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要闻 > 正文
 
和美乡村讲求和而不同,警惕“整齐划一”
作者:朱启臻 点击数:621 更新时间: 2023-02-16 来源:新三农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建设、保护农耕文化和农业文化遗产……最新公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和美乡村建设及乡村文化保护。如何理解文件中对于和美乡村的关注?如何守护乡村文化根脉?文件内容又释放了哪些信号?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在接受南方农村报采访时指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对乡村价值的重新认识和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指明了新时代我国乡村现代化的方向。保护以农耕文化和农业文化遗产在内的优秀乡村文化,为国家的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丰富的文化基础。

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申了这一表述。从建设美丽乡村到建设和美乡村,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含义发生了哪些变化?

“过去讲美丽乡村,人们很容易把美丽理解成外表的形式上的美。比如有的地方把沿街的墙刷白了,认为就是美丽的。”朱启臻认为,美丽的本质特征在于和谐。“和美”概念的提出,把中国传统的和文化纳入其中,提醒人们美不是仅仅指外表的形式美,必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什么样的乡村才称得上宜居乡村?朱启臻认为,宜居乡村即适合乡村居民生活的乡村,囊括衣、食、住、行、购物、交往、娱乐等,具体包含住房舒适、卫生整洁、生活便利、办事快捷、方便交往等方面内容。同时,安居、乐业密不可分,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村民就近就地就业是和美乡村创建的前提,而乡村振兴大背景为宜业乡村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乡村振兴新理念围绕着“和美”展开的,无论是宜居,还是宜业,落脚点都是“和美”,“和美”贯穿在乡村建设整个过程中。不过,朱启臻强调,有些地方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片面理解“美丽”,强迫村民把路边菜地变草坪;拔掉院落里的丝瓜、南瓜等蔓生蔬菜,改种花卉;砍掉果树改栽景观树。在他们的审美理念中,草坪、花卉、景观树等才是美丽的,而蔬菜、果树影响村貌。

朱启臻指出,首先,和美乡村建设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和保护自然。因此要坚持“少拆房、慎填湖、不砍树”的理念,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的基础上实现乡村的现代化;其次,和美乡村要讲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追求“一刀切”式的整齐划一,是地方特色的毁灭性灾难。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应该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追求;再次,和美乡村建设要弘扬“和善有爱”的道德观。上慈下孝、守望相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与人为善等传统美德在乡村建设中要发扬光大,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起来。

守护乡村文化根脉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建设,支持乡村自办群众性文化活动。此外,文件特别强调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朱启臻认为,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需要清晰认识三个问题,即乡村有哪些文化,乡村文化保存在哪里,以及如何建设乡村文化。

“农耕文明是民族文化的根脉,乡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库,其中包括丰富的农业文化,如种植制度、栽培方式等很多已经列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在朱启臻看来,地方品种、生产经验、栽培方式、农业信仰、传统农具及其使用等,其中所凝集的生存智慧至今依然对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他看来,通过玉米和大豆的间作来增加粮食产量的做法,就是借鉴了传统农耕文化的智慧。

朱启臻认为,农耕文化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的综合,包括农学思想、栽培方式、耕作制度、农业技术等,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共享、低碳等理念十分契合,所以要传承和挖掘,“乡村振兴所有方面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朱启臻说。

“现在很多人不太明白乡村有什么文化,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对乡村文化的破坏。”朱启臻强调,在理解乡村文化的重要价值的基础上,乡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要尊重农民的创造,农民是乡村文化的传承人,最近一些年通过倡导德孝文化、弘扬优秀家风、通过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建设文明乡村,均是来自基层行之有效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二是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乡村文化建设只有从保护村落开始,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出现建设性破坏。

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此次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加快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广日间照料、互助养老、探访关爱、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

朱启臻教授作为中国老年与老年医学学会农村养老分会主任委员,特别关心乡村养老问题,“相比城市,农村的老龄化问题要严重得多。”朱启臻认为,现在家庭结构小型化,儿女们忙于打工挣钱,子女在赡养老人方面确实力不从心,家庭伦理道德日益淡薄,尊老、敬老、养老传统被弱化。此外,为数不多的技术工也外出打工挣钱了,村里服务业出现了空白。

“房子漏雨、水管漏水、安装玻璃、换煤气罐、家电维修,以及购物、理发、快递收发等,过去依赖邻里互助,现在则越来越依赖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提供服务。”在朱启臻看来,处于这种情况下的老年人,容易产生焦虑、孤独、抑郁和悲观等一系列不良情绪反应。“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完善公共服务,特别是养老服务,是应对乡村迅速老龄化的现状提出来的,所以非常重要。”

朱启臻认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高社会化供给程度,一是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社会和文化资源,大力倡导“孝道”文化,让年轻人认识到尊老、爱老、敬老的重要意义;二是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可以通过组织低龄老年人开展社区养老志愿服务,从打麻将、晒太阳、闲聊等被动的“熬时间”,转向更有社会价值的活动。同时,也要看到乡村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就业特点、文化变迁等对家庭养老的挑战,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为家庭养老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乡村发现转自:南方农村报)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