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要闻 > 正文
 
种业6大发展助推粮食6连增
作者:cuncuhui 点击数:1411 更新时间: 2009-12-30 来源:农民日报
 
 

  我国自2004年以来连续六年实现了粮食稳定增产,良种贡献率从原来的36%提高到40%,良种推广成为粮食增产的重要推动力。这是六年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开拓创新,采取有效举措,真抓实干,稳步推进的结果,尤其是在强化品种管理、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和积极推动种子产业发展等方面成绩突出。

  品种选育水平逐步提升

  近年来,通过引进人才和种子工程的实施,我国建立并完善了一批主要农作物育种改良中心、分中心和主要农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大大提高了主要农作物的育种研发能力,转基因技术、分子定向育种技术得到应用,在种质资源创新和优质、专用、多抗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全国共创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育种亲本材料一万多份,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1838个,新品种更新更换了2~3次,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大大促进了农产品产量提高和品质提升。比如2003~2008年共有174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同期全国冬小麦平均亩产增产17%以上;2008年黄淮麦区通过国家审定的7个小麦品种区试平均亩产达550公斤,平均比对照增产6%以上。2003年以来,我国审定推广了一大批表现突出的品种,如高产小麦品种邯6172,2004~2008年累计推广面积5000万亩以上,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周麦18和百农AK58,目前秋收面积均在1000万亩以上,已替代豫麦49号成为黄淮麦区的主栽品种之一,带动推广区域的小麦亩产水平提高30公斤以上。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两优培九,2004~2008年累计推广面积4500万亩以上,每亩单产比原主栽品种增加30公斤左右。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2004~2008年累计推广2.7亿亩,年平均推广面积5000多万亩,成为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使推广区域的玉米亩产水平提高50公斤以上。

  新品种推广力度加大

  据统计,品种每更换一次能促进粮食增产10%左右。近年来,为加快新品种推广速度,农业部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良种示范和推广活动。一是每年在粮食主产省安排小麦、水稻、玉米等展示点500多个,示范点400多个,同时,各省、市、县也通过展示示范工作,筛选出适应当地的主推品种。二是利用展示、示范网络组织新品种现场观摩活动,将新品种直观、真实推介给各级管理部门、推广部门、使用者以及新闻媒体。三是利用多种媒体和平台,广泛宣传新审定品种。在这些系列措施的推动下,目前品种更换一次的速度已经由原来的9~10年缩短到5~8年。以小麦为例,现有百万亩以上的小麦品种中有60%以上的品种在2003年以后开始大面积推广,2007年累计面积1.69亿亩,占百万亩以上小麦品种总面积的70%,这些主栽品种的推广极大促进了小麦单产的提高。

  良种供应能力显著增强

  “种子工程”实施以来,国家先后建设农作物原、良种繁育基地项目358个,在西北、西南、华南等种子生产优势区和粮食主产区建成了一批相对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形成良种生产能力25亿公斤左右,加上地方投资及企业等社会投资建设,全国商品种子繁育生产能力由50亿公斤增加到80亿公斤,加工能力由30亿公斤增加到50亿公斤,种子包衣从无到有,应用面积达5亿多亩。商品种子由30亿公斤增加到60亿公斤,基本实现了精选加工、包装和标牌销售。

  种子质量有新的提高

  《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生产经营者质量竞争意识逐步增强,各级农业部门加大了市场监管力度,种子质量明显提高。一是指导种子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各级农业部门通过种子标准化和开展种子质量认证试点工作,积极规范引导种子企业不断强化质量过程管理,不断加强对种子企业的制种、加工、检验及包装等各方面的技术指导,注重加大对种子企业标签制作、使用的培训、指导和检查力度,认真督促企业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二是依法开展监督抽查和市场专项检查工作。监督抽查实现了从国家和省级到市县的延伸,抽查范围实现了由玉米、水稻种子向小麦、棉花、油菜、蔬菜等种子的延伸,抽查方式实现了由冬季仓库抽样向春秋市场抽样的延伸,抽查内容实现了从四项指标向包装、标签、档案等的延伸,极大地推动了种子质量的提高。据农业部2008年对150多家大中型种子企业“两杂”种子质量抽查,杂交玉米种子合格率为94%,杂交水稻种子为99%,比2001年分别提高了5个和13个百分点。由于种子质量的提高,近年来种子质量案件大为减少,供种质量安全总体得到了保证。

  种子法律和管理体系逐步健全

  一是以《种子法》为核心,种子产业的基础法律制度已经确立,农业部按照《种子法》的要求,先后制定出台了25项配套规章,逐步建立了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审定、新品种保护、生产经营许可、生产经营档案、标签真实性、种子检疫、转基因安全管理等基本法律制度。二是全国25个省(区、市)制定了种子地方性法规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依法治种和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三是根据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克服实际困难,从大局出发,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种业政企分开和种子管理体系建设。截至2008年,国有种子企业全部实现了政企脱钩,全国所有省级、96%涉农地市、90%涉农县区都建立了种子管理机构。初步理顺了种子管理体制,依法强化了市场监管,构建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产业竞争力逐步增强

  随着种子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种子企业产权呈现多元化,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隆平高科、北京德农、辽宁东亚等一批龙头企业相继涌现,经营区域为全国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由2001年1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100多家;种业50强企业经营额由2001年30亿元增加到100多亿元,市场占有率由10%提高到30%以上,“两杂”种子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在研发创新领域,龙头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自主研发能力逐步增强。如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等形式,企业已占到玉米品种创新12强的87%、水稻品种创新15强的67%,企业已经成为玉米、水稻品种的创新主力。种子市场价值从2001年20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500亿元左右,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种业市场。

作者:杨曙光    责任编辑:蔡薇萍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