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可好了,孩子有自己的小屋啦,他以前都是把小桌子放在炕上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一点也不稳当,现在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到自己的小屋的桌子上写作业。”近日,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乳山口镇“希望小屋”受捐者的家中,受捐者父亲十分感谢前来看望、辅导孩子作业的团市委工作人员。
据了解,受捐者的母亲已经去世,他自小跟随父亲长大。父亲因病需常年吃药,劳动力低下,靠务农维持生计,收入微薄,姐姐也在外地务工,生活十分困难。让孩子有一间温暖而又温馨的小屋,孩子放学回家后不再是趴在床上写作业,一直是这一家人的共同心愿。
自全省“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启动以来,团市委与市扶贫办沟通对接,联系爱心施工企业、社会组织及志愿者,通过向儿童所在学校老师了解具体情况、电话沟通、实地走访等方式,确定31个小屋建设名单,逐一制定“菜单式”建设需求,规范前期摸排、施工建设、后续服务等建设工作流程,目前31个小屋已全部建设完成并验收合格。在后续服务工作中,团市委已招募31名志愿者与小屋儿童一对一结成帮扶对子,建立志愿者结对帮扶长效机制,定期入户开展志愿帮扶活动,关注儿童思想品德、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等方面,做好儿童的长期帮扶工作,并组织青少年志愿者捐赠爱心图书200余册。
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团市委以建设省级双零社区建设为抓手,累计开展法制宣传、心理健康讲座、防溺水教育等线上线下活动近50场,发放知识手册300余册,筹建了“乳山市未成年权益保护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了一支包含公检法工作者和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9人的专业队伍,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同时常态化开展“金晖助老”“牵手关爱”等青春扶贫品牌项目,共组织390名青年志愿者结对帮扶195名贫困留守儿童及老人,为5名贫困儿童提供助学金6000元。
团市委副书记陈雪佳告诉记者,“多年的基层共青团工作经验告诉我,只有基层活,才能带动全团工作的活跃度。”善于思考、敏于发现、勇于实践。陈雪佳深切体会到,要从工作的千丝万缕中抽出丝絮并非易事,需要结合我市实际脚踏实地。
为此,团市委积极开展“走基层、听建议、转作风、办实事”活动,与辖区青年“一走访三联系”。陈雪佳说,“在与青年的交流过程中,我了解到很多青年并不清楚共青团能够提供哪些具体服务,这件事情引发了我的思考。”
许多大学生了解家乡的工作机会和就业前景的途径很少,团市委就抓住返乡大学生这一核心群体,并充分借助微信、微博、抖音、QQ等互联网平台做好“青鸟计划”的乳山文章。积极与市内企业对接,开展了“云端筑巢.青鸟聚乳”线上直播招聘会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规划等线上公益培训,并与市外高校乳山籍学子对接,建立网上“青鸟驿站”,定期推送企业实习、就业岗位和人才政策信息。截至目前,已有49家企业发布了193个就业岗位,青鸟驿站累计汇聚了乳山籍学子400余人。
团组织是连接各部门各方面工作的一座桥梁,深入基层是团组织搭建好桥梁、发挥好连接作用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我们在团组织开放日集中开展一些活动,让青年对我们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平常工作时间,我们四天在机关,一天下基层,这是必须要制度保障的。”陈雪佳说,下基层的点是特意挑选的,例如选择大学生村官、基层青年创业者所在的村子社区。
“大学生村官和青年创业者是农村一支很重要的力量,是农村青年的突击队和生力军,农村发展的智力需要他们奉献,因而关注他们走过的路径,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打造一批优秀青年团队,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也想将特点、规律总结出来。”陈雪佳说。
深入基层,将团工作落到实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陈雪佳觉得,通过几年努力改善,很多团工作已从强制性、大规模转为青年自主自愿参加。“现在整体而言,活动规模在逐渐变小,但是小而精,小故事传递大能量,小人物传递大道理。我们通过小微的个体化帮扶,渗透共青团的服务宗旨,让青年人感受到团组织的吸引力,团组织就在身边。”陈雪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