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农民欢庆丰收、迎接新春的时候,新世纪连续第七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发表了。喜讯传遍大江南北、村村寨寨。冬天的脚步渐行渐远,一号文件像春风一样,温暖着亿万农民的心。
此前连续6个一号文件,年年有新政策,年年送“大礼包”,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成效不断扩大,开创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多年难得的好局面。今年的一号文件又有哪些新亮点?“三农”工作又有哪些新举措?9亿农民又将得到哪些新实惠?日前,记者专访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中农办的负责同志。
连续七个“一号文件”锁定“三农”,传递出什么政策信息?
2004—2009年,中央已连续出台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强农惠农政策密度之大、力度之大、突破之大,前所未有。这几年,“皇粮国税”免了,补贴年年增加,农业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农村形势持续向好。在这种情况下,第七个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传递出什么政策信息?
“这些年来,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已经成了一个公认的政策风向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的坚定决心。年年到这个时候,亿万农民都等着、盼着呢!”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农办主任陈锡文笑着回答我们的提问。
一号文件年年发,但针对性各有不同。
“今年的一号文件非常重要,不仅对‘三农’工作,对全局工作也非常关键。”陈锡文介绍了今年文件出台的三个重要背景。
首先,“三农”向好,全局主动。经过了去年那样的困难,上上下下各个方面对这一条都体会深刻,高度认可。经过艰苦努力,去年农产品供给充足,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对我国经济较早开始回升、实现“保八”目标,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多年重视农业的结果。从目前情况看,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今年形势可能更加复杂。外部环境存在很多变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任务紧迫而艰巨。继续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对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稳定大局,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其次,增产增收,如何持续。粮食连续6年增产,连续3年稳定在1万亿斤的台阶上,近40年来是第一次;农民人均收入连续6年增幅在6%以上,首次突破5000元,20多年来也是第一次。这样的成绩真的来之不易。但是基数高了,保持很难,突破更难。支撑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弦已经绷得很紧,基础脆弱、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日益凸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粮食越是连年丰收,出现减产的概率就越高;农村形势越好,越容易思想麻痹,出现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能不能继续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是十分严峻的问题。
第三,城乡统筹,才能破解“三农”难题。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对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需要固本强基。“三农”工作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对很多新挑战、新问题。在新形势下,破解这些难题,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决不能只在农业内部做文章,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下功夫。农业基础打牢了,经济发展才有持久动力。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新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必须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的好势头不逆转。
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这是一个着眼全局的重大决策。
主题为何强调“统筹城乡”“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政方针,但在一号文件的标题里却是首次使用;前面的6个一号文件,标题中也曾出现过“加强农业基础”,这次为什么仍然将夯实基础写进主题?
中农办副主任唐仁健说,新时期的7个一号文件都贯穿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理念和方针,它们在指导思想和政策走向上一脉相承、不断递进;在框架体系上相互照应、不断健全;在具体内容上深化创新、不断丰富。今年文件的主题,是党中央在大范围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反复讨论、慎重确定的。确定主题,为的是围绕重点,研究和出台新的政策。
“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和“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基础”的关系怎么理解?唐仁健说,两句话是一个连通的整体,但重心在后面,也就是说,要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不是真正统筹了,最终也要看是不是真正夯实了基础。这个基础不是狭义的,应该包括对农业农村的基本认识、基本政策、基础设施、基层服务体系和基层组织等多个方面。
统筹城乡发展,十六大破题之后不断填补政策空白、充实政策内容,有些方面更是从无到有,具有划时代意义。近年来,农村公共事业稳步发展,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低保、新农合、新农保快速推进。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不断改善,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更多保障。然而,资源要素仍在向城市集聚,城乡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仍在拉大。关键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仍没有真正建立,特别是对“三农”的投入政策还缺乏制度保障。因此,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力度,非常有针对性。
为什么强调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因为历史欠账太多,农业基础仍然薄弱。虽然实现了粮食“六连增”,但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粮食继续稳产增产越来越难,后劲明显不足。而且,在连年丰收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防止忽视和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
尽管近年来国家逐年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但相对投在社会事业上多,投在农业生产上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多,对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与农民密切相关的小型基础设施投入少。2009年,中央财政“三农”预算支出7161亿元。其中用于农业生产的2642亿元,用于农民“四补贴”的1230亿元,这两项共计3800多亿元,也只占中央财政“三农”预算总支出的一半左右。
文件提出了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陈锡文说,这五“把”,是从全局的高度来提的,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努力方向。文件提出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任务,重点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二是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三是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四是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五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夯实农业基础,政策向何处发力?
