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岁尾庆丰年,喜迎新希望。一幅以产业振兴为主导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在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向应街道土门子村徐徐展开。
紫云花汐薰衣草花田
扎根·立魂·气象新
土门子村山水格局清晰,生态环境宜人。
这里拥有以紫云花汐薰衣草庄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代表的主题公园旅游区;大连市唯一的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关向应纪念馆的红色旅游区;以小黑山为核心的自然生态旅游区;中国青铜时代遗址红石磊子山遗址、椅圈子山遗址、葫芦洞遗址等一大批文物古迹的历史文物保护区;以吴家小院为代表的特色民宿街区;以槐之乡、紫云花汐为代表的帐篷、房车露营地;以金诚蓝莓基地、华南精品园和“向应红”大樱桃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业采摘大区;以土门子一条街为代表的农家乐特色餐饮……
近年来,土门子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将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作为特色产业,整合利用资源,丰富旅游业态。他们以设施农业,现代农业和打造旅游专业村为重点,发展大樱桃、蓝莓等特色农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美化绿化村屯环境,努力打造一方安居置业的理想家园。
除此之外,村里还充分利用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和乡村文化及民俗特色,开拓旅游发展思路,与国内多所院校签订合作协议,成为了国内多所院校的艺术写生基地。
以青山绿水为根,以民族文化为魂,土门子村走出了一条以农业和生态资源促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促农民致富、以农民致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型农业型旅游发展之路。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四批2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第二批98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土门子村众望所归地成功登榜。
土门子村一角
加法·乘法·路更远
“从前,有座小黑山;现在,有片薰衣草花田”。山依旧,花盛开。“紫云花汐”飘逸着香草的花香,这里是天然大氧吧,陶冶情操的人间仙境,感受爱的天堂。
土门子是大连地区较早依托精品项目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子。精品旅游项目的打造,使土门子村的旅游发展不单纯局限在原有的农家游上,而是朝着更高层次迈进。借助“紫云花汐”的牵动效应,土门子村委会组织村民创建了土门子“农家乐一条街”“商业一条街”“民宿一条街”。同时,通过引进文化客栈、丽江庭院等项目落地,使农业与旅游并驾齐驱,从整体上推进了土门子“旅游+”“文化+”等乡村旅游品位和档次升级。
与此同时,他们还实现了产业资源的多维度融合发展。12年前,土门子村基本以种植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作物为主。2010年,土门子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一加三”的产业融合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坚持并完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产业发展链条,将金诚蓝莓基地、“向应红”大樱桃专业合作社、华南精品园、蝴蝶兰基地等一批有代表性的休闲农业项目充分与旅游相结合。
蓝莓采摘季
为了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土门子村整合多方资源,专门成立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并利用关向应纪念馆、紫云花汐薰衣草庄园等精品旅游项目的影响力和客源优势,穿点成线,形成农业和旅游发展的合力。截至目前,土门子村已累计投资180万元用于发展樱桃基础设施建设,大樱桃园种植面积已突破1200亩,并建有一个高标准的500亩大樱桃示范园区,逐渐形成了万亩樱桃园的规模景观,带动500多村民再就业和增产增收。
除此之外,他们还制定了形式多样、切实可行的鼓励返乡创业措施。人才的返乡,不仅带来了人气,更带来了创意。村里通过“文化+采摘+旅游”模式,借助微信、专门网站强化目标性客户群宣传,对农家小院进行全面民俗化设计。将周边的采摘园和游客联动在一起,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大力发展近郊乡村采摘经济,建成大樱桃、草莓、蓝莓等采摘观光园30多个。同时,还建有众多基地园区,具有代表性的属蝴蝶兰种植基地、多肉植物展示基地等休闲农业项目;积极在新媒体、旅游APP、纸媒等多渠道进行宣传推广,结合“向应小镇”的品牌培育,使土门子乡村旅游实现有效发展,带动了村民增收,实现了倍增效益。
近年来,土门子村不仅先后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国家级荣誉,而且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游客自驾游、近郊游、亲子游的首选。如今的土门子村已经形成了聚集效应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有力地促进了村级财力和农民收入的“双丰收”。截至2022年,村级可支配财力达到400多万元,实现人均收入突破3.6万元。
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让土门子村越来越“火”。当下,他们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现增收“富”村、引智“活”村、文明“乐”村、宜居“美”村、党建“强”村,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