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村庄 > 正文
 
泥土的乐章
作者:李 旭 点击数:631 更新时间: 2018-04-18 来源:《中国村庄》
 
 

   我要在马庄深入生活三个月。到了潘安湖水镇,顺着神农码头而上,穿过一个长长的广场,看到一尊巨大的神农雕像,就到了马庄,这个像从湖面上跃上岸来的水灵灵的村庄。

   马庄的新老两位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老书记孟庆喜说上一次住村的是作家乔迈先生,这位作家主动要求住在村里采访,时隔多年,再一次欢迎你这位作家。

   畅谈一直到了中午,在江南湿地园林一般的民家乐小饭店,炒了一盘盐豆鸡蛋,还有青菜、菜汤、米饭和馒头,一边吃饭一边聊,老书记非常健谈。

   当初马庄农民乐团用一曲雄壮的铜管乐《西班牙斗牛士》欢迎来访的乔迈,余音绕梁之时,村庄又响起了歌声。他们有自己的《马庄之歌》:“田野上摇晃着沉甸甸的金黄,收获着我们的喜悦和晴朗,青山可以搁在我们的双肩,金马河可以横在我们的胸膛……”

   一个载歌载舞的村庄,像回到神农时代原始居民的乐天生活。徐州本名彭城最初是一个鼓城,鼓是最古老的图腾。这里每一个村庄都带有战争的记忆,穆桂英的穆柯寨就在不远处,马庄原是杨家将军马喂养囤集的马军庄。

   马庄分明延续着彭城鼓乐的基因,这块金马河和潘安湖环绕的土地不仅流淌着乌金和黄铜的质地,还洋溢着心灵的释放,精神欢快的乐章。他们要活出一种精气神来。

   ·铜管乐团

   1988年,孟庆喜创建一支农民铜管乐队,担任队长、主唱。起初连马庄的农民都不太理解,一堆新鲜玩意,什么黑管、萨克斯、电贝司、架子鼓的,就像当初这里农民第一次看见火车拉笛。这里虽古有三官庙会,有鼓乐说唱、唱戏的传统,但铜管乐就太离谱了。

   但孟庆喜是村书记,马庄人都信服他,特别是青年们好奇新的旋律,向往新的人生篇章,孟庆喜很快就聚集起各类的文艺人才,在废弃的农机站苦练。

   乐队先是在各类剪彩庆典中具有轰动效应地表演着。每当贴着“乾坤定矣,钟鼓乐之”办喜事的对联,就有他们的铜质的声音。乐队的思想一直很新潮,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乐在其中。

   这支乐队还要从农村走向城市,在更大的舞台上亮相,亮出一个村庄的精神侧面。

   数月之后,孟庆喜得知江苏省农村工作会议在徐州召开,于是他死缠硬磨争取去给大会表演节目。那时马庄没有车,孟庆喜就和队员们挤公交,遭遇堵车。他们就下车跑步前进赶到演出点,但已经迟到了,不让进场。他就急了,大声争吵的声音惊动了主管的副市长。副市长听说一支农民乐队前来为农村工作会议演奏,便亲自带他们进场。

   马庄乐队终于登台,演奏两支曲子,齐刷刷的西装领带,汇同他们的音乐使全场人大吃一惊,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但是乡里书记开会,找不到孟庆喜,听说他去演出了,乡领导在会场将他作为不务正业的“邪撇子”批评。乐队面临解散,但孟庆喜硬着头皮顶了下来。

   孟庆喜认为农村要两条腿走路,不光要有物质文明,农民的精神文明也要上台阶。乐队在苏鲁豫宽阔的农村舞台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升级为乐团,传递着当代农民的精神新面貌,汇聚着一个村庄的喜怒哀乐的新表情,奏响的是这片土地的心声和旋律。

   唯一的才有价值。乐团能抓住远方一位著名作家乔迈的心,让他感受到农民喜悦的跳动的心灵,那么就会吸引更多的人。他们的乐队也会越来越专业。它是精神的符号,土地的新音符。果然马庄的旋律一次次奏响在中央电视台,并于199717日唱着嘹亮的村歌,参加了中央七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为9亿农民演出《欢天喜地庆丰年》,博得在场中央领导的鼓掌。

