的水,吃的是黑莜面窝头、土豆和咸菜,住在仓库、马棚、地窨子里,忍受冬天的严寒和风沙。塞罕坝林场的成功,是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中取得的:土壤、水分条件差,树苗成活率低,塞罕坝人就进行技术攻关,自己育苗,培育出适应当地土质和环境生长的苗木;改进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创新了植苗方法,开创国内使用机械栽植针叶树的先河。无数塞罕坝人扎根工作岗位艰苦奋斗,终于将塞罕坝的荒原变成森林,森林换来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在无声无息中变成金山银山,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链条,走上了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
而作为塞罕坝人的典型,范振喜始终把实现全体村民的共同富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周台子村实际,不断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在承德乃至冀北山区率先进行新农村改造,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先河;率先探索土地“代经营”的土地流转新模式,创建现代化农业公司,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率先实施村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转型升级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两山理论”提出之前的生动实践;实现集体养老,率先探索出解决农民养老的有效途径;进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率先实现了“公益共有、福利共享、红利共分”。正是由于范振喜的这种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让周台子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
因此,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带上“干劲”和“韧劲”走入田间地头,投身于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党员干部一定要掌握工作方法,接地气做好群众工作,提高服务本领。广大农民要解放思想,学习新本领、提升新技术,以干事的决心和创业的信心,建设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好家园。政府、企业、社会团体、新型农民等都要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根据国情、社情、村情,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形成合力、激发动力,让新产业、新生态竞相发展,新风尚、新文化全面繁荣,才能使广大农村变得更加和谐、富裕。
(三)绿色发展放在首位,建富裕乡村、美丽家园
塞罕坝人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创造了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铸造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美丽高岭”这片动人的“中国绿”,正惠及京津、浸润世界。
党的十八大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后,范振喜带领村党委准确研判发展形势,毅然放弃单一的矿业粗放型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创建现代化农业公司,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农业;成立人才培训中心,壮大教育培训产业;完善养老体系和环境,建设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周台子村坚持生态优先,通过转型升级,走上了“产业强村、生态立村、文化兴村”的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准与基本要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既要有“金色”价值,更要有“绿色”颜值。因此,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需要发挥好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
在乡村振兴中弘扬塞罕坝精神和范振喜精神,就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精准的举措,遵循生态建设规律,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治理环境污染、推进生态修复上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干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事情。要加强环境治理、促进环境改善,让广大农村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
范振喜书记在现代农业产业园里查看花卉长势
三、推进乡村振兴与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无私奉献
塞罕坝的生态巨变,是三代塞罕坝人用汗水、泪水、血水艰苦创业的结晶:老书记王尚海发出铮铮誓言“林场还没有建成,死也要死在坝上”;“六姐妹”上坝3年,一直没有回家探亲;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塞罕坝人奉献了终身献子孙。一辈子的坚守,三代人的无私奉献,终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范振喜能够带领全体村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走得铿锵有力,他的付出之所以能够得到群众的广泛肯定和爱戴,就在于他始终把自己的成长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都与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父老乡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在于他有着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博大胸怀,以及战胜病魔的拼命精神和一心为公的奉献精神。
幸福生活是拼搏奋斗出来的,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要靠勤劳和智慧,更要发扬塞罕坝人和范振喜的无私奉献精神。基层党员要清清白白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切实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乡村干部要向塞罕坝人、范振喜同志学习,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自觉维护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尽心竭力解决各类民生问题,扎扎实实兑现各项民生承诺,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有了榜样的力量,广大农民也会互帮互助互进,把成功的经验奉献出来,帮助他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塞罕坝精神和范振喜精神是发源于承德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承德乃至全国人民推进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活力的产业,让农民成为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有魅力的宜居宜业和美家园,需要塞罕坝精神和范振喜精神作为动力支撑。
(作者单位:河北省滦平县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