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社动态 > 正文
 
第三届全国“村长”论坛
作者:cuncuhui 点击数:4342 更新时间: 2009-08-15 来源:村促会
 
 

主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三届全国“村长”论坛是在一个重要的时刻和美好的地方,就一个重大的问题,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即在中共十六届三中会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这一重要时刻,在多姿多彩的春城昆明,就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 时 间:2003年11月8日至10日
◇ 地 点: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
◇ 承 办:昆明市官渡区六甲乡福保村
◇ 亮 点:明确了“村官”在全面小康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论坛概况】
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农民日报社、中国农村杂志社、云南省政府研究室、昆明市委和市政府、官渡区委和区政府联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村长”论坛,于2003年11月8日至10日在官渡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九届全国政府副主席、全国“村长”论坛组委会名誉主席杨汝岱同志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王郁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段应碧,农业部产业与政策法规司司长陈晓华,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云南省政协副主席孟继尧,及中央和省区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和来自各地的200多位“村官”代表,共400余人出席了会议。
在8日下午的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经司司长杜鹰同志分别就粮食安全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结构调整问题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问题作专题发言,向与会代表通报了情况,引起了热烈反响。
在随后举行的“农业厅(局)长与‘村长’对话”活动,把气氛推向了高潮。云南省农业厅长段兴祥、天津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张树明、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江惠生和陈晓华司长等政府官员和学者,与申纪兰同志和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张玉玺、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书记孙开林,以及北京市留民营村书记张占林、江苏省徐州市马庄村书记孟庆喜等“村官”,就农民增收和减负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对话,激起了与会代表的阵阵掌声。
9日上午,论坛分两个专题进行:一是农产品流通及批发市场建设的专题,二是农业科技教育相关专题。当日下午,全体代表参观了福保村,听取了村党总支书记杨明的介绍。代表们在福保“文化城”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亲手植下了一株株“常青树”。
10日在对官渡区进行考察之后,论坛会议继续举行。代表们认真听取了中共江苏南京市委派出的“优秀村干部李元龙事迹宣讲团”,作关于大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元龙同志先进事迹的报告。代表们通过了“学习李元龙,争做好‘村官’”的倡议书,号召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向李元龙学习,带领群众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会议还通过了本次论坛对“村官”的评述,指出“村官”水平高低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有志气、有历史责任感的“村官”,只有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提高理论水平、道德修养、法律意识、科学文化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业、建新功。
【论坛成果】
第三届全国“村长”论坛就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这一重大问题,从农民的增收与减负、农业科技与农村教育,产业与就业结构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探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通过此次论坛,领导和专家学者们的专题发言,使代表们对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尤其是有关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精神,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二是通过李元龙事迹宣讲团的报告,为代表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课,他是许许多多“村官”们优秀品质的集中表现。对“村官”们而言,更具有学习的意义。
三是交流了发展经验,既有平顺西沟村这样的老典型的新经验,也有昆明福保村这样的新经验;既有上海春申村、浙江花园村这类发达地区的经验,也有湖北浇治河村等这类欠发达地区的经验;既有浙江东冠村这类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发展经验,也有山东寿光这类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的发展经验。四是获得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主要是当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验运行方面的信息,以及国家加大对农村支持的信息等。这些方面的信息,对大家做好本村、本乡、本县的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使他们对全局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增强他们做好农村工作的信心。
五是加强了东部的互动和联系。例如,昆明福保村与北京留民营村就达成了共同建设“生态村”的意向。

【报告摘选】


官渡论“村官”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怀富民报国的志愿,执著而富于奉献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改变农村面貌奋斗不止。他们的名字叫“村官”。
“村官”在中国官员序列中排不上号,他们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官员,多数情况下,聚光灯不容易照在他们身上;但在现实生活中,“村官”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贯彻党和政府的决策,离不开他们;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离不开他们……“村官”是农村真正的主流人物,是中国农村的脊梁。
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当家人,“村官”身兼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农村自治组织的管理者双重身份,上连党和政府,下系农民群众,他们根在农村,性属农民,深知农民所想所急,忠诚地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让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使亿万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中国社会进步辉煌里,处处闪耀着“村官”的光芒是他们,首创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吹响了农村改革的号角;是他们,创造出乡镇企业的新鲜事物,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是他们,明确地提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口号,挑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担。
“村官”的水平高低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村官”强,则村强民富,好“村官”是村民的福份,华西村、大寨村、西沟村、福保村……一部部明星村的创业史就是一个个“好村官”、“名村长”的奋斗史、英雄史。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全国百万“村官”重任在肩。他们深知:没有全体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有志气、有历史责任感的“村官”,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提高理论水平、道德修养、法律意识、科学文化素质和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业、建新功,撰写新的历史。
“村官”小?“村官”不小!“村官”连着亿万伟大的农民。“村官”微?“村官”不微!“村官”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村官”伟大!百万平凡而伟大的“村官”在党的哺育下,在群众的拥戴下,必将托起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

