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农业文明的最后一方净土。我们正处于一个现代化发展极迅速的时代,现代文明像龙卷风似的践踏了原本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与此同时,乡村在向现代化、城镇化的转型过程中正遭遇着步步维艰的处境,更为严重的是乡村正逐渐地走向衰落,主要表现为基础建设薄弱、环境日趋恶化、贫富差距剧增、空村空巢的冷清、文化习俗的褪淡等问题,使得乡村在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依然寸步难行。
近几年,艺术进入乡村已成为艺术圈很时髦的一个话题和行为,同时,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开展,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乡村的面貌,既符合美丽乡村建设的诉求,又充分发挥了艺术的能动性。
一、艺术(艺术家)介入乡村建设的重要性
乡村,在当代社会中,已不再作为与城市对立存在的社会主体。艺术乡建已逐渐开始成为一种新型、行之有效的新农村建设形式,它是拉近城乡间文化差异的重要手段,也在逐渐成为现代人较为流行的文化消费方式,在给乡村带来新契机和无限发展潜力的同时,在当代文化社会中以一种鲜活而富有特色的符号出现在我们生活中。
乡村建设为什么需要艺术家、人类学家?首先,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无关乎艺术本体和审美,而是以艺术为载体,直观地带来传统村落的视觉提升,旨在以当代艺术挖掘和激活传统文化,推动村落复兴,重塑村落的文化凝聚力,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艺术家们通过艺术形式的介入,把村落升华打造成艺术现场。修复乡村的礼仪文化和伦理精神,激发不同实践主体的参与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乡愁中追寻传统文明。
艺术的到来,一方面,可以引导人们重新认识自身的生存环境,引发人们对乡村文明展开更深层的思考;另一方面,当代艺术与乡村中的乡土元素会碰撞出新的火花,从而激发出更符合乡村特质的艺术样式。
改变乡村是持久的过程,短期飞跃式的建设是暴力的、不切实际的,相对而言,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是温和的、渐进的。艺术家需要对村落的地域文化与历史传承注入更多的思考,用文化与创意更新知识和技术、升级理念和经验、引入资金和市场,实现乡村的优势化转型,积极发挥优秀基因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近年来,艺术家就是以这种温和、渐进的姿态介入到中国乡村建设中,开启乡村复兴之路。
二、艺术乡建不能摒弃乡村特质
在乡村建设中,艺术家可谓是一股清流,他们几乎都是立足于“乡土”自身的独特性而非“城市”的标准,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生活。在这场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实践中,艺术家和知识精英成为事实上的主导者。
重拾乡土文化是艺术乡建的灵魂所在,在此基础上,反复挖掘传统乡土文化的现代意义,自觉传承其中优秀的、有价值的部分,从而使得村民在追逐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不至于与传统乡土文化的根脉发生断裂。艺术乡建所选择的村落,多为历史悠久、区域特色鲜明、风貌保存较好但旅游业发展较为滞后的古村落。艺术乡建的倡导者希望改变以往只注重村落外观改造和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更加强调乡村社会文化的再造和乡村精神的重构,希望用现代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村民的生活、行为和观念,发挥现代艺术的文化启蒙和公民教育的社会职能。现在我们的乡村重建不只是要建设有特色的房子,还需要能够延续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乡村,能够成为中国人的梦想家园的乡村。守护“永恒的乡村”也成为艺术家与人类学家的时代使命。
重塑乡土景观是艺术乡建的重点内容。乡土景观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景观形式,它是适应当地自然和土地的,适合当地人生存和生活的且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
乡土植物的运用,更有助于贴近该地区的植物景观环境,也最大程度地反映该地区植物景观的地方特色;乡土景观符号的创作和景观建设行为本身就是人文环境的塑造过程。乡土景观符号包括该地区内社会的传统文化、传统民俗、生活方式和地区产业历史传统等;传统的建造材料和技术与现代的相比更具有实践的智慧,它们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不断地被改进而流传下来,在某一特定地域内,它们与自然和人类有着更融洽的关系。
重建田园生态乡村是艺术乡建的归宿。中国未来的道路不是把乡村庄园化、风情化、现代化,而是要从乡土中国走向生态中国。“对古村落要保护性利用,最主要的还是利用。”规划专家表示,完全保留村庄原有的落后生产方式、面貌是不可能的,要让这些村落、村民也享受到现代的发展成果。古村落只有活起来,才能活下去。艺术家应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畏之心,要尊重本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遗存、本地文化,尤其是村民的意愿;用适当的方式唤醒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明意识;用多元的手段传播乡土文明和乡土生活;用合理的途径承载乡愁,延续记忆。
三、总结
艺术是激活传统村落特色的途径之一,特别是在保留乡村风貌建设中,艺术的作用不可小觑,在传统村落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艺术自身所具有的强烈的激活性、生态性、在地性和生长性。艺术不仅对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发挥作用,而且还能够助力精准扶贫,以及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艺术本身具备的情感性、创造性及批判性使得艺术这一方式相比较于理性的国家治理和资本开发下的乡村改造、乡村规划,其介入的过程更为温和,同时也直指“人心”。历史任何一个时代都很勇敢创造那个时代的文明,我们这个时代也应该如此,我们要用于面向未来,希望在乡村特别保守的地方能有新的突破。
原文标题《乡村遇见艺术》
改革开放40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到现在,无论从消费本身的潮流和曲线还是从人内心的需求来看,都已经从城市开始转向一些新的领域,其中就包括乡村。当经济水平、消费能力、人文素质达到一定的高度以后,
对于艺术家来说,乡村是承载其家园梦想的净土,他们愿意从城市移居乡村生活和创作,而资本的介入通常也会带动乡村经济、文化的发展。艺术与资本如何在符合艺术规律和商业逻辑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和体现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以使得乡村既能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能加速推进乡村建设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