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粮食总产实现建国以来首次连续六年增产,全省农民收入在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突破8000元,增幅超过9%,提前一年达到以省为单位全面小康指标值。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围绕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的目标,结合江苏“三农”实际,着力主攻“六个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增长动力由主要依靠土地、农资消耗,向更加依赖科技和资本驱动转型升级。江苏经济发达,科教实力强,但人口密度高,耕地资源少,环境容量小。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潜力,必须把农业增长的动力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益的轨道上来。要充分发挥江苏科技、资本等优势,尤其要发挥现代农业科技在稳粮增收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活劳动投入,向更加注重可控的设施生产和机械化转型升级。传统农业受制于土壤、温光水气等自然因素影响,主要依靠活劳动投入,很大程度是靠天吃饭、“望天收”。针对江苏土地资源少、劳动力成本相对高的特殊省情,我们必须把设施农业和农业机械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主体由兼业化的小农户,向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市场主体和职业农民转型升级。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优质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兼业化”发展日趋明显,留守农业的从业人员“妇女化、老龄化、低文化”现象突出。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强职业农民培训,加快改造传统小农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提高专业化生产经营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四是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型升级。实践证明,没有规模,生产经营成本降不下,土地产出率就不会高;没有规模,农业标准化推不开,农产品竞争力就不会强;没有规模,生产专业化上不去,农业兼业化格局就无法改变。江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条件较为成熟、基础良好,各地要抓住时机更大力度加以推进,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促进人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
五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并重转型升级。由单一的生产性农业向多功能农业转变,是当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区别于传统农业经营形态,多功能农业从内涵到结构均已发生重大变化,食品和原料供给是最基本的功能,生态保护、能源原料、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不断拓展。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必须重新考量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功能的多种需求,积极开发农业功能,创新农业经营业态,大力发展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六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内涵由注重一产,向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型升级。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以产业链、产业带、产业群为基础,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联结和融合,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打造农产品生产大省、加工大省、流通大省。重点是做强一产,突破单位产出,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做大二产,突破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活三产,突破市场营销,提高流通服务水平,构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围绕“六个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今年江苏农业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目标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稳定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种足种好3000万亩水稻;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40万亩;继续推进绿色江苏建设,新增植树造林15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民合作组织、规模经营、高效农业、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四位一体”发展;强化农业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加快农业系统自身建设,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2010年,是新的困难和新的机遇并存的一年。做好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江苏农业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振奋精神,把握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建设具有江苏特点的现代农业,奋力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
作者:江苏省农委主任 吴沛良 责任编辑:蔡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