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要闻 > 正文
 
农村防治寄生虫病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cuncuhui 点击数:2027 更新时间: 2009-12-10 来源:三农在线网
 
 

        近日,记者就寄生虫病在我国农村的流行现状及预防办法等问题,采访了卫生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余新炳教授。

        谈到寄生虫病的现状,余新炳教授神色严峻地说:目前寄生虫病在我国农村流行甚广,农民的感染率比较高,尤其是食源性寄生虫病这些年的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余新炳教授解释说,所谓食源性寄生虫,就是寄生在动物或植物里的寄生虫,人如果吃了处理不当的动物或植物,就会受到感染。目前已知能感染人的食源性寄生虫有9种,分属于吸虫、绦虫、线虫、原虫四类。最常见的吸虫是肝吸虫,它寄生在40多种淡水鱼的身体里,包括我们熟知的鲢鱼、鲤鱼、草鱼等。如果生吃了受到感染的鱼肉就可能得病。根据卫生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05年国人感染肝吸虫的人数达到了1249万。另一种常见的吸虫是布氏姜片吸虫,它寄生在荸荠、茭白、菱角等植物的表面,如果没洗净就生吃,就有感染的可能。此外,寄生在河蟹体内的肺吸虫也能让人生病。 
        
        由于寄生虫病不会大规模暴发,缺乏媒体和公众的关注;某些疾病不会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虽然发病率居高不下但死亡率远远低于艾滋病、呼吸道疾病、感染性腹泻和疟疾,因而容易被忽略。

        问及寄生虫病的危害,余新炳教授说,寄生虫病对身体的慢性损害极大。钩虫病可引起慢性失血,平均每名感染者每天失血0.57毫升,造成患者不同程度贫血,儿童生长发育受阻、智力受损,女性月经不调,孕妇流产、早产和死胎。寄生虫病的长期、慢性损害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感染者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群众对改善农村卫生环境,降低人群寄生虫感染率,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有迫切愿望;党中央、国务院对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防治寄生虫病工作刻不容缓。

        当记者问到怎样才能有效防治寄生虫病时,余新炳教授稍加思索地说,首先是全民宣传,开展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使群众了解寄生虫病危害、防治常识以及进行综合防治的必要性,提高群众定期驱虫的自觉性。其次,要结合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进改水改厕,改善村容村貌,积极引导群众自愿购药驱虫,降低寄生虫感染率。使用安全、高效的驱虫药当然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治疗环节,在我国已有多年防治实践积累的经验,一般通过3~5年的全面防治即可取得显著效果。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改变饮食习惯,不要吃生鱼、生肉。

        余新炳教授最后说,要把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制订乡规民约,促进改善村容村貌和居民的卫生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渐成风尚。

责任编辑: 钟欣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