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社动态 > 正文
 
山西汾阳贾家庄: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
作者:本报记者 刘素清 通讯员 张航 凌洁报道 点击数:1769 更新时间: 2019-05-13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山西汾阳贾家庄:共同富裕的一面旗帜

    在村民祁宏莲最近半年的11条朋友圈里,有7条和贾家庄有关。这个位于山西汾阳市东北角,和“酒都”杏花村毗邻的村庄,的确有太多值得贾家庄人引以为豪的地方:闻名省内外的恒鼎建材业、名酿贾家庄盛世酒、每年吸引游客数百万计的4A级生态园景区,大家云集的吕梁文学季也在贾家庄的“作家村”召开……而更重要的是,这些产业都属于村集体,与每一位村民有关。

    在贾家庄村史展览馆里,村妇联主任张宏岩自信地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一个村庄能拿到的全国性荣誉,我们贾家庄都拿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生态旅游村镇”……数不胜数的奖杯奖章,令人目不暇接。

    这个拥有6.5亿集体资产、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村庄,被不少媒体称为“山西第一村”。 也是全国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贾家庄近70年的集体经济发展历程,可谓独树一帜。而“山西第一村”背后的故事,称得上波澜壮阔,引人入胜。

    安居乐业

    记者跟随村民老宋穿过贾家庄村的一条条街道。村里的水泥路干净整洁,路旁屋舍俨然,不少人家的门口停着小轿车,其中不乏宝马、奥迪。

    记者在贾家庄村口遇见村民宋克强,那时他正和几位妇女在村头的田里除草。记者上前询问,80岁的宋克强被妇女们笑嘻嘻地推荐出来:“让老宋讲!老宋讲得好。”

    头戴草帽的老宋,虽年已八旬,但使起铁锹来并不显得费力。他告诉我们,早上听到村里要除草的广播后,就带着铁锹、锄头来到此地,义务除草。随后,老宋邀请记者到他家坐坐。

    放在老宋家立柜上的一张全家福吸引了记者。老宋和77岁的老伴坐在正中,身后是满堂儿孙。

    坐在炕上,老宋向记者回忆起了他幼时的贾家庄。

    生于1939年的老宋,童年时代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贫困饥饿。新中国成立前的贾家庄,战乱不断,碱涝肆虐。尤其是在日寇侵占汾阳时期,贾家庄的土地大片荒芜,民不聊生。

老宋记得那时有几句民谣:院里有水家里湿,坐在炕上能洗足。烂塌火炉破瓦房,炕上睡着病婆娘。生疮害疥打摆子,辈辈过不上好时光。有女不嫁贾家庄,嫁到贾家庄受恓惶。

    如今,村里的姑娘更愿意嫁给本村的小伙,老宋儿媳也是本村的。老宋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幸福。闲不下来的他,每天都帮村里干点轻活。到了饭时,他就带着老伴到村文化活动中心,吃专供给70岁以上老人的免费餐。

    记者看到,老宋家的门口有棵老槐树。槐树茂盛苍幽,深褐色树干上贴着一副红联,横批是“安居乐业”。

    集体经济的先行者

    在贾家庄村史展览馆里,记者了解到贾家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合作化发展情况。

    1952年,中共中央发出了互助合作的号召。时任贾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的贾焕星,带领村里的19户农民,办起了汾阳县平川地区的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4年,合作社社长贾焕星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贾家庄被定为全省十个合作化试点之一。不久,全国农村迅速掀起了合作化的高潮。

    然而,贾家庄合作化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初级合作社取得成效后,由乡政府申报,汾阳县委批准,包括贾家庄在内的四个村庄成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于制度不完善和盲目冒进,合作社连续两年减产减收,社员积极性被严重挫伤。不久后,“大跃进”运动开始,贾家庄的合作化运动再遭挫折。

    直至1959年,中央召开郑州工作会议,纠正“大跃进”中的极左做法。贾家庄认真领会中央精神,根据本村实际,重新制定了分配办法,调动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农业生产。此后几年,贾家庄的合作化体制不断巩固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一套管理制度。

    在贾家庄文化体育广场上,“一百把镢头闹革命”的群雕肃然屹立。张宏岩介绍,这是一个被贾家庄人深深铭记的故事。

    1953年春天,眼看要到了播种的时候,合作社却还有300亩土地没耕。眼看就要误了农时,合作社立即派人去向本村的吕维光雇佣牲畜。在遭到后者的刻意刁难后,合作社的社员们群情激愤。经过讨论,合作社决定采用人拉犁和人刨地的原始办法。

