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社动态 > 正文
 
快看!长春这两个乡村得到央级媒体关注!
作者 点击数:1366 更新时间: 2020-09-22 来源:文明新长春
 
 

长春又被央级媒体pick

近日

《人民日报》、新华社纷纷出手

对长春市两个农村进行了报道

其中九台区红光村

更是登上了《人民日报》

一版的位置

骄傲不?

920

《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文章

'稻村'走上现代农业新路”

关注长春市九台区红光村

《人民日报》20200920 1  

    奔腾的饮马河西岸,广阔的稻田已泛起淡黄色。得益于饮马河水的灌溉,吉林长春市九台区红光村水稻种植远近闻名,素有“稻村”之誉。

    过去,这里以种稻闻名,却没有实现靠种稻致富。种地效益较低,红光村曾有近八成村民选择外出务工。如今,红光村水稻种出了品牌,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村民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

    “如今幸福得满面红光,红光村名副其实喽。”60多岁的村民金英玉前两年结束了外出务工生活,回村安心养老。村子变美,收入提高,越来越多的村民回村创业、养老。

    “稻村”今昔迥然不同。“农业现代化搞上去了,致富走对了路。”村党总支书记赵云熙说。

    耕地入股分红多

    红光村共有1000多口人,耕地面积276公顷,全部为水田。曾经,村里700来人外出务工,土地多流转给周边的村民耕种。

    “辛苦种一年地,也就挣7000多元。”金英玉和老伴很早就把地流转出去,一同外出务工。

    “人都走空了,村子还谈啥发展?”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姜润中深感困惑。2009年前后,红光村迎来新机遇,在政府部门帮助下,利用农业项目资金,购置农机、建设高标准农田。

    “咱们农民一家一户种不出效益,就把地全交给企业种。”姜润中带头成立水稻农机化生产专业合作社,协调全村的水田入股或流转,通过与农业企业合作,村企联营,实现统一经营。

    “水稻连片,打破的田埂变成田。”姜润中回忆说,村里的水田种植面积因此增加了约30公顷。

    近年来,村里共投入2000多万元,将全部水田建成设施完善、农电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同时购置了65台(套)各类农机具,水稻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8%

    “土地规模经营,机械化耕作,省了成本,增了收成,每公顷地能多收入6000多元。”赵云熙说。

    “现在,靠耕地入股每年分红1.4万元,比流转给普通农户增加5000多元。”金英玉说。

    好大米卖出了好价钱

    “看,稻穗动的地方,那是小鸭子。”在村头的稻田边,村企联营企业一方负责人赵德厚讲起稻田养殖技术,“除了养鸭,还养鱼虾蟹,田里一水多用,节水、节肥、节药”。

    赵德厚决心把村里的大米品牌做大。打响绿色品牌,离不开农技支撑。当地农技推广中心和九台区建设的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成为技术后盾。

    “以前施肥撒一片,现在根下一条线,农机插秧时顺便就把肥下到了根部。”九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邱信臣说,精准施肥让红光村的水稻种植节肥10%以上。

    这两年,赵德厚还同农技推广中心推行水稻秸秆还田实验。如今,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绿色防控病虫害等一项项农技在红光村的稻田里扎根。

    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也给红光村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红光村稻田的土壤温度、水温、地块病虫害等情况,时时显示在合作社办公楼的电子屏幕上。平台将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气象监测、无人机航拍、地面传感五大数据融合应用,实现了对稻田不间断的智能监测。

    “监测指标异常,系统就会报警提示。”九台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负责人赵明介绍,农田各项数据相对保持固定,保证了红光村稻米品质标准化。

    “企业将村里的大米打造了‘水清清’品牌,一斤大米少的卖到6元,高端的能卖到40多元。”赵德厚说。

    稻壳稻糠变成新产品

    走过红光村稻田里的玻璃栈道,登上观稻平台远望,稻田中彩色的稻子构成了螃蟹、粮仓等图案。

    全村的耕地合到一起,利用率提高1.5%,灌溉率提高7%,肥料利用率提高2%……赵云熙把地里的账算得精细,“稻田成了风景也能增收”这笔账却是他当初没有算到的。

    现在,红光村的稻田已成了吸引游客打卡的“网红地”。“今年已经有2000多名外地游客到村里观光。”赵云熙说,配合稻田风光,村里还建设了村史馆和九台稻米产业展览馆供游客参观。

