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位于余姚市西北部,区域总面积6.08平方公里,全村有1763户家庭,常住在册人口4728人,外来人口3000余人,党员226人,下辖10个前哨支部和6个“两新”企业党组织,企业198家,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谢家路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发扬“富而思进求发展,永不满足创新业”的谢家路精神,突出党建引领,做实做强产业,提升村庄品质,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飞速发展,村社会总产值从2001年的6.0亿元到2020年的55.8亿元,年均增长13%;村民人均收入从2001年的8203元到2020年的54755元,年均增长11.5%;村集体现有可支配收入2200万元,年固定收入700万元,成为经济富裕、治理民主、乡风文明、村庄宜居、百姓幸福的全国名村,是共同富裕的基层样板,2021年,又被评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一、坚持党建引领,为高质量共同富裕提供保障
谢家路村配强班子,优化队伍结构,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强化班子队伍建设。余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谢家路村班子建设,委派原宁波舜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到村担任村书记,并实现了书记、村主任、合作社社长“一身兼”,还挂职泗门镇党委副书记,配强“领头雁”。在书记强有力的带领下,班子成员相互团结协作,明纪律、优作风、强担当,严格落实“6白+2黑”服务为民制度、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充分激发了村干部主观能动与创新意识,党群干群关系和谐稳定,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发展区域党建联盟。村党委在夯实10个前哨支部基础上,积极鼓励辖区企业建立党支部,并以宁波长振铜业党支部、宁波圣烨电器党支部为中心辐射,形成“村企党建联盟”全方位、多维度、高频率互动学习交流机制,着力解决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党建发展不够平衡、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工作联系不够密切、交流平台不够完善等问题,推动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管理高效、共同发展”的党建新格局,促进了辖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也直接带动了村民就业致富。
(三)全方位推行民生普惠政策。谢家路村在传承原有民生福利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村各类民生普惠政策,重点倾向于困难弱势群体、奖优激励等领域,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和更需要的人群上,调整后的惠民政策涉及到养老、医疗、助学、助医、吊唁、老年送餐等11个项目,全年累计支出资金近130万元,由村阳光爱心基金单独列支,该基金由企业与爱心人士参与捐赠,村集体予以兜底保障。
二、破难经济运行,为高质量共同富裕提供引擎
发展是谢家路村不断前行的第一要务,也是共同富裕的本质核心。
(一)“走在前列”实现商贸兴村。早在1998年,谢家路村就建立了村级农贸市场,凭着经营有方、管理规范,商贸市场逐渐红火,并逐渐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商贸发展,形成了能容纳200多摊位的综合性市场和商贸一条街,发包租金近100万元,不仅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也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极大地促进了村民收入的增加。
(二)“筑巢引凤”实现工业强村。谢家路村依托姚北工业园区设立谢家路安置点,村干部托亲挽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凭着坚毅韧劲,村干部们从吃“闭门羹”到企业“抢上门”,改变了村级工业基础薄弱现状,目前全村企业已达200家,其中亿元企业4家,最大的一家是长振铜业,年产值达40亿元,安排就业职工450人,2021年位列宁波市竞争力企业百强第十位。工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全村有2/3的农户从事着二、三产业,2000多名农民变成了工人,还带出了一批办厂经商的能人,促进了村民致富。
(三)“土地变活”实现农业富村。动员全村百姓进行土地流转,启动实施了占地3100余亩的浙江省重点工程A类项目——新大陆农业科技园区。目前,流转土地的村民95%以上参加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解决了村民养老的后顾之忧。农业科技园区设有休闲垂钓中心、千亩红美人基地、艇之梦农场等,并不断拓展园区功能,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提升村庄品质,为高质量共同富裕提供底蕴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工程,需要村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
