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江苏华西村建村62年来,创造了令人称道的发展奇迹,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先进典型。2019年7月26日,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进京出席了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总书记握着吴协恩的手高兴地说:“华西村乡村振兴搞得好!”近年来华西村加快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步伐,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华西的发展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充分表明了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无比准确性,充分印证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路径的切实可行性。华西村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华西村龙东湖小区
集体经济 华西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坚实保障
在任何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华西村都坚持解放思想,从华西实际出发,把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坚定性与因地制宜发展的创造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上世纪七十年代造田、八十年代造厂、九十年代造城以及新世纪育人,实现了从农业样板村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再到农村现代化的一次次跨越,走出了一条农村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富裕的发展新路,开创了超大型村庄民主管理体制建设的先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别的地方“抓革命、促生产”,华西村提出“抓生产、促革命”。八十年代初,全国大多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华西村提出“集体重工抓粮,个体修补种养经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华西村结合人多地少以及已经实现集约化、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的实际,提出发展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把全村600多亩粮田集体承包给村里的30名种田能手,把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企业工作。1984年底,华西村动员村民把年终分配的钱作为投资建厂,入股分红,从此逐步形成了具有华西特色的“集体控股、个人入股”的新型股份制集体经济制度,村民不仅可以上班挣工资,而且可以按股分红。1992年,全国很多地方掀起了乡镇企业改制的浪潮,提出“抓大放小”,华西村则根据本村情况实行“抓大扶小”,特别是重点推行“一村两制”: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搞个体,但为了防止公私不分和损公肥私,村里规定不能“一家两制”,更不能“一人两制”,使华西村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华西的发展,首先离不开吴仁宝老书记,他是创始人,也是改革者,他一辈子把让老百姓幸福,当成自己最大的幸福,毫无保留地将一生献给了“三农”事业。他用改革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富华西,从而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老书记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的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也一直非常关心华西的发展,2003年他视察华西时评价:“华西巨变和腾飞的背后,原因是坚持了两个始终:始终高举旗帜、始终坚持发展,这是华西永远保持领先的一个基本经验!”2011年底,中央政策研究室调研了华西的党建工作,并总结了六条经验:一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二是“共同富,但不一样富”,用科学机制激发农民群众创造活力;三是“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不断增添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动力;四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建设环境优美的宜居家园;五是“唯才是用,关键在用”,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支撑作用;六是“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坚强领导核心。2018年初,中央政策研究室再次调研了华西的经济发展、村庄建设以及村民生活等,调研报告中称:华西村发展情况很好,经济平稳、转型成功、总体健康。经济结构合理、村庄和谐有序,村民当家做主生活幸福。华西村党委领导有力、工作得力,落实党中央精神坚定不移。华西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
华西村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产业多元 华西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基础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3年吴协恩担任村书记之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华西人的小康生活,针对长三角地区出现用工荒、环境污染加剧、土地成本提高等新情况,提出“数量转质量、体力转脑力”的转型发展思路,推动产业向三产服务业的布局。一方面,加快钢铁、化纤等传统产业技改升级且坚持不扩产,下决心逐步关停部分企业。至今,陆续关掉了普线、带钢、棒材等10家能耗高、效率低的企业,钢铁部分去产能130万吨,相当于原有产能的三分之一,同时关掉了2家热电厂,每年减少原煤消耗21万吨。另一方面,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与多所院校合作,成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华西山北,建立了高品质稻米种植基地,学习日本技术,种植2000亩地,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的同时,华西村积极拓展旅游服务、仓储物流、远洋海工、农产品批发市场及矿产资源等一大批新兴产业。自2021年1月开始,华西按照“坚定、积极、稳妥、彻底”的原则,实施新一轮改革,推动创新机制、优化管理,增强竞争力。华西以村企分开为根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21年7月19日,华西产业集团成立;10月10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高票表决通过设立。现在,企业、村委、合作社权责职能分开,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华西的产业目前主要分为三个板块:钢铁板块、产业集团板块、村委合作社板块。华西现在就是传统产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三个板块”齐发力,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并排跑。2022年,华西交税7.76亿元,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种植生态大米
