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10月21日电 10月18-19日,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第十九届全国“村长”论坛江苏张家港永联村顺利召开。2000年成立,以全国60万个行政村、500万“村官”为主体的全国“村长”论坛,是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干部相互交流沟通的唯一全国性平台。十九年来,全国“村长”论坛一直致力于加强我国村庄经验交流,实现多方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为推动各地村庄相互交流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本届论坛主题为“共建共享·文明富裕”,来自全国各地的1100名发展成就突出、发展特色明显的村庄代表和专家学者齐聚永联,共话乡村振兴。
主论坛上,关注农村发展的专家们在报告中深刻分析了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路径和方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在演讲中指出,农民与国家、土地、村社、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乡村转型与治理困境面前,必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国务院参事刘奇还指出生活富裕不只是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同样重要,不能用工业文化代替农业文化,不能用城市文化代替乡土文化,不能用现代文化置换传统文化,不能用注入式的文化替代融入式的文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兴教育、续文脉、修志书、承记忆、学科技、定村规、立家训、守诚信等方式,让村民参与其中,激发村民创造活力。
分论坛从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乡村治理等三大方面解读了乡村振兴中的核心要义。在讨论产业振兴共同富裕的路径与方法过程中,“三农”专家卢水生指出,当前许多农村面临一方面资源闲置、一方面村破民穷的困境,要想实现产业振兴、共同富裕,就必须进行“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进行“三变改革”,要明确资源整合是重要基础、股份合作是有效形式、三产融合是基本路径、共同富裕是根本目的。
无论是乡村振兴战略还是“三变改革”,都要求乡村产业的发展。只有乡村产业兴旺,才能富裕农民,繁荣乡村集聚财气和人气。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大行的代表之一,在此次论坛上也表示了对于乡村发展重视,介绍了工商银行为支持乡村振兴实行的具体举措,如持续加大投入,积极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借助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信息科技和金融科技,和乡村开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合作,为乡村发展提供有力地技术和金融保障,开创“智慧乡村”。
此次论坛的承办方张家港市永联村,被誉为“华夏第一钢村”、“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然而四十多年前的永联村却是一个由长江滩涂围垦而来,当地最小、最穷的村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永联人大力弘扬“敢破敢立、自强不息、团结奉献、实干争先”的精神,打破“以粮为纲”禁锢,挖塘养鱼搞副业;冒着“割尾巴”风险,卷起裤脚“无米之炊”办钢厂;抢抓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机遇,建设亚洲最大的农民集中区——永联小镇,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牵引,带动城镇化建设,进而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在论坛上和各位乡村代表分享了永联村长期以来的建设经验:由村企合一向村企合伙、村企合作转变,由政经合一向政经分离转变,重视共建共享,由小村庄办社会向公共管理均等化转变,由村民自治向社区居民自治转变,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永联村的发展经历是不可复制的,但永联的建设经验,值得每一个乡村认真学习,并根据自身情况创新发展,走出属于自己的乡村现代化之路。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此次全国“村长”论坛,专家们介绍智慧成果、示范村分享建设经验、代表们平等交流畅所欲言,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落实,也是对全面小康的有力助推。共建、共享、共赢,全国各地的乡村,将继续奋进在现代化路上。(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雁 通讯员 王资博)
责编:张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