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要闻 > 正文
 
立足“三农”工作推动城乡统筹
作者:cuncuhui 点击数:2428 更新时间: 2010-02-08 来源:农民日报
 
 

——访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 

  1月31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记者就一号文件关于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要求及有关政策,采访了参与一号文件起草的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

  记者: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

  宋洪远:首先,这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我国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加快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就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这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主题的基本依据之一。

  其次,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迫切需要。去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要求,就必须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这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主题的又一个基本依据。

  第三,是巩固农业和农村发展好形势,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后劲的需要。近几年来,在中央一号文件有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农业生产连续6年丰收,农民收入连续6年保持较快增长,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要保持这种良好发展势头,增强发展后劲,也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

  记者: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中央下发的第七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这个文件与前六个中央一号文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宋洪远: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与前六个一号文件相比,在基本认识、基本方略和基本要求上是相互衔接、一脉相承的,但在工作部署、政策安排和具体措施上也有不同的特点。一是更加突出改革创新,在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体系、制度安排上都有新的突破;二是更加突出基础建设,在提升农村发展支撑能力、强化农业物质基础上也有新的部署和安排;三是更加突出强化政策,在提高政策含金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政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上又有新的举措。

  记者: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强调的第一个重点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我们应如何把握这个重点的思路和要求?

  宋洪远:自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来,我们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理念,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和新举措,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也必须看到,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还在扩大,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差距十分明显,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主题把“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作为重点之一。

  围绕着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去年12月末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以下四点基本要求。

  第一点,是牢牢把握加强“三农”工作这个根本立足点。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统筹城乡的立足点放在加强“三农”工作上,国民收入分配要真正向“三农”倾斜,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要切实放到农村,改善民生的举措要更多惠及农民,不断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第二点,是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会议强调:促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一方面要将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促进土地增值收益更多地用于农村建设。

  第三点,是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会议强调: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双轮驱动”、互促共进。既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增强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城镇化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村和农民。又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既要让留在农村的人能够安居乐业,又要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第四点,是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在提供公共服务、放宽城镇户籍准入、扩大城镇住房保障覆盖、实现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让进城农民工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权益。

  记者: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强调的另一个重点是“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我们应如何把握这个重点的内涵和措施?

  宋洪远:首先我们不能把这个地方讲的“基础”仅仅等同于物质基础设施,也不能将农业的基础支撑和基础服务、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基层组织等排除在“基础”之外。文件强调的“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对此做出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明确指出: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既包括强化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贯彻统筹城乡的基本方略,又包括稳定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依靠农业科技的基本支撑;既包括强化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又包括强化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造就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人才队伍。”

  围绕着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今年的一号文件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

  第一,在国家投入方面,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文件提出了确保三个优先:一是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二是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三是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在农业补贴方面,强调增加资金规模,完善补贴办法。文件明确了三个扩大:一是扩大良种补贴品种;二是扩大农机补贴资金规模;三是扩大补贴政策受益范围。

  第三,在金融支持方面,强调增加农村信贷投放,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文件提出了三个措施:一是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二是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是要求确保三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

  第四,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强调要抓住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文件突出了三个重点:一是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二是把良种培育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三是把主产区作为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重点。

  第五,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强调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文件凸显了三个亮点:一是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二是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三是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和建材下乡。

  第六,在推动城镇化方面,强调推进制度创新,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文件提出要实现三个突破:一是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当地居民的同等权益;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三是实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土地政策、财税政策和投融资政策。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