   一招鲜,吃遍天,随着农民乐团的名气高涨,马庄的知名度骤增,各项事业迅猛发展。1992年,马庄组建起徐州金马燃化集团,两年后升级为省级金马燃化集团,年产值过亿。正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乐莫乐兮新相知”,一些厂商认为马庄农民能把一支西洋乐团搞好,当然也有能力做好企业,主动上门找他们合作。铜管乐团演奏的集体乐章,需要一种协作精神。就像踢足球一样,主帅起到主心骨的作用,但不能单靠哪一个人。马庄的精神就是有自己谱写的谱,加强集体的智慧、欢乐、和谐。

   玉树招春风。台湾的红歌星和著名学者来了,艺术名校的教授也来了,要把这支农民乐团带到艺术的高处。台湾叶树涵教授等一批文化艺术界人士向马庄农民乐队发来了赴台演出的邀请函。

   2007年,这支农民乐团应邀赴欧演出,荣获意大利第八届国际音乐节第二名,并在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作了两场演出。万方乐奏,来自马庄的演员们相拥而泣,内心欢呼着、沸腾着中国泥土的乐章。

   1988年组建了农民铜管乐队,2004年又组建了“百人锣鼓队”、“民俗文化表演团”。30年来,马庄农民乐团已经到达国际舞台,展现了中国农民的风采。文化生活成为马庄农民的重要生活部分,现实的世界很小,而心灵世界很大,把这个村庄带向全国和世界。这里成了全国文明村,人们精神焕发,气顺乐和,社会风气自然好起来,真正地文明起来。

   ·“金马车”

   口袋鼓了,脑袋更需要一种鼓声来鼓舞。

   马庄原来是个穷锅底,连土地都是塌方漏陷的。孟庆喜曾经是一位个体养鸡户,村宣传队队长,并且还在全县会演中夺得桂冠。那时村里债台高筑,上级要他接手支书时,马庄只有一座老式破窑厂,四台旧拖拉机。但他内心有一种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渴望。是的,艰苦劳动,需要一种精神号角。“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元旦,孟庆喜率30名党员顶风踏雪凭着30把铁锹,在无技术,无设备,无资金的情况下,一鼓作气建成了马庄致富创业的三座煤矿。当年,就创造了上千万元的利润。

   建矿的当时又将四台破旧拖拉机卖了,购买了汽车组建了村运输队,先后建起了面粉厂、水泥厂等十多个企业,于上世纪90年代组成金马集团,村庄在他的进军鼓点声中、雄浑的铜管乐中,实现了企业化,成了亿元村。

   2001年,贾汪小煤矿出现特大事故,爆炸波浪持续发酵,马庄的龙头三座矿井也先后被关闭。

   从地下上来,就像要长出地面,伸展出春天的乐章,马庄在失去重心之后,痛定思痛要推动传统工业向现代转型,马庄村建成了以纺织、食品、建材、来料加工、燃化为主体的15家核心企业。

   早转早托生,资源总会枯竭的,多少年后大小煤矿全都停产了,转业了。而随着音乐上台阶,马庄现代奏响第三乐章:生态和文化交响的乐章。

   马庄的土地被大小煤矿开发得千疮百孔,一边治理塌方,一边塌方地又成为美丽的潘安湖面的一部分。从脏乱的塌陷区涅槃为生态水城,国家湿地公园,徐州的后花园。这样芙蓉出水的转身,也有马庄靓丽的身影。

   沧海桑田,被掏空的塌方一边变成貌若潘安的湖泊,一边马庄一次投入300多万元,综合治理了1300亩,在修整好的土地上建设现代化高效的农业,集观光旅游、生态餐饮、有机采摘、畜牧养殖、良种繁育、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及农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农业园区;还建起了现代化居民小区。

   生态文明,文化品牌,成为金马河畔马庄的黄金品质,双马拉动的马车。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有了青山有了号角,更不怕没柴烧。