(一)以建为基,打造景区化村庄。在市镇两级的关心支持下,村里累计投入一亿多元资金,开展了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A级景区村庄、美丽乡村等创建活动,高质量推进了一系列民生实事项目,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全纳管,农房“拆危、拆旧”改造整治提升,村主干道两侧改造及延伸建设,全村5米宽以上道路硬化、黑化及绿化,江河岸景观一体化建设等等,村民居住环境、生活品质得到大大提升。
(二)以文化人,提升村庄软实力。20年来,村累计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建成文化礼堂、公园、欢乐大舞台、文化长廊、门球场、健身路径、老年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同时,支持建立村绷龙队、腰鼓队、合唱队、柔力球队、太极拳队等文体团队,依托文化阵地,广泛开展村民运动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集聚引领,带动区域新发展。谢家路村今年列入宁波市新时代美丽乡村集聚式中心村,计划今明两年重点实施项目18个,投资2895万元。通过创建,实现村庄管理数智化、村庄环境风景化、村庄设施时尚化、服务村民快捷化、党建引领核心化,使谢家路村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从而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四、打造数字乡村,为高质量共同富裕提供动能
进入新时代,谢家路村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提出的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号召,以数字化改革、整体智治为目标,注重数字赋能,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为高质量共同富裕提供动能。
(一)打造智慧“大脑”,一网管民生。针对2020年疫情防控中管控基本靠人、处置基本靠喊、摸排基本靠跑等精准化管理不足的问题,谢家路村新建村综合“智慧室”,搭建了村党建智慧平台、e宁波管理平台、出租房智能化管理平台、平安村居平台、一键呼叫系统等子平台和智能设备,推动形成智治系统高效集成。“平安村居”一期工程将谢家路村480余户家庭监控画面接入村“智慧室”,向群众提供免费“看家”服务;为650余间出租屋免费安装了“智能门锁”,实现了出租房和流动人口的精准管理,推动实现政府、公安、村委会数据即时共享。同时,依托高杆监控和公共区域摄像头,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能第一时间作出处置。村综合“智慧”室对村级河道泵站实现“云管理”,能调节河道自动排水或吸水,实现河道常年保持正常水位;有垃圾或漂浮物入河时,村“智慧室”能自动弹出信息,转发到保洁员处及时进行保洁,实现河道保洁自动化。通过智慧“大脑”,实现了“一屏知村情,一网管全村”,实时掌控全村情况,即时发现问题,即时处置,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至今已发现问题71起,处置及时率100%。
(二)建设基础“细胞”,一键解民情。针对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渠道单一,无法实现点对点实时交互、第一时间处置反馈意见建议等问题,充分运用党建智慧平台,搭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指尖驿站”,推动群众通过手机一键报忧喜、谈看法和党员一键及时反馈解群难,确保党员联户更人性化。自2020年11月系统开放至今,226名党员共联系农户1288户,已收到学习活动等实时信息9341件,喜事好事上报1022起,各类意见建议320条,已解决其中315条,满意率达98%以上。同时根据村民小组、市场、小区等不同类别,将原有4个网格细分为12个微网格,推行网格长竞优上岗,并配备村民全域巡逻车,通过一键呼叫系统,使全域巡逻车3-5分钟到达村庄各个角落,确保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置。
(三)畅通联络“神经”,一站办民事。针对近8000人的治理体量,向上积极争取试点,2021年在申报浙江省未来乡村试点,同时又升级打造“一站式办理”村级数字服务中心,在提供村民社保、计生、民政等代办服务基础上,拓展户口迁移、老年证办理、项目审批等100余项涉农事项,采取“代办点+自助服务终端+网格员服务”的便民服务新模式,推动实现群众“最多在村跑一次、跑一地”。建立“智治”管理服务闭环区,实行“智慧室”、数字服务中心、村民客厅、网格长及上级转交等事件线索中心一站式分拣流转,推动群众烦心事、操心事得到及时有效处置。2020年村数字服务中心、村民客厅累计办理各类涉农民生事项7123人次,服务接待村民达8650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8%。
(浙江省余姚市谢家路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