    于是,合作社抽调社里的30个最强劳力拉犁耕地,组织了100个强劳力用撅刨地。合作社的男女老少齐上阵,白天黑夜,不知疲倦,用4天时间,翻完了300亩地,一时传为美谈。地翻完后,合作社又遇到了种子短缺的问题。于是,不少社员主动捐出了自家口粮,还有社员变卖金银首饰,换来种子。

    直到如今,贾家庄人依旧为这个故事感到无比自豪。

    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至1965年,贾家庄多次受到中央和省、地、县的表彰和奖励,贾焕星、赵玉芳、宋树勋等七位村干部被评为省级劳模。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贾家庄,称得上是山西农业战线上的一面光辉旗帜。贾家庄人不畏困苦,将集体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走集体化发展道路的理念从那时起,就在村民们心中坚定不移。

 

    改革创新的探路者

    1979年,农村改革的大潮席卷全国。当时,社会上出现一股“下放越彻底越好”的潮流。几乎一夜之间,周围村庄的集体土地财产都被“分光散尽”。不“随大流”的贾家庄陷于“四水围村”境地。在决定老先进村命运的关键时刻,村党支部书记邢利民同志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冒着被“撤职罢官”的风险,坚持从本村实际出发,该“放”的坚决放,不该“放”的坚决不放。他反复学习中央精神,广泛了解村民意愿,深入考察比较不同类型村庄集体被“分光”后的情况,于1982年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田到户、五统集中”的双层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方案,这样既解放了生产力,又稳住了农业基础。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场上符中央精神,下合村情民意,凝聚着贾家庄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精神、胆识、气魄和责任感的历史性变革。

    现年六十九岁的邢利民,被村民亲切地称作“老支书”。

    记者见到“老支书”时,他正在村工业文化创意园区,查看贾樟柯“种子影院”的施工情况。他告诉记者,这座利用原村办水泥厂的设施改造而成的影院,将会成为中国第一座村庄艺术影院。

    在邢利民身后,是建于1995年的村办特种水泥厂。如今,这座水泥厂的机器早已停歇。夕阳映照下,锈迹斑驳的巨大管道显得沧桑沉重。2015年被关停后,这座承载着贾家庄人记忆的水泥厂,经改造利用,以工业文化创业园区的方式继续存在。

    在当年,正是这座水泥厂令贾家庄人“扎紧裤腰带”,背水一战。

    19941996年,是贾家庄的集体企业最困难的时期。那时候,贾家庄投资的几个企业,缺乏先进技术和设备,利润微薄。用老支书的话来说,“一直是小打小闹”,又赶上国家压缩投资,资金问题日益严峻。

    经过深思熟虑,邢利民决定,上马10万吨特种水泥厂,改变贾家庄集体企业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然而,这个耗资巨大,短时期无法盈利的项目一经提出,贾家庄的干部群众心里就打起了鼓。

    “贾家庄在当时只有这条路可走了,只能破釜沉舟了!”邢利民回忆道。

    资金困难,成为建设特种水泥厂遇到的最大问题。工程开工后不久,村集体仅有的一百万元资产就耗光殆尽。而在当时的国家政策下,集体经济贷款异常困难。

    于是,邢利民卖掉了自己的美国产“道奇”,又向亲朋好友东拼西凑。然而相比于巨额的工程用款,借来的钱只是杯水车薪。几天时间,满头愁绪的邢利民,头发白了许多。

    就在邢利民感到走投无路时,全村干部群众,纷纷慷慨解囊。

    “我记得当时村里有个叫武二青的青年,有智力缺陷,他把自己打扫卫生赚的3块钱捐了出来。还有个叫宋玉良的老人,听说村里要办水泥厂,可他拿不出钱。就把自己藏了好多年的两瓶酒,还有一篮鸡蛋给我送来。”邢利民向记者回忆。

    西安水泥设备制造厂厂长刘归国,听说了贾家庄村的故事后,深受感动。和邢利民接触后,刘归国觉得他为人正直,值得深交。不久,刘归国就将价值200多万元的设备送到贾家庄,他告诉邢利民:“啥时候水泥厂赚了钱再给我!