2009年历史罕见的干旱,让我们更加看清了两个事实:一是国家连续不断地扶持加强农业,卓有成效。由于抗旱设施和农业技术的支撑,仍然取得了全年粮食丰收,而历史上同样的旱情,粮食要减产10%—30%。二是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亟待提高。全国54%的耕地仍“靠天吃饭”,50%—60%的中小型灌区设施老化失修。农田水利设施脆弱,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世纪以来的6个一号文件都强调加强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那么,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向何处发力?
陈锡文说,在延续近年来中央关于农业农村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基础上,今年一号文件还提出了新的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是健全投入机制。尽管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家财政收支相对紧张,但文件仍然明确,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确保“三个优先”,即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坚持对种粮农民的直补政策,明确“三个扩大”,即扩大良种补贴品种,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规模,扩大补贴政策受益范围,将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完善适合牧区、林区、垦区特点的农业补贴政策;按照存量不动、增量倾斜的原则,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
三是持之以恒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调抓住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突出“三个重点”,即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把良种培育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把主产区作为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重点。
文件明确提出,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按期完成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规模,新增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抓紧建设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扩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范围,积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
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把800个产粮大县的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建立稳固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加快改善民生,农民又得哪些实惠?
水电路气房、文化教育科技社保,是关系农村民生的大事,也是农村发展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在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推动下,9亿农民的生活持续改善。唐仁健认为,农村公共事业不断加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最突出的体现和最大的亮点。
2009年,即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农村民生建设也未放慢步伐;2010年,改善农村民生成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今年的一号文件在农村民生领域再次“亮点”频现。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就业与农民增收密切相关。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仍需努力。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要让农民工就业有岗位,生活有保障。
保障是民生之安。今年的一号文件传递明确信号。2010年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还将稳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水平均会提高,新农保试点将稳步推进,农村低保将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网正越编越密。
安居是民生之愿。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正在提速,全国已有超过90%的试点工程顺利开工。一号文件提出,今年将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垦区棚户区改造,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农村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也将抓紧实施,农网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有效启动农村市场,让农民得到实惠。一号文件明确,今年家电产品最高限价将大幅度提高,各省份可以在补贴范围内根据本地实际增选一个品种,国有农林场(区)职工也将享受补贴政策。选择范围扩大了,受益人群也增加了。
新的民生政策强力出台,已有的政策也将延续使命。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坚持农村开发式扶贫方针,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改革联动,政策又有哪些突破?
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是今年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
陈锡文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城镇化是滞后的,在认识上也有偏差。一些地方搞的是土地的城镇化和城市的美化,与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关系并不紧密。资源要素从农村大量流失了,可是农村人口并没有同步转化为城镇人口。目前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但他们依然很难融入城市生活。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稳步推进城镇化方面有新突破,提出了新要求,今年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这意味着农民工在“农转非”和就业、社保、子女就学等方面将更快实现他们的愿望。
一号文件还提到,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这意味着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将成为农民工的安家之所,他们将逐步告别常年住在简易工棚里的生活。
“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首次在中央文件中出现。“80后”、“90后”农民工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配套政策,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要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制约城镇化发展的资源要素瓶颈也有望逐渐破除,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将逐步增强。
统筹城乡发展,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城乡双赢。但在城乡发展长期失衡,“三农”仍是“短板”的背景下,相当长的时间内应当让农村“多赢”一些。
陈锡文说,即使城镇人口比重达到70%,还有相当多的农民生活在农村。当前加快“三农”发展,必须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深化改革,让农村发展的活力进一步迸发。
针对目前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来源不足的现状,一号文件提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将扩大,奖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农民合作社将给予补助。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将获得支持。
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积极推进林业改革,深化集体林改确权到户。随着各项改革的有序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将更加生机勃勃。
记者:江夏 张毅 夏珺 朱隽 (责任编辑: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