【媒体看论坛】

中国优秀“村官”展现开放务实风采

他们中,有的是亿万富翁,有的是公司董事长;更多的则常年奔走于乡间,做的大多是“芝麻小事”,却关系到每家每户。这就是村官,中国农村最基层的“指挥官”。
2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村党支部书记七村委会主任及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学者,聚集昆明共同探讨不同类型地区农村如何建设小康社会。出席论坛的村官谈吐中流露着精明,举目中挥洒着自信,展现出开放务实的实干家风采。
个人名下有几亿资产的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党委书记兼花园集团董事长邵钦祥因公务没能出席论坛,但与会者仍从他副手骆天士的演讲中领略到他的风采。
全国最大的富贵竹生产销售基地广东省湛江市世乔村,家家户户靠栽培加工富贵竹致富,每年出口创汇近1000万美元,不少人家买了桑塔纳轿车。但村支书兼会主任许荣生的“坐骑”仍然是摩托车。他坦言,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太多,他自己没时间多种一些富贵竹,不然也开得上桑塔纳的。“但是做村干部不能只管自家,带领全村人都富起来才是本事”,他说。
年逾70的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支部书记申纪兰,是一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可她几天来却一直认真地听取讲座,与其他村官交流经验。她对记者说,“我这次来就是要向东部农村多学习,和他们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
村官们大多给自己此行加了任务:自我推销,寻找商机。不少村官带来了宣传本村的精美材料,面对新闻记者,他们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抓住每一个自我推销的机会。
“我们湛江以生产亚热带的瓜br1m果蔬菜和海洋水产闻名。中国生产的五只对虾中,应有一只来自湛江。记者同志,你要到湛江,会越吃越漂亮的。”在采访湛江来的村长时,记者又一次成为了被推销的对象。
尽管,200多位村长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500多万农村基层干部。但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村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今天与明天。
(原载:新华网云南频道 2003年11月11日 )

“村长”给厅(局)长上致富课

“孤岛”修路致富 几乎所有的明星“村长”都有一本艰苦奋斗的历史。孙开林所在村庄与神农架原始森林为伴,离最近的镇有42公里,离县城则有147公里,在1988年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这位实干家上台的第一理念就是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要想定,先修路”,当时共产党员带头上前,形成了一股战斗力和凝聚力,有村民在悬崖上修路时都牺牲了。这位村官不禁眼含热泪,但就是这股力量让全村的矿产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外运,每年为国家实现 上千万元的税收任务他说,“参加论坛自己感到很紧张。以前在清华大学给学生演讲时,我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们听不懂我讲,我也听不懂他们议论。但这里都是小康村和明星村的专家和能人,我是来学习的,所以很紧张。”他在言语间不时紧张地调整话筒。
“寓教于乐”聚人心 江苏马庄的孟庆喜曾经当了一回村官路上的逃兵,因为相对于这个80年代响当当的万元户来说,村官是一种“出力不讨好”的差使。“后来上级说服了我,就在一个星期内把家里差的几千只鸡一次性处理掉,专职当好村委书记。”孟庆喜发现当时村中没有积蓄,人心涣散。1988年,就组织了苏北“第一支农民铜管乐团”,最初他被视为“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后来,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人心聚集起来,乐团也成为全国响当当的角色。同时,“在村中坚持用竞争机制去激励人,用马庄村的‘家庭档案’来记录每位村民的工作、公益活动和奖惩情况。此外,坚持以法制来规范人,创造了十几年无刑事案件,连续6年无超生。”这位乐团的“领头雁”掩饰不住内心的势情。就在讲坛上以一曲浑厚的《马庄之歌》把论坛气氛推向了高潮。
努力打造生态农业 北京留民营村的张占林,是获联合国环保五百佳中的两个中国人之一。他为大家引入一种新的农业概念——生态农业,“世界农业在经历了原始农业、自然农业、能源农业之后,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它是一种良性循环、消除环境污染、促使能源循环转换的能源。”这位67岁的老人思维敏捷,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努力打造种、养、加工一条龙的农业生产链。
这些上台的村官,乡音不改是本色。一位新疆的村官,应主持人的要求用维语讲了一大通话,虽然除了他,估计没有人听得懂,但还是招来台下大面积的掌声。在本届论坛上,谈吐已不再重要,更重要的是村官唠叨起来那股实打实的热乎劲儿
厅长当了一回“学生” 天津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张树明更象一个农民的“亲家兄弟”。他除了对一线的村官表示敬意外,还谦逊地表示自己是来学习的。他对天津“都市农业”的诠释展示了现代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说:“天津市的农业产值只占到全市GDP的5%,农业大都集中在郊区。目标是立足于国际市场。当前城郊农业的核心是提高农副产品竞争力,种植有比较优势的高科技农作物,政府通过加强培训,保证品质,形成产业规模;同时要加强信息服务,政府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农业网并创办小型刊物,提供更多的实用信息技术;推行标准化,因为我们面临的是国际市场,当别人的技术壁垒与我们为难时,只有大力推行标准化,提供高质量的品牌农产品,我们才能敲开别人的大门。”
云南省农业厅厅长段兴祥则详述了云南的特色农业、优势以及未来云南农业发展的走势。他为大家描绘了一副云南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农民增收需破四题 村官和厅(局)长的探讨吸引了更多的台下“取经者”。一位广东湛江的村官正在对蔗糖和菠萝的出路犯愁,于是向台上求解答案。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江惠生说:“这是长期以来的体制积弊的后患,以前农民只管种,糖厂只管收,现在农业市场调整了,蔗糖向买方市场过渡,农民的分散性决定了他们不能形成合力,因此在现代农业结构调整中,应建立一种产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模式,让糖厂、经销商、农户能够利益捆绑,这样才能发展下去。”
主持人不时穿针引线,最后一席话把整个论坛定格在了四个核心问题上:“农民要增收,必须改善他们发展的外部环境,一  是要解决城乡财政收入不公的问题,加大对农村财政的支付力度;二是消除对农民的无理剥夺,新形势下主要是对农民土地这种最重要的资源的剥夺,会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三是必须改善城乡二元结构;此外,还要发展基本生产力的水平,加强对农民劳动力的素质的培养,让他们真正成为命运的主人。”
(原载:《都市时报》 记者许建龙)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