    经过18个月的奋战,特种水泥厂提前一年竣工。

    多年来,这座水泥厂从年产10万吨发展到50万吨,累计创造了近五个亿的财富,助力贾家庄村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贾家庄村实现共同富裕史上的一座丰碑。

 

    打造新名片

    在工业文化创业园区旁,是举办吕梁文学季的“作家村”——文澜苑。

    贾家庄和新中国文学结缘已久:“山药蛋派”作家马烽曾在这里,以贾家庄人物为原型创作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著名作家谌容曾以贾家庄合作化和人民公社为背景,写作长篇小说《万年青》;词作家乔羽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人说山西好风光》……

    “文澜苑”拥有六座“民国式”建筑,设计风格中西合璧,别具一格。

    讲解员告诉记者,冯玉祥、梁思成、林徽因、费正清、万德生、恒慕义、恒安石、卫天霖等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都曾在汾阳居住。贾家庄将他们曾居住过的宅院进行仿建复制,作为作家村的主体建筑。

    现任村党委书记邢万里说:“建作家村是贾家庄人的心愿,为的是报答作家们给这块土地带来的精神滋养;而选择复建那些民国式建筑作为作家的主体风格,也是为了文化传承,并表达我们对那些在汾阳生活过的中外名人的真情感念。”

    1995年,特种水泥厂刚刚投产后,邢利民就计划在村里建个公园。彼时,旅游概念虽还未被提出,但邢利民觉得“土地不能浪费了”。

    村里的砖窑废弃后,那块面积不小的土地荒草丛生。一贯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邢利民和党总支一班人几经考虑,毅然决定要把这块坏地变成好地,优化生态,造福子孙。

    建造公园的计划一开始并不被看好。“人家谁去你家村里逛公园了?”有人告诉邢利民。然而,他的热情却并未因此受到打击。“那些地都不能用了,没法种庄稼了,我就想着在村里建个公园,将来富裕了,农民也有个溜达处。”邢利民说道。

    多年后,那座小公园发展成为贾家庄生态园。现在看来,当年建造农村公园并非是无心插柳。在贾家庄的集体经济日益壮大后,这座生态园也开始反哺贾家庄,成为贾家庄村从第二产业成功转向第三产业的主阵地。

    这座位于贾家庄村东北角的生态园,紧靠村庄,占地200余亩,是一处集观光旅游、文化娱乐、科技教育、种植养殖和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园林。生态园以山、湖、瀑、路、桥、田为载体,让花、草、树、鱼、鸟、禽作主角,绿化、湖水面积占到全园面积的85%以上。

    记者发现,生态园虽然是人工建造,但处处都顺应着自然生态。在生态园东部,记者看到一座巨大的“天下第一根”造型。讲解员告诉记者,这是用原来烧砖的废窑改造而成。修旧利废,自然纯朴,是生态园的一大特色。

    文化与生态,成为贾家庄村越来越响亮的新名片,为贾家庄的共同富裕,开辟了新道路。

    一个村民眼中的贾家庄

    1986年,村民祁宏莲初中毕业,进入村办印刷厂工作。在那里,她和如今的丈夫相识相恋。那是贾家庄办起第一批村办企业的年代。

    “那时候,就想在本村找个对象,不想出村,觉得就我们村好!”祁宏莲笑着告诉记者。

    生于1970年的祁宏莲,家里兄弟姐妹众多,记得童年时代家里日子过得紧巴。80年代,贾家庄的集体经济腾飞开始起步,她感觉到“贾家庄和其他村就是不同。”

    80年代,村里就拓宽了马路。那时候,大家觉得村里修这么宽的路,没有必要。现在看,还是老支书看得远。到现在我们的马路也不显得落后!”祁宏莲说道。

    生下二儿子后,祁宏莲进入村办幼儿园工作。正式上岗前,由村里出资,她读了两年职业幼师。后来,祁宏莲自考大专。如今,她已是村办幼儿园园长。

    “要是没有村里这么好的条件支持,我也没有今天。”她笑着说道。

    贾家庄的集体主义经济腾飞,让这里的村民们实现了共同富裕。村里修建“幸福苑”小区后,祁宏莲家分到一套住房。后来,一家人又搬到一套带门面房的两层洋楼。

    如今,祁宏莲一家生活富足。提到刚参加工作的二儿子,她坦言,“如果有需要,我和老公有能力在太原给他买一套房。”

    祁宏莲觉得,贾家庄多年来的变化可谓巨大,但村领导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的初心却未曾改变。“作为村民,我们真的从心里感谢我们的领导。”她说。

    在经济腾飞的同时,贾家庄的精神文明建设并未落下。

    “村里每年都会进行文明礼仪、道德、科技培训活动,人人都得参加。而且还有相应的考试和考核,考试成绩高的,村里会颁发荣誉称号。”祁宏莲告诉记者。

    令祁宏莲倍感自豪的,还有贾家庄团结互助的乡风。

    贾家庄人为集体做事,从不含糊。村里一通知开会,会议室很快就坐满了人。村里有义务劳动,不用半小时,数百人的队伍就能到齐。

    “独扫门前雪的人,贾家庄没有!”祁宏莲朗声说。

    70年的奋斗,山西汾阳贾家庄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坚持党的领导,以自己特有的坚韧,高举共同富裕的大旗,坚定地走在集体经济的道路上,成为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道独特风景。

    (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