富民强村 华西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老书记吴仁宝生前常讲,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小康,是华西村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华西村更加注重强化村民的综合素质、提升生活品质。特别是打造“10米场景圈”,组织党员群众晒家训、说家规、传家风。通过乡贤文化、主题公园、道德讲堂、村规民约等,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每年评选文明家庭并张榜公布,促使大家向先进学习、向优秀看齐。村党委每年通过重大节庆,以及半年度或全年度评优树模,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老书记吴仁宝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给自己定下了“三不”规矩: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从2013年开始现任村书记吴协恩也不拿奖金,只拿每月3500元的基本工资,上级这些年来批给的奖金至今已有1亿元,全部留给了集体。
最初的华西村只有0.96平方公里、667人,随着帮带周边村,如今的华西已有35平方公里、30340人,再加上2万多名外来职工,目前已超过5万人。为更大范围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2017年开始华西村实施“三项改革”:用人改革、制度改革、股份改革,不分本村村民、外来职工,通过规范竞聘,体现公平公正;通过同工同酬,打破“大锅饭”;通过定岗定薪,做到“一个萝卜一个坑”,让所有人有更多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在缩小并入村与中心村的发展差距上,华西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和村居条件。十一村党支部原书记唐龙彪说:“华西坚持共同富裕,不是吹出来的,是实打实干出来的。13个并入大华西的村,当初都是集体经济收入不足万元的贫困村,目前村民人均收入已从6000多元增长到了现在的三四万元。村里每年支出1亿多元发放粮食补贴、各项福利、养老金,还特别照顾困难家庭,不能劳动的每月有最低生活保障,困难家庭孩子上学有补助。”华西村富了“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华西就配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一带十、百带千”的方法,先后为中西部地区举办了100多期培训班,直接培训了1万多名干部、带动10万人脱贫致富。九十年代中期,华西又通过派干部、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远赴宁夏、黑龙江援建了两个“省外华西村”。1999年建成后,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像宁夏华西村,是宁夏开展“移民吊庄”工程时,华西前去援建的。到了九十年代末,老书记又提出“扶贫先扶志,扶志先育人”“输血不如造血”的扶贫理念,这与中央近些年强调的“要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是完全一致的。2001年开始,华西按照行政建制不变的原则,逐步将周边20个村作为直接带动对象,纳入共同发展。2006年至今,华西又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互学交流,进行“智力扶贫”,通过开展大学生村官、新型职业农民、少数民族村官等培训班,累计培训农村基层干部50多万人次,把致富经验传向全国,为决战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江苏好大米
加强党建 华西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治理之道
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有制度的全面保障。在华西,村有村规、民有民约、厂有厂纪,做到了制度全覆盖。为了重新拾起农村的优良传统,华西创新开展了党员联户“1+10”制度,由1名骨干党员联系10户左右村民,全村共有95名党员组长为970户村民家庭服务,每周入户,每月集中学习、传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精神,并以“拉拉家常、谈谈家事”的方式,倾听村民诉求,既畅通了联系干群的“最后一米”,让干部进得了百姓门、解得了百姓忧,也增添了邻里间的“乡情乡愁”。乡风管理,既要讲法,也要讲情,村里的事情村民定,村里的发展村民办。在华西,半个小时内就可以召集全体村民开大会。村里的大事小情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实现了党员联系群众、群众监督党员的全覆盖。现在,华西每个月都召开党委会、经济分析例会、党员联户学习会、联户组长和村民代表会、支部会议等。这些会既是中央精神的落实会,也是畅所欲言的交流会,提出的建议只要是合理的,村里能做的马上做,有难度的争取做,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等待机会做,但要对建议者解释清楚。靠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健全和完善乡村治理,靠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完善企业治理,是华西善于运用党建法宝保证小康的关键一招。从1957年成立党组织,到1984年成立党总支,再到1989年成立村党委,华西村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三农”改革发展、乡村社会治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做到了工作延伸到哪里,党建活动就开展到哪里,企业的经营范围扩展到哪里,党建活动就跟进到哪里。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华西村将继续攻坚克难抓改革、集中精力抓经济、雷厉风行抓落实,始终坚定共同富裕道路不动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继续走好华西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新征程、新阶段中谱写百姓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供稿)
《中国村庄》杂志 第3期 新时代·新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