    “农村三产融合是方向,未来村里还将做精稻米加工和综合利用。”赵云熙的底气源于九台区围绕稻米深加工的产业布局。

    目前,由吉林农业大学和企业合作的水稻深加工项目已落户九台区,利用水稻加工过程产生的稻壳、稻糠等副产物,开发了面膜、纤维食品等12种产品。

    红光村的产业有了起色,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返乡创业。看到近年村里盖楼房、建商铺,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在外地打拼20多年的金哲雄开始谋划着在村里创业,准备开发特色食品。

    新华社关注长春市宽城区五星村

    在长春市宽城区,五星村是当地出了名的小康村。建起物流基地、发展智慧农业、开展观光项目……靠着实干,几年间,这个曾经无人问津的“城中村”,如今彻头彻尾变了样。

 

图为五星村居住环境的新旧对比。左图为五星村旧照片,拍摄于2016年。右图为今天的五星村。 

    选准带头人 实干渡难关

    在五星村,提起村党委书记杜一宝,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大家能过上好日子,带头人杜一宝功不可没。”村民杨国忠说。

    五星村地处城乡接合部。2010年以来,随着城市扩容、土地征拆,有些村民手握拆迁款,生活却没了方向,甚至“坐吃山空”。杜一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2年,他放下自家生意回村创业。摆在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尽快发展一个能让村集体增收、凝聚村民干劲的项目。

    村子毗邻快速路,距离火车站近,村干部一起商议,何不搞一个物流园?他们反复选址,发现村里一处废弃鱼塘是建设物流园的最佳地点。一个冬天过后,杜一宝带着村民们硬是把7.2万平方米的鱼塘填成了平地。

    20139月,物流园落成,当年就给村集体带来500万元收入。“发展的底气,一下子就足了。”杜一宝说,他也因此“一战成名”。

    “村里要致富,就需要年轻的能人带头。”时任五星村党总支书记的王秋萍说。2014年村两委换届时,她找到组织部门,主动请求让杜一宝担任村里的“一把手”。当年换届选举时,杜一宝高票当选。

 

宽城区五星村建的长春北城水上乐园。

    产业多元化 夯实致富路

    在杜一宝和村干部们看来,仅靠物流园还不够,多元化的产业支撑,才能给村民们持续带来收入。

    在五星村村部的大屏幕上,水稻长势、气温气象等数据一目了然。杜一宝指着屏幕说:“这是我们的稻田。”

    村里没了耕地,稻田从何而来?原来,村两委看好现代农业的前景,在几百公里外的集安市承包了5000亩稻田。他们还建起数字农业平台,不仅可以远程监控稻田长势,还能实现农产品溯源。高标准的种植方式,让五星村的大米备受市场认可,如今已销售到了全国16个省份。

    位于五星村的纪家水库,原本作用是灌溉田地。随着土地征拆、农民上楼,

    原来的小水库失去功能,渐渐变成臭水泡,让人避之不及。

    守着离市区最近的一块水域,荒废了太可惜。杜一宝带领村干部走访调研,发现市民对观光旅游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何不把纪家水库改造成一个游乐场?20169月五星村成立了水上乐园公司,开始治理水体,修建项目。当年12月,乐园如期开业,到了2017年夏天,水上娱乐项目也都修建完成,淘气堡、水滑梯……日接待游客超过3000人次。

 

图为五星党性教育基地村史馆内的“笑脸墙”。 

    村子强起来 小康生活美起来

    从平房到楼房,从臭水泡到新园区,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发展……这几年,五星村集体资产从不足70万元,发展到超过5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

不断壮大的集体经济,是村民们奔小康最大的底气。“我和老伴都在村里打工,一个月能收入6000元。”60岁的村民孟庆华说。

    针对一些不愿到村集体企业打工的村民,五星村还引导大家办起小商店、理发店,有效对接了附近小区居民的需求。“村民缺资金,我们出面对接银行贷款,贷款困难的,村集体借钱给村民。”杜一宝说。目前,村里有100多户村民做起了“小买卖”,收入十分稳定。

    在五星村村史馆入口处,一个巨大的“笑脸墙”十分醒目,村民的一个个笑脸,拼接成了五星村的地图。村党委副书记李成军说,村集体每年民生支出大约200万元,不仅对全村“五保户”和贫困户进行兜底保障,还对考上大学的村民子女进行奖励。今年计划建设一所养老院,进一步减轻村民们的养老负担。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