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由受访者提供
青春微记录
张榕 中共党员,1990年9月出生,山西大同人,2012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获理学、管理学双学士学位,中国政法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大学入学之初,张榕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渴望加入党组织。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积极协助辅导员服务同学,认真组织学生开展课余活动,受到了老师及同学的一致好评与认可,于201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加强学习提高,注重党性修养锻炼,不论是学生时期还是工作以来,都坚持“苦、难、累冲在前,享乐、安逸、名利放在后”,以服务同学、服务村民、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张榕担任大同市大同县周士庄镇三十里铺村大学生村官;现在大同市平城区区委办公室,负责信息科的文稿起草、全面深化改革、文件纪要编发等相关工作。
本报记者 吕汉富
6月23日,在大同市平城区区委办的一间办公室内,“90后”青年党员张榕正与该区的一些部门进行电话沟通。正值2020年平城区党政主要领导亲力亲为抓改革项目推进的关键时期,涉及有关教育改革、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月进度台账报送工作需要她来督促、整理、对比。“这段时间非常忙,要尽快把这些工作提前妥善处理好。下周,区委领导要讲党课,我必须去听!”张榕兴奋地对《山西青年报》记者说。
扎扎实实服务
2012年,张榕从学校毕业,带着懵懂与稚嫩,以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来到云州区三十里铺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主要与其他村干部帮助、服务村民。
“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就是在这片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她与其他村官一起,探索种植经济作物,提高亩产收益,在村东北建起了一座座蔬菜大棚;与合作社合作流转土地,贫困户年收入实现了质的飞跃;建抗震房,危房村民乔迁新居,过上了冬暖夏凉的日子;为村民打井接水管,老百姓家里通上了自来水;村干部相互监督提醒,树立了好作风,带动了好村风。
建抗震房时,有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怎么也不肯搬出老旧的危房,村干部轮流做工作,可是老奶奶就一句话:“金窝银窝都不如我这破窑洞。”眼看雨季就要到来,大家都很着急。当张榕主动找老奶奶的儿子研究办法时,敏锐地察觉到了老奶奶的顾虑——怕搬到新房后给儿子、儿媳添晦气。知道了原因,张榕再次来到老奶奶家,在儿子、儿媳的配合下,做通了老奶奶的思想工作,赶在雨季前让老奶奶住进了新居。
在三十里铺村的两年多时间里,张榕第一次在青椒地里浇水除草,第一次在玉米行里点种黑豆,第一次在村民炕头吃莜面,第一次在村委会为村民发放春节福利,第一次体会到为了别人的幸福而努力工作的收获感,第一次认识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和忘我。
兢兢业业工作
在2015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张榕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进入平城区区委办公室工作,除负责信息科的文稿起草工作外,还承担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综合协调相关工作。
六年里,每年年初她都积极与大同市委改革办(综改办)对接改革相关工作,分解落实省、市改革任务,同时,协调区属各部门各单位提出当年改革计划事项,并在此基础上起草制定每年全区改革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为区委改革委统筹安排本年度重大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为推进各项改革落地落实,严格执行“月小结、季汇报、年交账”工作制度,每月对区委书记、区长亲力亲为抓改革事项进行台账管理。针对重难点任务,她多次与牵头单位沟通联络,反复确认每月进展情况,督促各项改革高效推进,确保按时完成改革任务。同时,她还密切关注着全区的改革动态,收集整理典型改革经验材料,为推动改革落实提供学习借鉴,使各项改革相得益彰、同步推进。
随着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张榕时刻不忘学习充电,加强相关理论政策学习,为更好地服务全区改革发展提高工作能力。六年来,她亲眼见证着平城区的转变,切身感受着改革带来的幸福生活,共同享受着改革发展的成果,也为自己能够以共产党员参与改革、服务改革发展而感到骄傲。
谱写无悔青春
2010年入党的时候,张榕还是大学生;2012年参加工作,以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扎根基层岗位;2015年成为公务员,在党办的“三服务”岗位上书写新的人生。三个身份、三段经历,张榕学会了苦、难、累冲在前,享乐、安逸、名利放在后,也明白了共产党员肩负的责任与义务。
2019年6月2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勉励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更加优异的成绩。张榕深知,公务员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人员,所做的工作是一项社会事业。“我将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立足本职岗位,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工作成绩,为‘人民满意’这份崇高而神圣的荣誉增光添彩,不负青春韶华。”张榕对《山西青年报》记者说。
来源:山西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