   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农民乐团积累的无形价值,成了这个美丽中国乡村的特色,也带动了农家乐旅游。马庄将民俗文化表演和民俗手工艺品的开发充分融入农家乐旅游。开园之日人山人海,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湖光美景、可以品地道的农家土菜、可以住农家屋,更重要的是可以观看精彩的民俗表演、购买精美的手工艺品,兴致好的游客还可以亲自舞舞龙、敲敲鼓、耍耍狮子等。乐园带来立体的蝴蝶效用。

   村庄如一匹金色骏马,从天工再造的传奇湖水奔驰而出,有着文化和经济的两轮,构成潘安湖畔一辆金色闪闪的马车,驶向太阳驶向光明的未来。

   往昔那些支柱产业,大小煤矿和化工污染企业都消失无踪了。大地又重归自然山水的宁静,变成一方乐土。

   ·香包里的马庄旋律

   只要有心人,有心灵的生活,黄土不仅变成金,也能变成艺术。有精神的生活才是本质的生活。土地像孔雀一样需要开屏,需要展开它的歌喉来抒情来言志。

   村庄的旋律是自由的,民主的,康庄的。鼓励外出创业,三分之一的家庭很早就成为专业运输户,有自己飞奔向全国的车轮子。几十户在徐州、苏南、山西等地开办企业;而留在村里的也有自己的事业,集体的产业。

   一个有心的村庄吹响了农耕文明与现代乐章其乐融融的声音。像蝶变的两翅,翩翩起舞。

   这声音更多的人已经听到。

   经济的发展最终就是文化的发展,艺术仍然是天籁之音。

   马庄成了香饽饽,像包在香包里的八月桂花。

   乐章从西洋乐器穿越回传统,这里又成一座民俗村。

   村民万方乐奏的巧手,不仅奏鸣生机勃勃的乐章,同时在民俗布艺制作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流传下来的中药香包、布老虎、 手工绣鞋、公子香帽、等制作手艺,款式新颖、制作精良、设计精美,品种不一,深透徐州传统文化的特质。代表作品便是中药香包,内有20种精心选制的中药材等,香味独特、持久,可预防感冒,驱蚊虫、安神、调心、辟邪。贾汪古为药师佛道场,茱萸山上有茱萸寺,曾遍生避恶吉祥的茱萸。

   王秀英则是马庄香包制作老一辈集大成者,她的手工中药香包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她本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香包成为马庄村的民俗文化品牌,正在形成一条产业化道路,成为全国香包产业基地。村民利用传统的装修方法,运用实物、图片、视频等,打造具有马庄地方特色的“香包博览馆”。通过楼梯和马庄村“村史展览馆”进行连接,沿途墙壁用墙面彩绘勾勒出香包的发展史和制作工艺,游客可以在参观完村史馆后,游览“香包博览馆”,在这里了解马庄中药香包的制作工艺和历史,同时可以在香包大讲堂,由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授指导,学习香包制作技艺,游客自己动手缝制香包带走留念。

   这也同时成为农家乐旅游的一道民俗风景线。

   这里是中国民俗的盛大节日,在神农广场每年举办盛大的神农祭祀仪式,民间诸多传统节目在此复活,生龙活虎般地会演。

   蒸面灯、点面灯的习俗,就是将面蒸成百兽千鸟万物,做成元宵节的灯笼。著名的12盏莲花面灯,每一盏代表一个月份。莲花灯出锅后,莲花灯的窝窝里会积存一些蒸馏水,农妇们通过观察,哪一个莲花灯里的水多,判断来年哪一个月份的雨水和收成。

   面和布在农村,原来都是农妇施展绝美才艺的艺术材料。

   2017年,注定是大丰收的好年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庄村民制作香包的工作室,对王秀英传人制作的香包连连称赞,真不错,很精致,并询问多少钱,要买一个,捧捧场,并坚持付了30块钱。

   一个村庄有了自己创造的微型历史,建立一个村史馆;有了一个文化礼堂。习总书记走进村史馆,走进文化礼堂,观看农民乐团表演的节目。总书记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

   这正是一个村自始至终的两轮,蝶变的双翅。就像一头不停拓荒的牛,找到自己的号角,变得心有灵犀。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