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要闻 > 正文
 
听,第二场“代表通道”传来的乡村“好声音”
作者 点击数:974 更新时间: 2022-03-09 来源:农视网
 
 


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希望的田野上

带领村民发展产业

亲眼见证冬奥会

给村里带来的巨大变化

致力网络助学16

资助了4300多名学生读书

……

这些鲜活的故事

都来自今天(38日)上午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第二场“代表通道”

 

李洪亮  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希望的田野上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新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洪亮接受记者采访。

 

    李洪亮分享了当初自己从一名大学生到村干部的角色转变过程。他说,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2012年大学毕业后,放弃了较稳定的工作,毅然选择来到涌塘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涌塘村是一个移民新村,全村426户、1968人,三面环水、地势低洼,千百年来饱受水患之害,人称“十年九淹,十种九不收”。

    李洪亮刚到村里时,乡亲们并不买账,对他总是客客气气,但是遇到事情总是找本地干部。他发现,村里的杂物占道问题比较突出,便从村庄环境整治着手,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将全村散落各处的60余吨杂物清除一空,村庄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在大家的信任和支持下,2015年李洪亮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兴村富民上多想办法,让乡亲的生活越过越有盼头。

    于是,他带领大家利用当地水资源丰富的优良条件发展“虾稻共作”产业,实现了套种套养,一田双收,开发四季果园、畜禽养殖基地。“现在村里的瓜果、莲藕、优质水稻、小龙虾等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达3500万元。”李洪亮表示,2020年底,他转岗到镇政府工作,想方设法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现在镇上建起了千亩茶叶、千亩油茶、千亩莲藕、千亩中药材、千亩虾稻基地,正朝着打造万亩产业示范园不断迈进。他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用脚沾泥土的力度传递情系民生的温度,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希望的田野上。

 

郭建仁  冬奥会给家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东望山乡元子河村党支部书记郭建仁接受记者采访。

 

    郭建仁来自美丽的冬奥之城河北张家口,刚刚落幕的冬奥会圆满成功,三个赛区之一的张家口也实现了奥运梦想。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郭建仁亲身经历了奥运会的筹办。老百姓拔掉了穷根儿,实现了全面小康。村里建起了智能化的温室和园区,冬天有草莓,夏天有樱桃,一年四季有蔬菜,“鱼菜共生”的种植养殖新模式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村里采摘、研学,去年村子就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园区智能化的温室不但绿色环保,还解决了村民的就业和增收。原来村里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现在已经达到了2万元,还有的达到67万元。2021年,村子还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郭建仁感触地说,元子河村就是享受冬奥红利的一个缩影。正是冬奥会的举办,让家乡张家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穷山沟建起了机场和高铁、高速公路、世界化的冰雪小镇。老百姓出行方便了,腰包鼓了,出去坐飞机旅游的、坐高铁购物的人越来越多。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冰雪运动在他们家乡扎下了根。

    接下来,要围绕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建设,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现代农业和新能源产业。“今年我们村预计投资1亿元,建成300张床位的康养产业,打造200亩的精品农业园区,谋划3万千瓦农光互补的新能源项目。我们要弘扬奥运精神,当好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郭建仁对此非常有信心。

 

刘发英  网络助学守护山里孩子们的梦想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接受记者采访。


    刘发英回望了自己16年的教育扶贫工作及心路历程。1991年师范毕业后,她主动申请到长阳最贫困的黄柏山乡支教。山里孩子上学难,就着土豆咸菜就是一顿饭,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不让孩子辍学,她开始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他们,但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有限了。

    2005年,刘发英试着在网上发出了第一封求助帖子,没想到居然得到了爱心网友的回应,那一刻她真切地感受到,网络有界,大爱无疆。2010年,在长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刘发英创办了“英子姐姐”助学网站,组建了助学团队,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支持。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她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网络助学上。

    刘发英说,16年来,不管山高路远,团队坚持实地走访每一个贫困学生家庭;180多本爱心账本里,详细记载了每一笔助学善款的来源和去向;坚持“一对一”公开透明助学,用行动兑现“不从善款中提取一分钱”的承诺。截至2022年的2月底,刘发英共结识了2000多名国内外的爱心人士,筹集助学善款2900多万元,帮助4300多名学生上学读书,其中有1500多名受助学生考上了大学。

    刘发英现场还分享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201510月,江苏常州退休老人戴先生搜索到“英子姐姐”助学网后,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先后汇款23万多元,资助了12名学生。老人说,他被查出患有直肠癌,担心等不到孩子们毕业的那一天,请她替他完成助学心愿,另外,老人还想捐出200万元设立“英子奖助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2016年的3月,在病房里,老人签订了“英子奖助学金”捐赠协议,如今,奖助学金已连续发放了5年,98名学生获得了奖励资助。

    用生命影响生命,是爱的延续,善的循环。受助学生小娟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到长阳偏远的学校支教,还加入了“英子姐姐”助学团队。受助学生晓琳参加工作后,每年坚持资助有困难的学生,她说她要将这份爱延续下去。还有许多走出校门的受助学生,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了对国家有用的人。

    “不抛弃善良,不放弃希望,不忘记初心。我觉得人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和自豪,就是为他人、为社会认真做好了一件事!”刘发英表示,将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在爱心助学道路上继续守护孩子们的梦想,让山里孩子能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除此之外,第二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还就工匠精神、铁人精神、装备制造业、医护工作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农视网记者综合:新华社、中国网

    编辑 | 孙丽敏 

    主编 | 蒋琳    

    监审 | 钟倩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