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人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多村富了才算富。”说这话的是沣东新城三桥街道和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白世峰,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陕西省人大代表——一名连任四届的老代表。
从当年的饿肚子靠救济到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4、5万,和平村走出了一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子,被媒体誉为改革开放40年陕西省村庄中“折射农村改革路”的一个典型范例,白世峰无疑是这场改革的开拓者和领头人。而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基层一线的老代表,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利用和平村的发展思路、发展经验、管理体系让更多的村子受益,如何让陕西农村更美、农民生活更富足。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和平村,人均土地不足一亩,村民年人均收入不到300元,村穷人心散,村庄面貌破旧不堪。1986年初,临危受命的白世峰走上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开始带领全村人探索转型致富的路子。
从组织工程队承接小工程,到招商引资建设村级工业园;从启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率先在全省农村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西安和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推动小村庄对接大市场,到成立农村集体性质小额贷款公司;从启动自主村庄改造,到引入优质教育、商业及高科技文化项目……三十余年来,白世峰和全村人一起,推动着和平村一步步实现了乡村振兴的华丽转身。
2002年,白世峰当选陕西省第十届人大代表,从此肩上多了为民鼓与呼的职责。“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忠实履职、积极建议,如实反映农村基层情况。”
现行农业农村政策还有什么需要调整完善的地方?如何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当前农民群众还有什么实际困难?农村基层出现的新问题如何解决?白世峰说,自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人大代表,最关心的自然是“三农”发展和农村稳定问题。
白世峰说,结合和平村及周边村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参加省人大各类会议、学习和考察活动,听取“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参与小组讨论发言,他的视野更加宽广开阔,对于农村问题的思考也更加深入。
多年来,白世峰在省人代会上提出的建议和议案涉及农村党组织建设、村两委会换届选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城中村改造、村民户籍管理、农村稳定、农民致富增收、农村传统用人制度改革与村庄治理机制等方方面面。
2006年,白世峰关注村两委会换届选举,提出治理换届中拉票贿选问题,制定出台相关法规制度,强化对换届选举工作管理的建议;2008年,他聚焦村办企业等中小企业发展,提出推进解决陕西中小企业发展用地瓶颈矛盾、促进非公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建议;2011年,他立足和平村自主城中村改造的成功经验,提出有效治理城中村改造中乱搭乱建问题、公平合理安置村民等问题的建议……
通过积极有效沟通,及时调整完善,白世峰提出的许多建议和议案最终落地,让群众看到了人大代表参与决策和监督的切实作用。
“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个称号、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群众有困难找到我了,我就一定要了解核实清楚,帮助解决问题。”白世峰说,“听群众言”和“解群众愁”是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
前些年,西安三环内与二环之间的高架快速干道设置了东、西两个收费站,影响西进、西出西安的车辆不能及时进入高架快速干道分流,造成拥堵严重,司机怨声载道,群众呼声强烈。白世峰和其他几位省人大代表经过实地调研后,提出了取缔三环以内城市道路收费站,更好发挥高架快速干道的通行能力,解决西安西郊交通严重堵塞的建议。在多方努力下,历经1年多时间,2012年年初,两个收费站正式取缔,加快了城市车流量,群众纷纷点赞。
和平村发展得越来越红火,前来取经的村子越来越多。白世峰常常思考,如何能让和平村的管理体系和服务团队辐射周边更多的村子,整合、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助推沣东乃至全省的乡村振兴呢?
为此,他多次联系组织周边村庄干部到省内外发达地区村庄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的村庄管理、制度创新、集体经济发展经验。他还和周围的村子商量,依托即将竣工投入使用的和平村大社区中心这一新建办公区,组建“联村大党委”,让和平村成熟有效的村庄管理治理模式覆盖更多村庄, “小机制”变“大联动”, 整合资源, 联手发展,实现更多村庄的共同富裕。
今年的省“两会”,白世峰带来的仍是有关农村发展的思考和建议。白世峰认为,基层党建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关系到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应该不断健全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新矛盾新问题。
白世峰建议,抓好农村基层党建,要建立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向心力的村党支部班子;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结合基层实际抓好、抓实教育培训,坚持从严管理、打造村庄治理和引领发展的力量核心;要重点抓好基层党支部管理工作,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推进村务监督;同时,还要加大基础保障力度,解决好基层党务工作力量不足、活动场所及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白世峰还十分关注农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问题。他表示,要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要不拘一格引进人才,一方面吸引、鼓励在外创业、打工的有志人士和大学毕业生等回村任职;另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外来人才。他还建议,要多措并举培养人才,定期组织培训,完善保障制度,让大家有前途、有奔头。
为群众发声,为群众办事,四届连任的老代表成了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采访当天,白世峰和记者的对话不时被打断,因为来找他的群众实在太多了;他的手机铃声不时地响起,村里村外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儿,说得极有耐心。
履职17年,白世峰说最感谢的是群众的信任。为着这份信任,他时刻提醒自己,为群众解决问题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看到一条条民意被重视,一件件建议被办理,内心真的很有成就感,这也是我人生价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